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說,這兩年是做電商的紅利期,你怎麼看?

唯秀日常


大家好,我是義烏華哥,一個做了15年電商的創業者,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的回答是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電商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成熟。在電商早期是有一些紅利期,那個時候根本不需要什麼運營推廣的技術,只要上架產品就能賣,流量也是非常多,那時候生意也很好做。

現在電商平臺這麼多,上面的賣家也很多,競爭也很激烈,流量已經越來越貴。現在早就不是那個福利去了,都是需要花錢去購買流量,流量買到之後,要想辦法把它變現,變得有價值。

有人說這兩年是電商紅利期。他指的應該不是像淘寶,天貓,京東這些傳統電商。有可能說的是,直播帶貨,社群電商。電商互聯網發展是非常快的,不能用兩年去衡量,兩年前去做直播帶貨確實是會好做一些,但是現在每天都有很多人進入直播帶貨,作為一個新手,一進來就要面對很多厲害的競爭對手。


義烏華哥電商創業者


很多人都在說電子商務的流量紅利期已經過去,如今的電商市場可謂是比實體生意更難生存。但我依然對電商充滿著希望,可能是我曾經經歷了也參於到了這場電商紅利的盛宴,也或許是我對電子商務還抱有些許的情懷,88年出生的我,依然選擇從零開始做淘寶!

本人於2011年計算機專業畢業,像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業一樣,我選擇了與學專業相關的專業從事著網站建設與開發,剛畢業的學生對於工作的熱情和激情讓我在職場中可以說順風順水,然而我這個人骨子裡總有一種不服輸,不甘於現狀的熱忱,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話說,自我感覺自己整個人充滿了正能量,總想著自己要幹一番大事業,不能長年拿著幾千塊的工資每天重複著為別人打工。在工作2年後我毅然選擇了回家創業,我的老家在湖北宜昌,可以說是一個既舒適又安逸的三線小城市。在一系列的準備和籌劃後,我和三個小夥伴成立了一個網絡公司,專業從事者網站建設及推廣服務,公司地址選擇在萬達的寫字樓,剛剛創業的我們可以說是鬥志昂揚,那時的我自己做網站,自己拉業務,每天除了打大量的電話就是坐在電腦前設計網頁,開發程序。畢竟是低成本創業,可以說第一次創業沒有虧損,一年差不多也賺了五六萬,對於剛剛創業的我很是滿足,畢竟嘗試了自己養活自己的那種成就感。

很多人說電子商務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我依然選擇從零開始做淘寶。

當時我們租的萬達A座辦公室

然而,13年開始,隨著微信的風靡,互聯網的格局也在發生著具大的變化,移動互聯網可以說是如日中天,當時可以說最流行的創業就是微商,而早期的微商大多是賺錢的,而且裂變似的銷售網絡吸引著很多人投身於此。也在此時PC網站不像之前那麼流行了,大部分企業選擇做微信公眾號和手機網站。所以到14年初,我們的業務量大幅下劃,可以說當時的情況是逼著我們要麼往手機端轉要麼放棄,當時的我已不再看好網站建設這一塊的業務。也是一些機緣巧合我注意到了電子商務,所以14年底我們解散了公司選擇了從事電商。有過合夥做生意的人都應該有感觸,小投入的生意儘量避免合夥,因為其間會發生很多想不到的事情,我在這裡就不細說了。所以再次創業我選擇了一個人做,當然還有一些免費勞動力,我的家人(這也是很多小商家的人員構成)。

第二次創業,我做的是阿里旗下的“速賣通”,這個平臺主要是將國內的東西銷往國外,說通俗點就是海外版的“淘寶”。可以說14年的速賣通就相當於05年的淘寶。我選擇了銷售飾品和手錶,可以說當時是速賣通是相當好做,而且義烏和廣州的一些電子產品相當便宜,但品質我只能呵呵,但國外人喜歡啊,一塊手錶進價幾塊錢,賣給他們五六美元,他們覺得便宜而且漂亮。很快從一個新店鋪我做到了三顆鑽,當然也是我第一次覺得賺錢很容易,因為大多時候都是晚上來單,而且外貿訂單很少有諮詢的,都是直接下單,每天早上起來打開電腦查看訂單就可以了,當然白天主要就是忙著發貨了。很快賬戶裡的4萬啟動資金就翻了好幾倍,可以說做速賣通的那年是超級有幸福感的,每天自由的工作時間,不用擔心房租,雖然單量不多但每天也夠賺大幾百塊錢了。總的一年下來差不多盈利20來萬,當時的我是越來越有衝勁。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速賣通賣家的爆增,平臺也不斷的完善,很多類目都走起了品牌運營。對於我們身在三線內陸城市,不僅沒有拿貨優勢,就是發貨也是達不到平臺標準(之前一直都是能過本地發往上海物流公司,再物流公司轉發國際小包),在第二年,速賣通也放棄了,當然不是完全做不了了,是到最後單量少,利潤更小,每個月賺的錢只夠吃飯的了。現在家裡都還有好多沒賣完的手錶和飾品,當然做任何生意都一樣,不可能全部清理庫存,那就留著做個紀念吧!

很多人說電子商務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我依然選擇從零開始做淘寶。

發貨日常

由於做了兩年電商,也沒有了當初對電商的那種激情,當然也有了一點小存款,所以第三年我打算做實體了,在經歷了數月的選項目和選址後,我做了一家精品水果店,在這兩年,可能在大家周圍,水果店就像雨後春筍一般,一夜間開遍了大街小巷,是的,我也是其中一家,從選址,裝修,進貨等都是按我想法完成的,當然前期我們考察了大量的水量店。沒做水果店之前,認為水果店利潤特別大,做了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坑,水果店的利潤其實特別低,而且每天賣不完丟掉的水果很多,當然也在此奉勸那些奔著水果利潤高去開水果店的人,還是再思量思量。除了利潤低外,再就是每天經營時間過長,每天早上六七點鐘開門,去拉貨(因為早上買菜的老頭老太太多),晚上要經營到10點左右。對於經歷過相當舒適的電商創業的我,這種工作方式簡直是又折磨人,又充滿了絕望。

很多人說電子商務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我依然選擇從零開始做淘寶。

當然前兩次的創業對這次的水果店還是有幫助的。因為後期的大量利潤來至於外賣,我自己會處理圖片,會運營美團店鋪,而且推出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水果拼盤和果汁。總的來說水果店是賺錢的,在經營了差不多一年的時候,我將店面轉讓出去了,當然之前的所有用心和付出還是有回報的,我轉讓的價格是我整體花費的差不多2倍,現在是兩個年輕人在接著經營著,我們一直都還有交流,好像他們做的還不錯!好吧,第三次創業算是結束了,當然不是死於虧本,是死於絕望,死於讓人看不到明天的希望。所以我後來跟很多人都說,很多事情還是要去做,要付出100%的努力去做,去嘗試,哪怕不會讓你暴富,但可以學到太多的生意經驗。這些經歷可是花錢買不來的呀!

也就是今年水果店轉出去的第二個月後,我決定再次轉戰電商,本打算從京東或天貓店作手,但一時沒有找到好的品牌產品,所以我打算從零開始做淘寶店,我相信沒有過時的事業,只有不用心的人。從零開始一步步的累積信用,哪怕中途我會遇到其它好的項目,但我覺得淘寶可以一直堅持做下去,哪怕有一天成為副業,我也要堅持著做,就像很多人喜歡玩遊戲一樣,我就把電商當作愛好吧,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去學習,去經營,萬一成功了呢。

正處於迷茫或者不甘於現狀的你,或者對創業有興趣的你們可以關注我,我會不斷跟大家分享這次淘寶的創業經歷,把我學到的點滴分享在這裡,哪怕你不做淘寶,也可以多多瞭解學習,萬一有一天需要呢!如今天互聯網上那些搞怪的,搞笑的,鑽水洞的等等總能吸引大量的粉絲,我覺得生活中除了這些還需要很多的正能量,可能你會說我不是成功人,是個不折不扣的Loser,但是生活中大部分都不是成功者,大部分還是一些正在奮鬥著的Loser。如果我目前還是事業上的失敗者,但我覺得我是生活的勝利者,因為我從來沒有放棄生活,沒有放棄奮鬥,在生活面前,我選擇做一個打不死的小強,現在我重新選擇電商,要做電商界的小強啦!

前段時間還有朋友在諮詢我想和朋友合夥做網絡公司,問我很多問題,我一般對這些人都是鼓勵的,我覺得只要有想法大家就去行動吧,很多事情做了後,你才知道你會收穫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你經歷的事情越多,你會越來越成熟,你得到的才會越多,也才能更接近你心目中的Success!









訊息連連看


目前的電商平臺有t寶、tian貓、金東,拼夕夕,跨境電商平臺有東南亞興起的shopee(蝦皮),來贊達,老牌的亞馬遜,wish等等,這麼多電商平臺,選擇讓人眼花繚亂,綜合起來比較如下:

1、t寶:國內電商老大,流量最大,奈何從19年開始,馬老師開始對阿里系電商作出調整,將流量大幅度向天貓傾斜,而普通的C店想要獲得較大流量,只能有兩個方式,一是批量開店,也就是所謂的店群,獲得阿里的新店流量扶持;二是選品,選擇藍海產品,所謂的藍海產品是指那些搜索量大但是賣家比較少的商品,比如一般人沒聽說過的“趕豬器”,產品小眾,但是需求較大,選對了這種產品,往往能夠迅速脫穎而出。

2、天貓:天貓上的商家大多數為企業商家,就先不說別的,想要開店,就要先繳納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保證金,資金實力雄厚的可以試試。

3、京東:開店需要企業入駐,入駐成本較高,開店成本至少在5萬以上,但是正是因為門檻高,競爭較少,加上如有資金加持,客單價較高,利潤空間更大,如果採用京東店群的方式,則利潤更加客觀,我認識的人有人在京東上開了20多個店,單店月銷售額10萬以上,年賺幾百萬。

3、拼多多:對於新手小白來講,它是最易上手的,只需一臺電腦誰做不到?其次,只要你有一萬的流動資金,那麼你就可以開十家店鋪,這十家店鋪還是針對企業規模來講的,如果你只有幾千塊,那當然也可以,個人規模為兩家,你只需繳納2000元的保證金即可。退店時再退押金。但是單店利潤較低,多為廠商資源。

4、蝦皮:目前東南亞興起最為迅速的電商平臺,騰訊控股,但是由於東南亞經濟不夠發達,產品利潤不高,需要走量。

5、其他平臺本人暫未涉及,就不做過多評論。

建議:對於新手小白來說,不管選擇任何一個平臺,最穩當的方法就是做無貨源模式,淘寶無貨源,京東無貨源,拼多多無貨源,蝦皮無貨源等。無需囤貨,客戶在你家店鋪下單後你就去上家拍單,賺中間的差價,這樣試錯成本最低!

本人對以上電商平臺都有涉獵和了解,也在瞭解的過程中走了很多的彎路,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各大知名培訓機構的教程。電商小白如為了減少成本,少走彎路,或是對平臺的選擇困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各個機構的電商課程收集過來聽一遍,對各個意向平臺都有了解後再做選擇。如果已經有了意向平臺,但是不敢貿然砸錢進入,也應該先去聽聽這個平臺的培訓機構的培訓課程,一來培訓內容會讓你對電商平臺有大致瞭解。電商新人可以交流一下


霖十三


從拼多多、小紅書、貝店的快速崛起,到京東、阿里、唯品會的強勢入局,社交電商領域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面對這個萬億市場,無論是傳統電商還是新興平臺,都希望佔得一席之地。

社交賦能電商 “社交電商四小龍”強勢崛起

據權威數據機構QuestMobile剛剛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社交電商目前主要有四大主流發展模式: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拼購型,以小紅書為代表的內容導購型,以貝店為代表的KOL社交型以及有贊為代表的商城服務型。與傳統電商相比,社交電商更有效的提升了商品流通的效率,也極大的降低了用戶獲取的成本;微信流量自帶社交關係的特點,解決了商品的信任問題,也解決了用戶的留存和復購率。

備受關注的拼多多繼續保持高速的增長,在過去的一年中,月活提升了近3倍,以1.6億的月活領跑整個社交電商。拼多多以拼團提供低價的方式,精準的連接商品和消費者,其高速發展的核心在於通過社交流量的創新,規模化低成本的獲取了大量用戶,從而反向推動供應鏈的定製與升級。儘管前段時間受到不少質疑和爭議,但不可否認,拼多多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電商勢力。

與拼多多不同,貝店則是圍繞KOL意見領袖展開用戶裂變的。貝店總經理顧榮曾在公開場合表明,貝店的每個店主都是一個意見領袖,而不是單純的零售者。過去,意見領袖是少數人的代名詞,但在社交電商的環境下,個體被得到了極大的賦能,只要個體所推薦的東西有人喜歡,個體說的話有人認可,那麼ta就有可能成為一個意見領袖。憑藉這種模式,貝店成為今年上半年發展最快的電商平臺之一。

KOL社交賽道現黑馬 貝店獲增速、月活規模“雙料王”

從創立到現在,貝店以持續高速增長的態勢成為社交電商領域的一匹黑馬。《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顯示,貝店6月月活為460萬,位列KOL型社交電商的第一名,是第二名的3.3倍。同時,在該報告中還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實力價值榜》, 貝店以電商行業增速第一的身份登陸“APP用戶規模百萬級以上玩家增速TOP20 APP”榜單,成為唯一一家進入該榜單的電商類APP。

貝店於2017年8月上線,進入市場的時間晚於大部分社交電商。他是如何做到後來者居上的?顧榮表示:貝店定位為一個消費型的社交電商平臺,消費者第一,店主第二,平臺第三。不斷從消費者需求出發,優化供應鏈體系、客服體驗、和後端的貨品佈局可能是關鍵。貝店從用戶剛需的日用品這個品類作為切入口,日用品毛利不高,但足夠高頻剛需,前期通過這個品類收穫用戶的口碑,建立用戶的使用習慣,後期通過品類的拓展,極有可能成就一個新興的電商平臺巨頭

社交電商迎市場紅利期 誰會成為下一個電商巨頭?

由於物質基礎的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微信、微博、快手與抖音短視頻等多樣化社交媒介蓬勃發展,使得社交既成為了人們生活的必須,也成為拉動信息消費的主要動力。特別是近幾年來微信的快速發展,從公眾號到微信小程序的火爆,再加上微信支付等構建了完整的微信生態圈,而這恰恰適合於社交電商的生長。

社交電商是“移動電商+社交媒介”的創新商業模式,基於社交關係,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曬單、分享等行為,進行用戶裂變傳播,以極低的成本帶動新用戶增長。以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商賣家與買家的信任問題,也因此,微信龐大的社交用戶群體流量與良好的社交場景成為社交電商爆發式增長的動力。

除此之外,微信不斷增長的用戶量也在為社交電商的發展添柴加火。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截至目前社交平臺微信的月活用戶規模已達9.3億元,佔互聯網總體用戶的84.5%。微信與淘寶4.5億的月活之差,更是為社交電商平臺成為獨角獸提供了可能。可以說,社交電商蘊含的巨大流量紅利,或將催生電商行業的“下一個巨頭”。


農夫大華


誰說的,肯定是網商說的,平臺說的。現階段做什麼都不容易,說紅利期估計是視頻帶貨的黃金期,網上開店,說實在淘寶,拼多多,都已經過時了。做自媒體帶貨吧,先把自己的粉絲建立起來。


博業激光數碼印劉國平


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電商行業的發展更為火熱了。就拿愚人節羅永浩直播帶貨來說,曾經的錘子科技創始人都開始轉變“帶貨一哥”了。

抖音花6000萬簽下了羅永浩這位第一代網紅,打造專屬抖音的招牌主播,肯定會吸引更多人入駐電商這個行業。無風不起浪,雖然電商這兩年正是風口,不免很多人會分得杯羹。

雷軍曾經說過:只要站在風口,豬都能非得起來。

但是這個風口有多大,能吹得起幾頭豬?

羅永浩本身自帶流量,平臺又給足了流量它,雙重影響下才有了4800萬的圍觀,而且他帶的貨本來就有知名度。

作為一個普通人,要經過多少年才能有李佳琦那樣的名氣和專業度?


零售新天地


不覺得


玲玲茶事


所有人都沒賺到錢,看你們怎麼網絡討口,都為生活去了,鬼大爺還來上網


上九天攬明月


我已經加入電商了,剛剛起步什麼都不會的小白,剛開店不到半個月,沒流量沒銷量。。。。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張大歡


這裡時代的變化,5G到來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