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诚:矿区早期的通信事业

王学成 1989年10月—1995年4月任华能精煤公司供电通信处处长。

矿区通信的变迁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初期,因为矿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落后,所以要打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方便对外通信联络。1989年,华能精煤公司成立矿区通信处,直接隶属华能精煤公司总部管理。1989年9月,我从包神铁路建设指挥部调到华能精煤公司矿区通信处工作,任矿区通信处处长,主要负责矿区电话通信、电话传真等业务。1992年,华能精煤公司矿区供电处和通信处合并,成立供电通信处,我担任供电通信处处长。

矿区最早的一部通信总机是人工转接的,那时全公司一共才有50多部电话,后来扩展为3000门,基本够用了。由于当时的通信技术相对落后,矿区还是采用明线载波线路,刮大风的时候,通话线路受风害影响严重,往北京打电话打一会儿就中断,特别是每年的四月、五月、六月份最为严重,经常导致通话中断。为了彻底解决大风天气通信信号受到干扰的问题,我们组织实施了神木到大柳塔的跨山飞线技术改造。十几个人把工具材料拉到现场,在杨家城周围的山上作业。大家忙碌了20多天终于完工,保证了矿区和华能精煤公司总部的通信畅通。

口述史|王学诚:矿区早期的通信事业

王学诚(中)在包神铁路指挥部参加会议

矿区起初的通信条件很差,一般使用常规的载波通信,后来逐渐被微波通信、光缆通信、程控总机取代。那时候通信这块都建站,在大柳塔、黑炭沟、石圪台都有站,神木也有一个站,东胜有一个站,后来交给了东胜公司。那个时候有一段时间通信是靠话务员接电话的,等到上了机电式的以后就属于自动交换了。通信工具逐渐地由供电式、人工转接、机电式、自动转换到程控的。

公司非常注重通信人才的培养,招录了部分高中毕业生,派他们到中专学校培训。学习回来后,又邀请了2名工程师现场培训,用两个月时间帮助他们学会了技术。等到开通机器以后,通信处又送出十几位员工到西安通讯工程学院培训。

筹建矿区电视台

上世纪80年代末矿区老百姓看不上电视,更没有听说过闭路电视。为了让电视节目早日走进矿区员工的生活,华能精煤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后,决定筹建电视台。当时的电视信号主要是直线方式传输,电视塔需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保证信号覆盖周边的目标范围。最终,电视台选址在上湾的一个独立山头上。电视台的位置选好后,由工程专业毕业的石中长负责筹划通信工作,我们协助建设电视发射塔、机房,安装设备、设施。

建设电视台的时候遇到过不少困难。当时建设地点施工条件艰苦,供电时常中断。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人家施工单位干,我们也得跟着干,往往每晚10点以前都收不了工。记得有一次在架设跨河线路时,天色渐晚,但当天的工程还没干完。看一看紧张的工期时间表,干不完当天的活儿决不能收工,可是又没有照明设备,大家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发现工作人员是高空作业,施工所在位置正好是一个斜坡,所以想到把212汽车开到斜坡上,用汽车车灯为工地照明,这样大家就可以连夜施工赶进度了。经过连续数月的奋战,1989年12月10日,周边区域第一座电视台神府东胜矿区电视台开始试播。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轰动的大事,矿区的老百姓都愿意看矿区电视节目,反响很好。

口述史|王学诚:矿区早期的通信事业

矿区开发初期,记者在井下采访

刚刚成立的矿区电视台只有9名员工,除了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外,矿区电视台分为采访和编辑两个业务口,一方面为群众及时报道矿区煤矿、电力、铁路建设等重大消息,另一方面还将重要新闻资料上送陕西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播发。当时,我们的记者证挂到了内蒙古电视台,是内蒙古电视台给员工发的记者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矿区新闻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认可,当时中央电视台先后播发了几十条矿区新闻。那时,我们采写的重要新闻,先要将文字和图片传输到北京总部,总部对稿件把关很严,待审核签字通过后才可以播发。

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那时候,先进的通信设备采购回来后,我们就想方设法留住厂家的技术人员,给员工搞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自己动手操作设备,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记得有一年,正逢过春节,厂家负责人说,如果你们的人实在不行,我把技术员留下来吧。当时,设备刚运行不久,我并没有十分的把握,但也不能总依靠别人,通信必须自立,必须依靠自己的队伍。于是我答复对方,“你们的技术员可以回去过春节,但万一我的人出现处理不了的情况,我们还得请你们来帮忙。”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逼着我们自己的队伍尽快掌握技术,尽快上手,这样就给大家一种紧迫感,只有这样才能学会独立操作。最终,节日值班人员圆满完成了任务。

口述史|王学诚:矿区早期的通信事业

王学诚(右二)在达拉特旗石合拉沟考察采石场

通信处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不少人才。我走了以后,听说榆林成立了联通公司,榆林联通公司的人员少、力量不足,那时候地方上要求通过公开招考进人,联通公司从矿区招了8个人,其中招了电厂的2个人、矿区的6个人。这些人现在仍然在榆林联通公司工作,榆林联通公司现在的骨干基本上都是矿区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