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得住就出眾,熬不過就出局!

01

  主持人馬丁曾在節目裡說過一段話,每一個強大的人,都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

  倪萍寫的《姥姥語錄》中有一句話說,人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

  我的寫作素材庫裡有很多這樣的段落,失戀療愈,失敗療愈,分門別類歸檔,一抓一大把,可惜我對它們都是免疫的,療愈不了自己。

  我們總是像智者一樣去勸慰別人,卻像傻子一樣折磨自己,安慰別人的時候頭頭是道,自己遇上點過不去的坎,立馬無法自拔。

  當我們說自己好沒用好垃圾的時候,其實還行,發洩完就沒事了。如果我們突然開始積極勵志,反而屬於絕望到頂點,必須要靠那些虛無縹緲的勵志語來催眠自己,假裝一切都會好起來,假裝自己沒有被打敗,其實心裡一個字都不信 。

  大道理人人都懂,可是聽過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02

  我第一次有輕生的念頭,是在高考分數公佈的時候。

  離重點線大概10分,理綜不及格,當時讀的是重點班,只有幾個人沒考上一本,我是其中一個。


熬得住就出眾,熬不過就出局!

  一時之間,我的情緒低落到極點,覺得周圍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最好的幾個朋友都在慶祝,出於禮貌的安慰,卻像是打在我臉上的一記記耳光。

  我不敢呆在家裡,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起床出門跑步,晚上深夜了才回到自己的房間。

  我在17歲,彷彿一眼望穿了整個人生。我的未來,似乎已經註定了平平庸庸,工作、結婚、生子,走回父輩的軌跡。想到這一切,我就覺得人生沒有意思,一點意思都沒有。

  我掩藏得很好,並沒有表現出一點消極,所有難過痛苦一個人忍著,從未對誰訴說。其實,也是沒有人可以說了。

  我想過,從高空墜落是什麼感覺,被河水吞沒又是什麼感覺?我怕痛,承受不了死亡過程的苦。我才17歲,還想賭一把,想看看自己長大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我不斷操控著自己,進行著一場人生遊戲。

  沒有蓋世英雄來帶我打完副本,也沒有什麼技能法術為我加持。我只能一步一步,依靠物理格擋,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像樣的角色。

  03

  我第二次計劃自殺,是在我大二的時候。

  那一年,我抑鬱了,長期無法睡眠,為了省錢不吃正餐餓壞了胃,計劃過好幾次自殺,斷食過一個星期,遺書都寫好了。

  後來,有個外校的女生從我上課的教室跳下去,那個窗口我考察過好幾次,甚至爬到桌子上去試過,要怎樣墜落才完美。我目睹了死亡現場,她腦漿迸裂,父母哭天搶地,我總覺得她是替我死的。

  好不容撐到放假,適逢家裡修建新房,我沒說自己怎麼了,父母也沒有覺得我有什麼異樣,儘管我每餐吃得都很少。

  每天,我都要和家人一起幹很重的活,挖基腳、搬磚、支木、平頂,強撐著過了十多天,終於倒下了。

  父親罵我矯氣,讀書忘本了,希望我要死死遠點,養了這麼個沒用的兒子,礙眼睛。

  我心中憋著怨氣,休息半天后繼續幹活。再次暈倒又醒來,已經被送到了醫院。

  住院的半個月裡,父母忙著修房子,姐姐們也跟著幹活,我的身邊一個陪護的人都沒有,奶奶偶爾去送一下飯。

  我每天看著點滴瓶裡的液體一滴一滴往下掉,真正體會到度日如年的感覺。

  西醫無效,改為中醫,然後我又吃了半個多月的中藥,一日三次。本來想倒掉,又想良藥苦口,只得捏緊鼻子硬著頭皮喝掉。得病和治病所遭受的罪,都是一樣的。

  中醫也治不好,家人也沒什麼耐心了,我只得裝著已經痊癒,可是由於身體太誠實,再度暈厥,病急亂投醫的情況下又進行針灸治療。

  針灸很折磨人,腹部扎滿針眼,扎一次,肉皮要疼上一兩天。皮不疼了,又得進行下一次扎針。

  04

  最近,我正在經歷人生的第三次暴擊。遇到了一些事,但又無法說出來。

  我還沒有買房,住的是學校分配的週轉房,頂樓11樓,沒有電梯。

  每次爬樓,我都是一邊走一邊回覆讀者留言,常常沒樓可爬了才回過神來。樓梯間的盡頭有一扇門,推開以後就是屋頂,跳下去沒有生還的可能。於我而言,還真是一個安全隱患。

  兩天前,我就在屋頂發了兩個多小時的呆,思考了很多問題。那些跳樓自殺的人是故意讓人知道的吧,我在屋頂坐了兩個小時,天寒地凍,還得自己下樓,萬一跳也沒人知道。

  因為知道自己的狀態不好,最近這幾天我都是住在酒店,通過通宵打遊戲來分散注意力。一死了之的想法偶爾閃現,但還是覺得太麻煩了,相比前兩次,需要處理的後事太多。

  我的公眾號密碼只有助理知道,她太粗心了,連標題有錯別字都發現不了,排版的時候估計連這一段也不會讀到。她如何發現我不更文是因為攤上了事,她怎麼給讀者交代我不在了這件事?

  我借出的錢還有四五萬,那些人會自覺把錢還給我的家人嗎?比如我的那個高中同學,畢業9年唯一一次和我聯繫就是借錢,應該不會還了吧。我在簡書的讚賞,衷曲小賣部和千聊平臺的流動資金都還沒有到提現的時間,也得有五六萬。

  還有我的父母,那是最後一根拽著我的繩。如果有一種死法可以不連累別人,我早就死了,讓白髮人送黑髮人,太過殘忍。雖然一直被呵斥被責罵,但是我死了,他們一定會很傷心。

  能留給父母的積蓄不到一百萬,我有什麼資格去結束生命

  05

  前些天更完《比一個吃火鍋更孤獨的是什麼?》一文,有個讀者給我發了一條微信,他說:

  “就算這一生註定了孤獨終老,我還是寧願活在這熱烈裡倍受煎熬”,感謝你這句話,我寧願這句話,是吊著我不去離開的續命稻草。

  三月三是我的筆名,也或許是我人生的終點。我也許等不到那一天的黎明,但我還是決定在離開之前的這段日子裡,孤獨而倔強地生活。

  感謝你不刪之恩,讓我有幸讀到此文。作為一個不願面對人生的人,我還是有點希望我死之前,能努力寫得和你一樣好,雖然只是些臨死前的筆記罷了。

  當時看完的時候,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我寫作的初衷,雖然有一半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另一半的確是希望能撫慰一些失意的人。

  正如和菜頭所言,人之所以寫文章,和魚兒在水裡吐泡泡是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養過魚,會經常觀察到兩條魚呆頭呆腦地對望,靜靜懸浮在水中,然後不斷吐泡泡,彼此可以聊很長時間。

  小魚說:“媽媽, 為什麼他們都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啊?”

  大魚說:“你剛剛說啥?”

  小魚說:“啥?”

  大魚說:“幹啥啊?”

  小魚說:“咋的了?”

  我們沒有魚那麼幸運,可以只有七秒的記憶,文字就是人類的泡泡,我們不得不借助語言和文字的力量來彼此溝通,互相安慰。

  而人生路上的那些關卡,就像解一道數學題。大多數時間裡,老師說的經驗和方法沒有用,小猿搜題的答案沒有用,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解法,哪怕笨拙而醜陋,缺乏邏輯和思考上的美感,而且花費很多時間。

  你必須靠自己解開一道題,有一天坐在考場上,所有聰明人都不在身邊,最快捷最優美的解法都不在你手裡,你還能依仗自己的笨拙,扛過一次考試。

  只有你能幫得到你自己,你是你唯一的堅強後盾。

  06

  死亡就像一條鎖鏈,總會在某一個時刻,把人往深淵裡拽。

  有很多個深夜睡不著,我都希望可以藉助藥物長眠;走在人群裡莫名地感覺孤獨,彷彿自己和這個世界本身就格格不入;曬著太陽也感覺不到一點點溫暖,任憑自己凍著,全身冰冷,面色發白。

  曾經我與自己訂下“長大再死”約定,只不過是害怕死亡一瞬間的疼痛,所作出的孩子氣的舉動。後來我給自己列了很多不能死的理由,或許是多了一些成熟和擔當。

  有人諷刺我頻繁在朋友圈拼命發廣告,其實那是我求生的信號。因為我覺得,就算自己一無所有了,也得有很多錢,不能被別人吐槽,這個人是因為沒出息,窮死的。

  我仍然抱著一絲希望,期待著自己能在歲月的洗練裡變得周密和堅強,能坦然面對生命裡那些差點熬不過去的坎。

  親愛的,別離開我。


熬得住就出眾,熬不過就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