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主動出擊“防疫情” 精準施策“穩外貿”


江西:主動出擊“防疫情” 精準施策“穩外貿”


新華社南昌4月1日電 上線數字外貿服務平臺助力企業海外接單、實施“一對一”幫扶、為企業購買復工復產險……面對疫情挑戰,江西因勢利導支持外貿企業應對疫情穩增長,今年前兩個月江西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五。這份成績單背後,是江西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牢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擴大開放恢復出口。

政府購買“復工險” 強政策助企業復工復產

3月3日,新餘市高新區管委會與當地人保財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這是江西推出的首批政府為已復工企業購置的復工復產險。“我們為包括40餘家外貿企業在內的100家企業提供疫情風險保障,全區企業賠償最高500萬元,相關保費由區財政全額購買。”新餘市高新區管委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汪道聖說。

“這一措施既能減輕復工復產企業負擔,又讓企業主和員工吃下了定心丸,全力投入生產經營中。”企業負責人郜宏說。

江西以重點市場、重點企業和重點商品為“壓艙石”,以政策“組合拳”為助推器,助力外貿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江西省南昌縣向塘鎮廣宥鞋業公司的工人正在趕製外貿訂單。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2月4日,江西省出臺關於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增長20條政策措施。緊隨其後,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政策措施,助力外貿外資企業穩健發展,牢牢穩住外貿外資的基本盤,夯實江西對外開放基礎。

2月28日,全球食品與農業領導企業嘉吉公司總投資額4300萬美元的嘉吉預混料營養宜春項目復工。“為確保項目安全順利復工,我們專門成立工作組幫扶指導,想方設法協調解決員工接送、食宿和防疫等難題,併為項目順利復工贈送200公斤消毒液和1500個口罩等防疫物資,通過‘包車接送’,120名施工人員已安全到崗。”宜春市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遊明華說。

江西各地各部門採取下派幹部、駐企蹲點等措施,為重點企業派出“特派員”、量身定製幫扶方案,實施“點對點”“一對一”貼心服務,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痛點、難點問題。

“每天縣裡都有駐企代表和醫務人員準時來‘上班’,幫我們防控疫情、解決困難,現在工廠生產已經走上正軌。”在吉安市吉水縣的百威雪津(吉水)啤酒有限公司,員工正排隊測量體溫進入廠區,企業事務經理肖鵬濤對“駐企管家”讚不絕口。

中歐班列(南昌)在南昌向塘鐵路口岸等待發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中歐班列恢復開行、中國南昌至比利時列日往返全貨機航班復航……江西打通進出口鏈條梗阻,幫助企業儘快復工復產、釋放產能、提質增效,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運轉暢通。

據統計,截至3月27日,江西4977家有進出口業績的企業已全面復工。

“定製化”紓困解憂 強調度助企業渡難關

復工,不能讓到手的訂單落空。江西抓好政策落實落細落地,幫助企業保訂單、保客戶、保市場。

一些外貿企業復工之後又出現新難題,資金融通不足、產品物流受阻、交付遇到阻礙、難以接到新訂單……對此,江西省跟蹤調度企業受疫情影響情況,對1000餘家外貿企業開展調查,摸清問題,摸排出企業復工難、運輸難、交付難、接單難、融資難5方面1790個問題。

圍繞企業遇到的難點和堵點,江西省從支持員工返崗、市場開拓、信保融資等10個方面,出臺應對疫情穩外貿10條措施。

在新餘市高新區,當地政府部門在官方微信公眾號設置“特招專欄”,對江西沃格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江西航同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等重點外貿企業實行“特工特招”。“目前線上已提供4000餘個崗位,達成意向800餘人次。”新餘市高新區企業招工負責人章錕說。

江西建立省市縣三級幫扶機制,對出口1億美元以上企業由省級直接幫扶,3000萬到1億美元的由市級幫扶,3000萬美元以下的由縣級幫扶,幫助企業做好訂單供需對接、市場開拓、法律服務等。

一系列紓困解憂的政策措施落實,為外貿企業復工後的生產築牢基礎。

走進位於宜春市的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加緊生產人造石墨、鋰電負極材料等產品。“在政府部門幫助下,公司業務穩步增長。目前主要產品人造石墨審批出口153單,同比增長264%,金額0.47億美元,同比增長104%。”公司生產副總經理古立虎說。

“在政策支持和政府幫扶下,我們正加大研發投入,積極開拓新市場,出口市場由日本、韓國,不斷拓展到馬來西亞、波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古立虎說。

非常時期有非常之舉。江西全力支持外貿企業穩定經營,緩解出口企業現金流壓力。

2月27日,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接到江西外貿重點企業南昌歐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信貸申請。“我們第一時間與企業對接,前中後臺同步作業,24小時內向南昌歐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發放2.1億元進口信貸,用於企業進口集成電路等電子元器件。”中國進出口銀行江西省分行客戶一處處長肖晶說。

同時,江西完善外貿外資協調機制,對需支付違約金的出口企業,受益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對企業復工復產實行定期調度,並下撥穩外資專項資金3259萬元。

對因疫情影響導致延期交貨或無法履約的出口企業,江西各地有關部門引導企業申請“不可抗力事實證明”,截至目前,江西省貿促會已為企業開具62份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3月9日在江西省南昌縣舉行的“戰疫情、穩外貿、促投資”網絡直播推介會。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搶抓“雲訂單”突圍 強扶持拓寬海外市場

以大數據和精準匹配為核心技術的數字展廳內,企業的產品、交貨期、價格等信息實時共享給全球客戶,並提供全球買家數據搜索、在線外貿培訓服務……為幫助企業保住訂單、減少影響、降低損失,江西創新多元化市場開拓渠道,自建數字外貿服務平臺幫助企業“造船出海”。

“數字外貿服務平臺的及時上線,有助於企業線上接單,拓寬出口渠道,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有底氣。”宜春市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閆洪嘉說。

截至目前,江西全省超過2000家外貿企業上線數字外貿服務平臺。據統計,今年前兩個月,江西線上成交訂單佔外貿新增訂單總量比重超過60%,同比提高30個百分點。

“海外疫情蔓延,給傳統國際貿易帶來風險挑戰,江西將主動加快發展新外貿,著力培育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形成外貿發展新動能。”江西省商務廳廳長謝一平說。

實木傢俱、板式傢俱、戶外傢俱……通過國際電商平臺,直銷到海外消費者手中。背靠贛州國際陸港和中國最大的實木傢俱製造基地,贛州市南康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內一派繁忙景象。

“2月15日公司恢復辦公點上班,但網店一直沒‘打烊’,包括5位貧困戶在內的20多位員工居家辦公。網站日訪客數同比上升50%;各銷售渠道累積接單同比增長30%。”江西般諾傢俱電商店負責人江麒說。

江西挖掘新型貿易業態在特殊時期的發展機遇,加強對跨境電商的宣傳、推廣和培訓力度,研究出臺跨境電商支持政策,引導企業利用跨境電商開拓國際市場。

在贛州市南康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銷售員工通過手機直播推銷傢俱。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此前,園區幾乎所有電商企業居家遠程辦公,現在108家電商企業均恢復辦公點上班。2月份以來,園區電商企業累計接到約115萬個訂單,銷售額超32億元。”南康區商務局局長曾祖騰說。

“通過大數據收集客戶需求,精準確認供貨量,春節前就備好了總價值近400萬美元的貨物,發往位於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的8個海外倉,確保海外消費者也享受‘下單即達’服務。”江西睿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良兵說。

江西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推進南昌、贛州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著力引進和培育跨境電商龍頭企業。

“國家政策有優惠,有關部門支持力度大,電商企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我們對企業的發展信心更足。”羅良兵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