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十二公民》由1957年美國電影《十二怒漢》改編而成。

主要講述了高校模擬法庭上十二位不同職業的陪審員就社會上的一起富二代殺父案進行討論的故事。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這十二個不同職業的陪審員都是迫不得已來參加這次模擬法庭,有需要配合學校工作的小賣部老闆學校保安以及補考學生的家長,他們大多數都認為富二代就是殺父兇手,也都想早早了結這件事情,只有八號陪審員認為富二代無罪,並一步一步帶領大家證明證據的不成立性。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當然,真相自然是兇手並不是富二代。

細細想來,如果沒有意志堅定的人站出來,那無辜的富二代在真正的法庭上或許真的會被判處死刑,這樣的話,輿論背後助力的所有的我們都是殺人犯。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這,就是標籤化固式思維的可怕。


(一)電影中折射的標籤化思維

首先,從案件本身來講,人們認為富二代是殺人兇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今社會對於“富二代”這個詞的偏見。在人們心中,“富二代”就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叛逆、揮霍、頂撞……等等一切貶義詞。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就像賭王兒子何猷君當年參加《最強大腦》,網上有一大片“何猷君父親花錢內定冠軍……”等等諸如此類的聲音,似乎,在這樣一個身份面前,何猷君是麻省理工史上最年輕的金融碩士也會被人理所當然的忽略。


我們常常叫喊著“不公平”,我們又什麼時候給了別人“公平”?


回到影片本身,如果這場法庭的參與人員從一開始就在潛意識當中認為這個被告人有罪,那麼陪審團自然不會思考證據的細節,被告人的律師也不會做出強有力的辯護。

除此以外,在陪審團討論的過程中,也折射了前些年,人們對於外地人尤其是河南人的偏見,影片中陪審團也因此爆發巨大的衝突。

總有些人有著莫名其妙的優越感,以高雅的名義做最骯髒的事。還大喊著“人人平等”。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如果說對於“富二代”的標籤思維可能會使人蒙冤的話,那麼這種因歷史和地域形成的標籤思維則會在社會埋下一顆極其不穩定的炸彈,想一下二戰時期的猶太民族和如今還未解決的黑人歧視問題吧。


總而言之,標籤化思維帶來的是人們對於一個問題思考的不公正性。


(二)為什麼會形成標籤化思維


標籤化的形成,事實是第一位,輿論是第二位。


以上述標籤化為例,正是因為諸如“南京富二代殺妻”“我爸是李剛”此類事件的發生,人們才逐漸形成“富二代”“官二代”的偏見。

而對於“河南人都是騙子”的說法,具體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盛行,但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河南是人口大省,貧困地區多,人也多,經濟也不發達,高校也不多,致使總體文化水平較低,也就有人去做投機倒把的行為,而河南人本來就多,即使騙子是全國各個地區都有,因為比例的原因,河南騙子也就顯得多了些。

當然,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河南人的素質也在不斷提升,人們對於河南人的偏見也少了許多。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這些事實就像已經揉好的麵糰,輿論就像發酵粉,讓它不斷放大放大,侵入我們的大腦,佔領理性。

《局外人》的主人公墨爾索因為在母親的葬禮上沒有哭泣,所以幾天後的過失殺人就被法官判定為了蓄謀殺人,其實仔細想,這好像也不是完全沒有聯繫。蒼蠅不叮無縫蛋。

但再想想,證明了一個人冷漠無情,他就一定會殺人嗎?兩者好像也不是一個充分必要的關係吧?

在沒有確鑿證據面前,哪有百分之一百的概率?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三)拒絕非理性思維


非理性思維的最典型的非理性表現就是“噴子”。


最近國外疫情甚是嚴重,留學生們紛紛回國,這個時候有一些自詡“愛國”的人就開始冷嘲熱諷:

“誒呦,現在知道中國好了,知道回來了?”

背後是他們對於留學生全都是“崇洋媚外”的刻板印象。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中國疫情嚴重時國外的超市口罩脫銷


這些人我不知道在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做出過什麼貢獻,但是我知道中國的很多留學生們在這個時期都在“掃蕩”國外的口罩,希望能夠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讓祖國順利度過這次難關,他們在國外遭受歧視,甚至是暴力。或許留學生當中有諸如許可馨這樣不知廉恥的人,但是不能看見一個留學生就上去破口大罵。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麻煩停止用已經過期的印象看待新時代的人或事。

只有站在一個全面瞭解的上帝視角看待問題,帶著理解包容的態度,換位思考,才能夠多角度深層次評價一件事情,才能避免“標籤化”,理性評價。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個人不會因為貧窮就低人一等,那同樣,一個人也不會因為富有而遭受非議。

“不錯,殺人不見血,人也活的挺風光,可總歸是兇手呦。”

電影《十二公民》:我們常叫喊不公平,可又何時給了別人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