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創作的原因

在佛教徒中有一種普遍的信念,即所有的喜馬拉雅老畫是以純粹的動機, 並基於精神和宗教實修而製成。當然其中許多是這樣的,但並不是全部。創作一幅繪畫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和動機,即使這些原因通常會與宗教有關,然而也同時植根於當地的習俗。

繪畫可以作為禮物,也可以為儀軌道具,修行支持,或者為了宗教獻祭,傳述故事和傳記等不同目的。在喜馬拉雅和西藏的傳統中,紀念已故的家庭成員或親密的上師而創作一幅繪畫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現象。

繪畫創作的原因|01

金剛手菩薩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64

第一個關於紀念性質的繪畫的例子所描繪的主尊是金剛手菩薩,在其周圍圍繞的則是藏傳佛教主要傳承中的代表上師。在右下角有一個小個子、呈現跪姿的的人物,其穿著白衣並坐在一朵粉紅色的蓮花上的,其身份是死者。因此,這幅畫是家屬專門為該身份不明的死者所創造和奉獻的。這樣類型的作品一旦完成,它們通常會被掛在家裡或禮堂裡。

繪畫創作的原因|01

細節圖(死者)

對這些作品中核心人物的選擇,主要是基於死者生前所偏好的神祇,或者是在他或她去世後,以占卜來做選擇。對政治領袖和宗教教師的紀念性質繪畫通常更加華麗,並且包含包括造像等多種不同類型的作品所組成。這些紀念性質的藝術作品將會用在繁複的葬禮儀式。

第二個例子是一幅曼陀羅的繪畫。這幅曼陀羅繪畫是屬於一套可能包含27幅曼陀羅繪畫的組畫的其中之一。這幅組畫是為紀念喇嘛丹帕索南堅贊(1312-1375)而創造。這幅繪畫中,他戴著皇冠和穿著僧侶服裝,雙手交叉保持在胸口。在每一幅構圖的頂部中央是他的形象。這套組畫的供養人是帕竹強秋堅贊,其為14世紀西藏帕竹王朝的創始人。在這套27幅組畫中的每一幅畫中,可以在其右下角或左下角中發現這位供養人的圖像。

繪畫創作的原因|01

勝樂金剛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編號:77204

許多目前收藏於世界各博物館與私人收藏的喜馬拉雅風格繪畫都是這種紀念性質的繪畫。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一幅繪畫中,尋找穿著白衣、雙手交叉、或坐於蓮花座上的這樣人物形像,用來作為識別該幅繪畫是否為紀念性質作品的線索。

在過去的幾百年裡,藝術品在西藏一直被當作一種買賣的商品。預先製作的繪畫用來出售給來自印度、尼泊爾、中國和蒙古的朝聖者和商人。西藏中部的拉薩和日喀則的市集是這種繪畫的主要來源地。

1.若您需要引用、轉載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只需要註明來源及原文鏈接即可 ,如涉及大麵積轉載,請來信告知,獲取授權。

2.本平臺所提供的行業資訊等內容為第三方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部分報媒/平媒內容轉載自網絡合作媒體)僅供學習參考,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係我們,本平臺將在五個工作日內改正。

3.若您的網站或機構從本平臺獲取的一切資源進行商業使用,請先來信告知,獲取授權,否則“久仰不如親鑑”(簡稱“本平臺”)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久仰不如親鑑”特此鄭重法律聲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