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我記錄下這些細碎,是要告訴那些有罪的人們:不是隻有死者和病人承受了災難,我們所有的普通人,都在為這場人禍付出代價。”

這是因疫情被困在湖北省作協和文聯大院的方方,在正月十二號日記中的一段話。

2020年1月25號,武漢開始封城,歷時兩個月總計60篇的“封城日記”方方終於寫上了大結局。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更新期間,一句“殯葬館滿地無主手機”不僅把“封城日記”推廣到了無數心繫疫情的國民面前,也把方方的敢怒敢言推出國門,登上了洛杉磯時報的頭條。

大部分網友在第一次看到她的日記的時候,應該都是秉承認可的態度,封城之後還有一個作家願意記錄生病的武漢,願意讓大眾知道疫情中的武漢人民如何生活,也算業界良心。

於是在這過程中就有了很多網民凌晨等她的更新,65歲的方方也因此有了忠實的讀者。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自農曆新年的第一天開始,她每天都會更新一篇封城日記,根據她朋友、朋友的朋友、醫生朋友們的口述,夾雜方方自己的主觀感受,在全國觀眾的注視下,描繪出了一個她眼中的武漢。

“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在她這裡實現了。

不同於官方發佈的疫情消息,在她的日記充斥著抨擊政府瀆職,抨擊體制失敗,也有著質疑基層工作人員和醫院領導,以及她親朋好友的離世、被袋子裹走的屍體……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別人的痛苦、磨難、死亡,都成了方方極佳的寫作素材,在她“傷痕文學”的誘導下,彷彿只有她的“最新報道”才在記錄最真實的武漢,而官方發佈的消息都是為了安撫民眾的作秀。

因為她的敢怒敢言,不知道有多少關注疫情的人在凌晨看完她的更新後,失眠、焦慮、崩潰。

但隨著她更新的越來越多,讀者終於看清楚了她的真面目:胡編亂造、販賣焦慮、製造恐慌。

最嚴重的的“翻車”當屬在她的筆下,廣西援鄂醫護人員梁女士的離世。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誠然我們都知道這位梁護士已經昏迷一個多月,但昏迷和離世二者有著生與死的區別。

根據某位網友的統計,方方的60篇“封城日記”總計143613個字,政府出現93次,死亡+去世出現117次,醫生朋友出現139次,表示概率的可能、好像、大概出現148次。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不論是這些詞語的統計,還是認真看過她“封城日記”的讀者,我們都能輕而易舉的讀出她的小心思。

死咬人禍要求政府對疫情負一切責任、反覆強調信息不透明、攻擊一切樂觀主義,無限放大微觀悲劇塑造“反抗者悲劇”、割裂英雄與政府……

而當大批網友開始醒悟,討伐她煽動民意、製造恐慌時,方方卻解釋道這些文章不過是為了完成約稿的記錄,“日記”這個概念原本就不是她本人提出。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有一點我還是想說,這是我在疫情中的一份個人記錄,屬於純粹的個人記憶。而最初時,我甚至不覺得這是‘日記’。因為‘日記’二字,不是我提出的。只是後來,這份記錄,變成了一日一記,別人說它是‘日記’,我也就沒有表示異議。它的最初的動機,是為了完成約稿,以方便寫文章而作的記錄。”

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的權利,可每個人也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論自由負責。

同樣是處於疫情受害者,在美國生活的陳沖日記中是這樣的。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我丈夫飛去鳳凰城打高爾夫球,走之前我問,你還是要去嗎?新冠病毒感染開始嚴重了。他笑笑說,不要參與到人群的恐慌裡去,沒事的。我送他去機場,塞給他一包消毒紙巾。"

“小女兒給我發了很多條焦慮的信息,說為什麼她的學校還沒有停課。我安慰她說,學校在觀察,會做出最合適的決定的,只要不停課,她還是應該去上課。”

在陳沖的日記裡,她只是一位妻子和母親。

面對疫情,她沒有怨天恨地,而是選擇了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看她的日記你會覺得,不論生活裡有多少洪水猛獸,日子還是要照樣過不是嗎?

在這裡舉陳沖的例子絕沒有說陳沖人好、美國好的意思,只是想說記錄突發災難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的選擇是積極的面對,而有的人則在力所能及的製造惶恐。

方方作為一個擁有公職身份的作家,她的一言一行早就已經不僅代表她自己,可她卻從來沒有在乎這一點。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不論是肆意的給所有質疑她的人打“極左”“輪子”的標籤,還是拜她所賜讓道聽途說的“武漢真實的聲音”登上美利堅報紙頭條。

方方一邊享受著體制帶給她的便利,一邊控訴著體制的落後。

在她的筆下,只有站在她這一陣營的人才是真的為國家的發展著想,因為只有“我們”不斷的質疑政府、質疑我們的醫療體系,才能讓社會進步。

然而大眾並不是傻子,自新冠爆發以後,儘管前期確實存在某些官員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不當,後面政府已經採取嚴厲的措施補救和挽回,在如今60多個發生疫情的國家中,對比歐美的抗疫的消極態度和緩慢行動,我們已經好太多。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好事視而不見,負面消息持續不斷的蒐羅,在方方的日記成功走出國門的同時,她傳播的道聽途說成為了美國嘲笑中國政府的有力證據,特別是她作為一個體制內的作家的身份,極具說服力。

在封城日記之前,方方其實還有一個關於武漢的作品《萬箭穿心》,這部中長篇小說的成功影視化,讓大家認識到顏丙燕這位女演員的驚人演技。

方方筆下的李寶莉是一個潑婦。

一個因為自己沒文化、脾氣差把自己家庭搞的支離破碎的蠢女人。

方方的封城日記, 是真情流露還是胡編亂造? 我們終於有了一個答案

當我們把她的作品聯繫起來就會發現,李寶莉悲劇的成功塑造,究其原因不過是跟封城日記同根同源的自虐式“傷痕文學”,只不過一個人和一座城所傳遞的能量不同。

一個人的悲劇由於成長環境和個人選擇成因不同,而一座城的悲劇劍指的就只有國家。

生活中的故事千千萬,方方選擇告知世人的總是最陰暗的那一面。

2020年,方方從無人識的小作家一躍擁有了國際作家的身份,她吃著擁有全國受害者的鮮血的饅頭,被她的追隨者口頭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捧成了一個具有劃時代的英雄。

可此時此刻,我們再看看他們口中當所謂自由、民主、平等的國家,哪個不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而他們眼裡這片處於水深火熱的中國,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咱們每一位都是見證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