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最好的愛情,不該是年齡到了得結婚,而是,你剛好心動了,而他也小鹿亂撞,然後為了未來兩個人一起拼搏,打下一片屬於自己的藍天。

一個女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年輕的時候總想用自己較好的容貌試圖去換取一個衣食無憂的未來,可結果終究是事與願違。

努力工作才是我們最可靠的靠山,這輩子除了爸爸媽媽會對我們毫無保留的愛和付出再沒有第三個人心甘情願這樣做。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陸琪大學畢業後便參加工作了,因為是一所不知名的二本院校,所學專業也沒有學到很精通,性格又極其內向,她媽媽幫她安排了一個所謂穩定的工作,一個月只有兩千元的月薪,陸琪就那樣工作著,工作了兩年之後,她媽媽覺得她該結婚了。

陸琪的媽媽發動周邊的朋友開始給她介紹男朋友,陸媽媽叮囑陸琪,男方一定要有車有房,工作穩定收入7000以上。好幾次相親都失敗了,倒不是相親的對象都沒車沒房,薪資不夠,只是,對方沒有想到,長相清秀的女孩為什麼會用自己僅2000元的月薪來要求對方擁有那麼多呢?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終於,有一個男孩好像很吃這一套,陸琪的要求他一一答應,有房有車,都已經買好了,唯一的問題就是都沒有寫陸琪的名字。

因為這個男孩張子來自農村,在市裡的房和車都是自己努力得到的,不過只是付了首付,還有月供,工資穩定在8000,偶爾做個兼職接個別的項目月薪過萬是常有的事。

張子也想著自己這樣努力不過就是給未來妻子一個穩定而富足的生活。對他來說陸琪的要求是他本就做好準備的,他也早就想好只要結婚就把對方的名字寫在房產證上。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就這樣,兩人相處還算是愉快,每次張子總是送她回家,接她上班。有一天,陸琪的媽媽問她,你有沒有看他的工資條?他說8000元就8000?萬一是騙你的怎麼辦?你呀就是太單純了,陸琪聽了她媽媽的話再次見到張子的時候便要求看他的工資條。

因為是張子是同時身兼數職的,所有自然沒有一個轉賬是完整的8000元,張子給她看近六個月的轉賬幾乎每個月到賬都穩定在10000多元,在他們那樣的小城市已經算是很不錯了。可是陸琪不相信,回家告訴她媽媽後,陸媽媽更是覺得張子是一個騙子。

第二天張子照常去宋陸琪上班,陸琪死活不上車,她要求張子現在辭職,重新找一份月入8000的工作,張子覺得自己怎樣做都得不到陸琪的相信,從一開始就在談錢,現在在一起6個月了,陸琪對自己是一點都不相信。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張子瞬間對這份感情失去了信心,自己花錢花時間養了這麼久的女孩,終究是對自己一點都不相信,既然如此,何必浪費彼此的時間呢?

張子離開後再也沒有聯繫過陸琪,半年過去了,陸琪依舊在相親,再也沒有遇到她想要的男生,她撥通了張子的電話蠻狠的問:“你換工作了嗎?”張子道:“我有女朋友了。”

陸琪年齡越來越大,陸媽媽開始著急了,於是降低要求,找到一個沒車沒房工資也不高的男生,那個人對陸琪也遠遠不如張子對t要好,即便是結婚的時候,那個男生也是說:“我月薪5000,婚後家務當然是你全包了。”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陸琪又氣又急,可是自己的年齡一天天在增長,她終究是妥協了,錯過這個男人她這輩子就怕要單身了,婚後,陸琪變得更加鬱鬱寡歡,每天都是忙不完的工作和家務,老公回到家從未想過要做家務,陸琪喜歡看看書,老公偏愛打遊戲。

在陸琪的眼中老公就是不務正業不求上進,而在她老公眼裡,陸琪不過是“作”,工資只有2000還看什麼書?兩個人的生活很少有共同的語言,婚姻從開始就隱藏著不幸的種子。

這樣的婚姻怎麼會幸福呢?幸福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態度,是金錢所不能買到的東西,那些自己一無所有,還不想奮鬥卻想通過結婚這條途徑讓自己變得富裕起來的女孩多數是不會幸福的。


月薪2千,我的條件不錯了,那個作走了真愛,嫁給生活的女孩!


我們與其去追尋金錢,去追尋所謂的不錯的條件,最終是輸了愛自己的人,往往也不會得到那個想要的生活。愛情也好,婚姻也罷,太過追求物質,便會變得多疑,總覺得身邊的人都是在騙自己,總是想通過一些數據化的東西來證明對方的言行舉止。

可,我們終究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會被傷害到的普普通通的人,沒有誰的心臟能承受一次又一次的質疑,也沒有誰的人生甘願在被別人質疑與不解中蹉跎了歲月。

人生好多時候就像曾經的一個實驗,在一塊玉米地裡找一個個頭最大的玉米,走到玉米地的盡頭,我們的手中總是一無所得,我們總是在尋找那個更好的,總覺得自己手中的那個玉米不夠大,殊不知,生活因為不完美而變得色彩斑斕。

我們反倒是在尋找完美的路上將原本不完美卻完滿的生活弄丟之後,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周圍人的眼光,選擇了一個不完美不完整,甚至備受不尊重的家庭生活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