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巴菲特曾說過:“巨大的投資機會來自於優秀公司被不尋常的環境所困,這時會導致這些公司的股票被錯誤地低估。當他們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時,我們就買入。”

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理論是,當某企業因為某些原因而陷入困境時,由於那些熱衷於短線操作的投資者從中興風作浪,從而使得該企業的股價會大幅下跌。雖然這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無疑是火上澆油,但對於獨具慧眼的投資者來說,將會是投資獲利的大好時機。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針對獨具慧眼的投資者來說的。

因為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素質,當股票市場出現價格下跌時,他們首先想到的不是機會,而是恐懼。此時的他們茫然不知所措,然而就是因為他們的猶豫不決,導致賺錢的機遇一個接一個地溜走。

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但是這樣的事情絕不會發生在巴菲特的身上。要知道他的眼光是無人能敵的。也許是深受他的老師格雷厄姆的薰陶。他認為在某傢俱有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陷入困境時將其買入,風險會被降到最低。因為雖然在其他投資者看來,該企業已經病入膏肓,但這只是投資者的一面之詞。事實上困境對於這家企業來說只是短期的,企業長期的競爭優勢和盈利能力不會因為暫時的困境而受到重大影響。但是在股票市場經常會發生的情況是,一旦發現某企業的股票價格出現下滑,那麼絕大多數投資者由於恐懼心理作祟,就會瘋狂拋售股票致使公司的股票價值和價格嚴重失衡,公司價值被嚴重低估。雖然這樣會令企業管理者寢食難安,但是對於具有獨到眼光的投資者來說卻是進行投資的大好時機。時間會向所有人證明一切,當企業逐漸走出困境步入佳境時,企業良好的市場盈利能力會促使股價反彈。

所以巴菲特總是對這樣的公司偏愛有佳。他知道,股價波動有令人恐懼的一面,但它也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時不時地給投資者發出一個信號,那就是在股市價格的下跌超乎廣大投資者的想象時,這時候唯一可以對此做出解釋的就是,此時股票價格已經無法反映它的實際價值了。如果選在此時進入市場,那麼獲利的幾率將直線攀升。

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所以他每天都會去股票市場上走一走看一看,並不是去散步而是去尋找機會。每天他都會利用他大部分的時間搜尋那些在普通投資者看來已經不值錢的股票,因為他知道被人唾棄的東西不一定是壞東西。當某家企業進入了他的視野時,他便開始對這個企業進行解剖。

他要對該企業進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此來確保他不會出現重大失誤。所以當美國廣播公司在1990年陷入困境時,巴菲特便對其進行了極大的關注。面對該公司的持續虧損,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失去了信心。但此時的巴菲特卻看出了其中的玄機,在他看來,傳媒業與其他行業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由於這個行業提供的產品是人們每一天都必須瞭解的信息,如此廣闊的市場需求,當然會為它帶來豐厚的利潤,而它的投資者也必然會從中受益。所以巴菲特便以極低的價格相繼將《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多家媒體攬入懷中,以輝煌的戰績橫掃了美國傳媒界。

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而當威爾斯·法哥銀行在20世紀90年代初,由於美國經濟全面性的不景氣而導致股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時,巴菲特便不失時機的順勢買進了該銀行的大量股份。這種大膽的舉動並非一時衝動,當然是在巴菲特對它進行了精心的瞭解之後才做的決定。在他眼裡,該銀行的股票價格並沒有將它的內在價值充分反映出來,它的經營管理是業內一流的,它的金融服務是業內數一數二的,如此良好的基礎將會使該公司的損失大大減少,所以經濟全面恢復之後,該公司的能量就會充分發揮出來,那時候它的股價就會穩步上升,豐厚的利潤便會隨之而來。

意猶未盡的他並沒有就此停下了腳步,此時的他早已將目光投向了一個正處於水火熱中的地毯公司。該地毯公司是美國地毯業界的領頭羊,從創建之初就一路高歌猛進,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成為了業內最耀眼的明星。然而令沉浸在一片歡樂氣氛中的公司高層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公司在20世紀末遇到了嚴重的危機,如坐針氈的公司高層便想到了“股神”巴菲特,他們希望巴菲特能夠出手相救。但此時的巴菲特似乎對此毫無興趣,這讓該公司高層倍感失望。就在他們打算接受最壞的打算時,巴菲特一改初衷,以一個十分低廉的價格為條件,決定收購該公司。

股價大跌 巴菲特:買!


巴菲特說過:“我們無需像其他投資者那樣對股價大跌誠惶誠恐,我們不應該有任何理由在股價下跌時,在股票市場倉皇逃走。事實上,當你此刻留意一下週圍的一切,你會發現別樣的風景。股價下跌給聰明的投資者帶來的是信心而不是灰心。低廉的價格會讓我們在採取行動之後,露出會心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