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銳電命懸一線 接盤方仍“半遮面”

距離“面值退市”漸行漸近,ST銳電日前拋出“易主”自救方案,卻遲遲未能披露表決權受讓方的權益變動報告書,對於監管問詢也尚未回覆。遮遮掩掩之下,令本次表決權委託事項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得不提的是,截至4月2日收盤,ST銳電股價報0.8元,已連續14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距離“面值退市”僅剩下6個交易日。自3月30日公司簽署表決權委託協議,兩家總資產合計不足4000萬元的基金準備充當“白衣騎士”後,公司股價已連收兩個漲停。在市場人士看來,毫無資金投入、沒有詳細方案的一紙協議引爆股價,其中既有公司的保殼忽悠,也不乏投機客的炒作,中小投資者需高度警惕其中的風險。

權益變動報告書“難產”

ST銳電3月31日晚間公告,公司股東起重重工、北京天華中泰、萍鄉富海將合計22.69%股份委託給中俄絲路和中俄發展,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變更為王峰。根據規定,公司需要在事實發生之日起3日內發佈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並提供財務顧問意見。

但公司4月2日晚間公告,由於相關事實仍在核實,將延期到4月7日予以披露。公司的行為已經涉嫌違反了上述規則。上交所工作函已經明確視情況進行處分。

權益變動報告書因何“難產”?據記者瞭解,收購人收購20%股份並控制上市公司的,須披露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以及財務顧問的意見,主要內容包括股東關係、財務數據、主要資產、經營計劃等。這些披露要求,就是為了明確收購方是否具備收購人資格。而細看中俄絲路和中俄發展兩個基金情況,其成立時間不足兩年,總資產合計僅3746萬元,本次受讓表決權以公司不退市為目的,未付出對價,沒有明確的投資計劃。有投行人士分析,延期披露背後不排除交易對方還在彷徨中:進,沒有實力;退,又怕股價下跌。

拋盤壓力逐日上升

記者粗略計算一下,在剩餘的6個交易日中,公司股價都要面臨“退市生命線”的壓力,否則將回天乏術。如,4月3日的收盤價必須不低於0.78元。隨著“退市生命線”的水漲船高,股價上漲的壓力越來越大。

目前來看,4月1日買入ST銳電的資金已經出現浮盈,不排除其在公司股價尚未到達1元之時拋售獲利。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只要在1元以下,公司股價不能有任何一天下跌,每一個交易日都是命懸一線。一旦獲利盤拋售,股價就將崩盤。這種幾近賭博式的走勢,希望中小投資者能夠充分意識風險,理性投資。”

2018年以來,A股已有7家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而終止上市,“面值退市”已成為主要退市渠道,市場化退市逐步建立。但目前來看,個別公司還存在炒作之風,前期的7家“面值退市”公司,其過程中也有起伏,但終究難逃退市命運,如今的ST銳電仍不乏投機客在其中博弈。

對此,市場人士認為,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從監管層面來看,都要不遺餘力地清除此類公司,這將有利於維護市場秩序、提振市場信心、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