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書法家寫鋼筆字就好像在紙上輕輕劃過?

用戶7915698153568


那叫功力深厚,做到手筆合一。學書法,必先學思想,再臨摹,最後堅持每天練字!可以參考我上傳的教學視頻,天天堅持!



古代先生


書法用筆既不能戳破紙,也不能水上漂。那麼,正常的書寫狀態是怎麼樣的呢?簡單來理解就是滑行。就是汽車在高速公路是行駛那樣,輪胎與地面既有摩擦力,有不能使阻力達到無法運動。在毛筆書法的基便是細若針尖,也要以筆力送到。實際上題主說的輕輕劃過並不確切,不過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這個問題非常重要,而大多數人往往會忽略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無論硬筆書法或毛筆書法都是一樣的,用筆要澀行,彷彿有物拒之一般,寫出的線條方能見力度,如果是一路的滑行,沒有阻力 其線條勢必圓滑俗膩,無骨無力,更缺少勁健之力。書法家在書寫過程中,筆與紙面的摩擦力度可以說是平均的,但速度有疾馳之別,有輕重緩急之不同,就是行書中的牽絲縈帶之間,也是靠筆力和筆意去表達的,不管是無形的空中飛度的牽絲,和留在紙上的牽絲同樣如此。

從硬筆書法的角度看這個問題,鋼筆筆尖與紙面的摩擦力度有關。摩擦力度大,線條粗,相反則細,當然並不是所謂的輕輕華過那麼簡單,而是有技法在內,其力度與點畫線條的曲直剛柔,輕重緩急粗細變化也關,是在按照字形線條形質的需要不斷變化中的滑行。因為力度有變化,線條形質自然豐富生動。

從表面看也或許真的如題主所言,是輕輕劃過,不過只是表面現象或膚淺的理解而已,實際上我們看寫在紙上的線條來反觀書法家的書寫狀態,就不是一句輕輕劃過所能夠說清楚了。


翰墨書道


究其實質這是控筆的問題,而寫出來效果便是功夫的問題。不論毛筆還是硬筆,行筆都要“提筆”一一提筆之意在先,在這個“意”的基礎上進行起、行、收。尤以硬筆為例:不可以讓筆尖在紙上“犁”!


奉天客286


人人都能過!


羅次老不死


那是因為寫毛筆字長時間練就了深厚的書寫功力,寫鋼筆字就最顯得有點用牛刀殺雞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