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將至:思考餐飲業之後的發展


2020年,一場病毒席捲全世界,中國已經控制好病毒的蔓延。在疫情中,好多行業受到波及,外貿業更是受波最重。國外許多國家已經淪陷,有些人卻幸災樂禍,殊不知,這是一場人類的世界大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餐飲業更是受到了重創。在疫情時有人預測,餐營業會迎來報復性消費,但事實遠不是如此。

凜冬將至:思考餐飲業之後的發展

有些餐廳恢復堂食已經快多半個月了,店裡面冷冷清清,每天營業額負增長。有實力的老闆可以堅持再撐一段時間,更多的卻是即將關門或者已經關門。有些小餐廳小麵館在能包住員工工資和房租的情況下還能熬一下,等待餐飲的春天來臨。但中大型餐廳卻沒有那麼幸運,他們在承擔高額房費的同時還要承擔更多的員工工資,既留不得也裁不得。留下每月連工資都發不起,裁掉害怕生意萬一變好再招稱心如意的好員工太難。

凜冬將至:思考餐飲業之後的發展

由於餐飲業暫時的不景氣,導致大量的從業人員失業,微信群裡面天天找工作,老闆們也無奈的把工資一壓再壓。許多廚師改行做了別的工作:進工廠、擺攤、送快遞送外賣……,他們發現幹了幾十年廚師的背後是沒有積蓄,除了會炒菜以外自己一無所長。只能幹些體力活來暫時維持家用。他們期待全世界的疫情早日結束,餐飲業的春天早日到來。

凜冬將至:思考餐飲業之後的發展

在經濟大環境的今天,餐飲業想要回到從前的輝煌時代還有很長時間的路要走。在隔離兩個月後好多人都囊中羞澀,房貸、車貸、物業費、暖氣費……一大堆的錢等著去交,買菜都成問題誰還有閒錢吃飯,中國人吃飯講究排場,講究熱鬧。在疫情還沒徹底消滅之前規定堂食人坐得不能太多,大中型餐廳的營業收入主要也是紅白宴事。農家樂靠的是海量遊客,這些暫時都不能納入營收範圍,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餐飲服務人員失業幹了別的行業,據統計全國餐飲服務人員從業兩千多萬人,假如有一半一千萬人轉行,有一百萬人送了外賣,就相當於從原來送外賣的人員手中搶工作,做成外賣行業的翹楚之後外賣行業勢必又會淘汰一群不合格的人,這個人又轉行,……。我不是經濟學家。經濟倒退不倒退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這樣我們的收入會大幅縮水。好多餐飲老闆會苟延殘喘,關門大吉,甚至於傾家蕩產。

凜冬將至:思考餐飲業之後的發展

2020年,對各行各業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餐飲人如何展開自救?餐飲業如何度過這個艱難的冬天?是選擇另闢捷徑?還是等待觀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