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月初,放下繁重的工作,我一個人從南京出發,乘二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去美國紐約探望在彼方留學的女兒。

長時間的飛行令我的頭腦昏昏脹脹,但見到女兒的喜悅一下子沖淡了所有疲憊。剛到那兒,我就一刻不停地跑到超市買食材。又回到女兒的住處忙活了近四個小時,做了滿滿一大桌子家鄉菜。

【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女兒叫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孩子們狼吞虎嚥,直說"太好吃了",很快就掃蕩一空。我也心疼孩子們,聽說他們總圖方便吃快餐,又忍不住責備。

於是我又像女兒上高中時一樣,每天變著法兒地給她做好吃的。她的小朋友們也常來,尤其是一個小姑娘,特別喜歡我做的菜,一頓不落地過來吃。很快,我倆就熟悉起來,互相加了微信。我萬萬沒想到,加了這個微信,壞了事。

【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那天,我正在商場給女兒選衣服,南京的好朋友突然發消息給我:“阿潔,你怎麼惹著你們家莎莎啦?"我疑惑,沒怎麼呀,出門時還好好的。他接著說:"你去看看朋友圈吧,聲討你呢,哈哈!"我趕緊去朋友圈翻找,沒有。她屏蔽了我!

我只好拉下臉跟朋友說:"你能不能截圖給我,我看不見。"好友本想開個玩笑,不想我認真了,於是小心翼翼地截了圖給我,還安慰一句“孩子青春期,叛逆,你別和她生氣”。只見那條屏蔽了我的朋友圈上寫著:

有一個人,總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聯繫我的朋友,調查我的行蹤,侵犯我的隱私!這個人,就是我媽媽!

【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說實話,我的第一反應是——一派胡言!什麼叫“調查”?什麼叫“侵犯”?我不過是給那個常來家裡吃飯的小姑娘發了一條微信,問問聯繫不上的女兒在何處罷了!何談“隱私”?

而且她說“總是”,彷彿我是一個“慣犯”!是啊,從小她出門和朋友玩兒,我總要問一句“和誰一起呀”,她有時也不願意告訴我,但我擔心她交到不好的朋友,或者手機突然沒電聯繫不上!她現在在美國,我更擔心啊,加她一兩個朋友的微信,瞭解瞭解她的狀況,這怎麼就成了隱私,她怎麼就不能理解呢?

我一個人站在人流湧動的商場裡,手裡還拎著剛剛給女兒買的一件衛衣,忽然很想把它扔進垃圾桶,甚至生出“我再也不管她了”的想法。也顧不上時差,我打電話給國內教育專業的朋友,向他講了這個事情。

我知道他也經歷過像我這樣相似的事情,感同身受的人更能讓我信服,我想從他那裡獲取一些幫助。他的兒子結婚時,他勞心勞力,為其買房買車。兒子工作忙,房子裝修他親力親為,經常跑去監工,用行動表達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沒想到有一天他這一行動被兒子撞見,得來這樣一個評價:“有些人,在你需要時不出現。無所事事時就對你指手畫腳,這就是我父親。”

【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他思索片刻,說:“你這是缺乏溝通。你的那些擔心、關心,你不講,她不知道。她看到的只是你無休止的絮叨和摸摸索索的試探!小孩子年齡小,她不能理解有父母的關愛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她現在更渴望獨立和自由。作為父母,我們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給孩子看看,讓他們知道我們對他(她)是多麼愛、多麼關心。但是當你站在她的角度上去考慮這個問題,不是想著她不懂事、我更佔理,是不是覺得你用愛綁架了她?”

朋友停下來,等待我的反應,看我是聽進去了,還是出離憤怒了。我強忍著眼淚,回了一句:“嗯嗯,你接著說。”

他嘆口氣,繼續說道:“你看你,你女兒不過是在朋友圈發了些對你不滿的話,你就立刻控制不住打電話給我。說明什麼?說明你對她的事情太敏感了、太在意了!你把自己生活的全部都壓在你女兒身上了。你得學會放慢你的節奏,放緩你的情緒,放鬆你緊緊抓著她的手。她也上大學了,在你身邊這麼多年,又讀了這麼多書,你要相信她有判斷善惡的本領。相反,你把手伸進她的生活,掌控她的全部,不利於她成長,還會產生隔閡……”

“愛多了成束縛,愛少了可能才知道珍惜”,我感嘆。朋友沉默,又小聲道:“現在他也開始跟我聊天了。”我知道,“他”是他兒子。我想,我要開始自己的生活了。

【家有女兒】我加了女兒朋友的微信,女兒憤怒了

回到家,女兒果然沒給我好臉色,我也沉默不語。飯後我把買來的衣服拿給她,對她說,媽媽要回去了。她驚訝地看著我,問:“怎麼就回去了?才來幾天呀!”我堅定,她意識到,我可能看到那條設了權限的朋友圈了。於是甩了一句:“想回就回吧,我不會去送你的,哼。”就進了房間。

三天後,我坐上了回南京的飛機,心裡裝滿對女兒千絲萬縷的牽掛。登機前,我給她發了長長的一段文字,沒什麼,承認自己不對的地方並表達一下媽媽的愛而已。又是二十幾個小時,降落時太陽剛從機場地平線升起來,開機,女兒回了短短一句話:媽媽,對不起。我會好好照顧自己的,您放心。愛您和爸爸。

編後語

這是一件真實發生的事。這位母親打電話給我們的時候,聲音哽咽,遠隔重洋都能感受到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傷心。

您能理解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擔憂嗎?事實上,我們小的時候出門,大人也會問一句“跟誰出去呀”“幾時回來呀”,也會保留幾個親密朋友的聯繫方式,以防萬一。

可是孩子不理解,當年的我們也不理解,彷彿自己的領域被侵犯了,惶恐不安且怒火中燒。您看,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是存在這樣的互相不理解。

所以還是要舊話重提:溝通,和孩子做朋友。當你成了他的朋友,他就不會覺得你加了他好朋友的微信是一件多麼可惡的事。

討論&互動

#你認為父母可以進入孩子的朋友圈嗎?#

#你認為父母可以加孩子朋友的微信嗎?#

#這個孩子對母親的態度,你想起什麼?#

歡迎您有更多的想法和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