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受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以及各個城市的經濟並不景氣。各個城市為了挽救低迷的經濟,採取各種方法來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南京發放消費券、廣東賣車救市取得的效益微乎其微。最近有很多城市將目光放在了房地產這個行業。

很多地區放出了調整房地產的政策,首先是浙江省的海寧的“非海寧戶籍人口在海寧限購一套住房”政策暫時不執行。但是這個政策僅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被撤回。這些年國家一直是主張“房住不炒”的政策。在疫情期間更是重申了“房住不炒”的政策。房產政策的“一日遊”對於很多人並不是件壞事。

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放過房地產,房價大漲、房價大跌等傳言數不勝數。近日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問題,“國家下調剛性需求購房者的貸款利率,內需會一下子暴漲嗎?”多數人認為這不能解決真正的解決問題。

首先買首套房子的不一定是剛需人群,還有可能是炒房客。不管國家在房價上發行什麼政策,炒房客總是能抓到政策的漏洞“騙房”。其中還有很多人為了低首付買房使用假離婚的方法。炒房客抓住政策不放,導致大量的房源都掌握在炒房客的手裡,低價買入高價賣出是他們常用的方法,將快樂建立在剛需者的痛苦之上,買不起房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還有是剛需與投資的區分並不明顯,也沒有確切的方法來判斷。還有人說降息並不能真正的解渴,房價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但是這幾年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房價的增長速度已經高於GDP的增長速度。房產泡沫還是存在整個市場。刺激老百姓的買房同樣還有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

根據《疫情期間樓市報告》顯示,62.7%的購房者認為疫情是對房價是有影響的。34.4%的人認為即使有影響,國家會更根據疫情調整政策,打算延期購房。但是現在房價的有說上漲,有說下降,各個地區的政策不一樣。具體是高是低只有真正購買過的人有權發言。

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房價漂浮不定,很多人對於房子的投資價值產生了懷疑。在很久之前,貨幣貶值,房價卻有上漲的趨勢,人們都會選擇將銀行裡的錢拿出來投資買房,認為這樣才是最好的保值方法。

但是在疫情下很多投資者與炒房客都遇到危機。炒房客手裡的大量房都閒置在手,沒有辦法進行出售以及出租,沒有收入的情況下還要支付大量的房貸。很多炒房客在疫情期間都支撐不下,選擇送外賣。也許送外賣也並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對於剛需的購房者而言少了一些壓力。

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現在多房地產企業受到疫情的衝擊倒閉了。以前樓盤一出來根本就不愁出售,但是現在很多樓盤都滯銷。樓市的庫存也變多。也許在未來國內的樓市供需會開始發生逆轉,買賣雙方市場也開始轉化,很多人也能買得起房子。

就是在疫情的下,有很多開發商以“疫情之後必漲”的言論來吸引很多人對房產進行投資。但是購房者還是需要謹慎購買,不要中了“圈套”,畢竟現在疫情特殊時期,“現金為王”不管是對企業 還是個人都是通用的。

房價下降與降息,是為百姓“止渴”?還是炒房客的“蛋糕”?

對於剛性需求的購房者而言,在這個時期購房也需要謹慎。畢竟現在處於動盪時期,給自己預留一些可支配的現金是必要的。不能把錢放在一個籃子。疫情有意外要需要急用錢,也不至於太狼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