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國向中國提交採購單,法國再斥40億歐元採購物資!

30國向中國提交採購單,法國再斥40億歐元採購物資!美國在不認同生產標準的同時,卻願意接受他國醫療物資產品據官方3月31日公佈的數據,已有30個國家與中國企業簽署了包括口罩、防護服、核酸檢測試劑等在內的醫療用品採購協議。另有超過100個國家發出了採購意向。

​不過,作為全球醫療資源最為先進的國家,美國卻成為了一個特殊的例子。由於生產能力有限,美國供應的呼吸機、醫用防護口罩等物資遲遲跟不上需要,導致不少美國醫護人員抱怨,處在危險的工作環境。作為美國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紐約州一直請求聯邦政府幫助解決呼吸機短缺問題,在多次發出救援無果下,該州選擇赴華訂購呼吸機,目標是1.5萬臺。

​當地時間3月31日,紐約州再次表示,已從中國訂購了1.7萬臺呼吸機,每臺2.5萬美元。但該州預計只能得到2500臺。在急需海外醫療物資進入本國的時候,美國卻做出了意外舉動。3月28日,美國食品藥監局FDA官網發出了一則公告,允許歐盟和其他5個國家生產的非N95口罩進入美國。但意外的是,自華原產的KN95口罩並不在列。而此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明確表示,自華原產的KN95口罩可在美國"等效替代"使用。

​然而,在不認同生產標準的同時,美國卻願意接受他國醫療物資產品。據美媒報道,3月29日,一架從中國上海起飛、裝載有80噸抗疫物資的飛機抵達了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裝載的物資包括170萬隻外科手術口罩、13萬隻N95口罩、1200萬副手套和5萬套防護服。有分析認為,在全球醫療物資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美國此舉無助於本國的防疫工作,也無法解決醫療物資短缺的現實問題。

​據法媒報道,3月28日,法國衛生部向中國訂購了10億隻口罩,出於對防護物資的重視,法國決定採用自提的方式,通過往返56趟航班完成運輸任務,中法之間也將搭建起一座輸送抗疫物資的"空中橋樑"。

​隨著抗疫進入關鍵階段,法國也下定決心要投入更多資金確保物資供應。剛剛傳來消息,3月31日,法國重要人物表示,法國計劃投入40億歐元,用於採購口罩、呼吸機和藥品等醫療物資。

​外界認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防疫物資產能國家,隨著疫情的持續加大,中國企業有望收穫更多的世界訂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