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俗話說的好,再窮不能窮教育。雖然生活條件的水平不同,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都想把最好的提供給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會因為自己物質條件與別人差距太大產生自卑心理,從而覺得對孩子有內疚的心理,過度的慣著孩子,導致孩子"越慣越窮"。

家長們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要像自己一樣辛苦,或者不要像自己那麼貧窮。還有的就是覺得自己過了苦日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一樣受苦,要努力的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這樣的想法會導致部分家長過度的溺愛孩子,讓孩子更加無底線的去索取。

我們要想擺脫貧窮的生活,肯定不僅僅就是通過物質條件,自古磨難多豪傑,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教育。當孩子出現壞習慣時,做家長就要及時指出來並且加以改正。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1:孩子的禮貌問題

講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孩子的言行舉止就可以判斷出大人的素質。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代表的不僅僅是個體,孩子的沒有禮貌,可能會給父母戴上"沒有教育好下一代"這頂帽子。以後步入社會,孩子代表的可能是某某地方的人,可能是某公司人物,可能是零零後,也可能是中國人。

一個人的教養不在於家庭的貧窮與否,做人的最基本的教養就是講禮貌。見過太多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的孩子,家長都無動於衷,任由自己的孩子撒潑打滾。還有的一起吃飯的時候轉來轉去,筷子在盤子裡翻來翻去。這些情況我們第一反應肯定就是責怪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還有的孩子對長輩沒大沒小,有的甚至動手,家長甚至覺得孩子有勇氣,這種想法都是可怕的。現在不加以制止和教育,以後步入社交會很差。所以我們要從孩子小時候入手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最基本的就是尊老愛幼,餐桌禮儀等等,家長們更要以身作則,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家長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家長們要努力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2:孩子好吃懶做

因為家裡的貧困,好多的孩子父母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讓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成為留守兒童。沒有給孩子提供好的物質條件本來就心存愧疚,再加上長時間沒有陪伴在孩子的身邊,心裡更加的內疚。所以孩子提出什麼條件的時候家長都會盡量的滿足。其實這種方式是不正確的,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孩子長大後總想著不勞而獲,對於吃飯這件事情都覺得是麻煩的,就會熱衷於泡麵零食這些速食食品,對自身的身體健康也是有弊無益的。其實可恥的並不是貧窮,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可恥的是好吃懶做,只圖享樂和索取。家長如果不正確引導的話,以後孩子只會過上更加貧窮的生活。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3:孩子過分的依賴父母

有的家長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簡單的吃飯穿衣,都幫孩子去做,發生任何事情都覺得孩子太小,家長都要替孩子完成。長期這樣的話就導致孩子過分的依賴父母,年紀越大越離不開。父母要與孩子多多溝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完成,培養孩子獨立的性格。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孩子和父母不可能永遠在一起,有的路就需要孩子自己獨立去走完,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即將自己踏上行程的時候,為他的以後奠定好的性格基礎。為什麼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因為窮人家孩子更早的意識到自己的劣勢,所以要想辦法擺脫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貧困或者自卑。也需要家長們狠下心來磨鍊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孩子長大後會感謝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教育孩子要趁早,俗話說:現在你捨不得教育,以後步入社會了,自然會有人替你教育。孩子小時候就像一塊橡皮泥,怎麼捏造全靠父母的教育。慣子如殺子,就是最終的歸路。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做家長的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不要走和自己同樣的老路,那麼優秀的前提就是家長的教育,家長對孩子的關心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恰當的話,可能起到的是事倍功半的作用。關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一個非常難以用語言完全表達清楚的一個問題。

但是通過家長們的努力,即使不能成為偉人,也能成為一個被社會認可的人。

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如果你真想做好父母,那就一定要在這六年裡傾心付出。

在孩子成長道路上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些培養行為習慣的繪本,優秀的父母一定不會讓孩子沾染一身壞毛病,看上去是愛護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

在孩子行為習慣開始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有利於孩子智力發展的繪本,比如《孩子行為習慣培養》,這套繪本我在自家孩子小時候就經常讓他學習,因為孩子天生對圖畫感興趣,我在在一旁教導他,把裡面的故事讀給孩子聽,久而久之孩子就學習有禮貌、不撒謊、不自私。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家裡越窮,越不能慣孩子這幾個習慣,否則他長大會也會窮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下方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