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靜心 放過自己珍惜當下

願留下的文字都能溫暖人心,願看過這些文字的你都能善待世界。

疫起靜心 放過自己珍惜當下


學會看到無常,學會看到緣聚緣滅,內心就會少了很多計劃和企圖,自由的感知,也會隨即而生。

——嘎瑪仁波切

1、看到無常

放假第一天,我先生就被同事傳染感冒了,緊接著就是發燒,連續四天發燒、退燒,反反覆覆,直到大年三十,才終於控制住。

臨近除夕,回家過年的心開始躁動,考慮到剛滿兩個月的孩子,和外面起的疫情,我們決定了留在北京。

我以為這場疫情很快就會過去,可每天扎心的紅色數字成千上百的增加,我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人們都聽從安排戴起了口罩,做好了各種防護,小區鍛鍊的人少了,都開始了自行隔離,外面的街道也沒有了往昔的車水馬龍。

感覺時間被按下了暫停鍵,整個城市變得安靜下來。


疫起靜心 放過自己珍惜當下


只有我們知道,這安靜的表面下波濤洶湧,每天都有人在流失著生命,數以百計千計的家庭面臨著分離、破碎,那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是我們沒有聽到而已。

我清楚的明白,這就是無常,它不會給我們任何暗示和準備,所以當它來臨時,很多人都沒有做好準備。

“明天和無常哪個會先來?”平常說慣了的一句話,這次真實的出現在所有人面前。

沒有人知道,下一秒自己會不會被感染,被隔離,離開家人,甚至失去生命,這些都擺在眼前,無常面前,沒有人例外!

無常無處不在,

花開花落是無常,

日出日落是無常,

我們執著的一切同樣無常。

所以不必恐懼、也不必驚慌,

應當恭喜一直活在無常中的你,

終於瞥見了無常。

——根讓仁波切

2、開始焦慮

小區封閉,除了扔垃圾買日用品,大家都默契的不出門,這種生活已經成了常態,網友幽默的調侃“全民開始了坐月子!”。

全年沒多久時間聚在一起的家人,現在終於可以24小時相守。

可是外面的疫情並沒有讓人們珍惜當下,家庭戰爭依然在上演,離婚率更是直線上升,上海、廣東等地的離婚已經預約到了下個月。

三個多月的封閉生活,人們出現了焦慮、壓抑、無力感叢生,各種負面的情緒都湧現了出來。

疫起靜心 放過自己珍惜當下


每天睡前,我都會祈禱“明天會好起來”。可是睡醒又被數字打回現實,就這樣循環往復。

產後抑鬱、月子病和現在的疫情碰撞在一起,我幾近崩潰。

一天凌晨,我腦海中升起了個念頭,“我為什麼把自己活成了這個樣子?好痛苦!”我整個人出現了遊離的狀態,下一秒就想從樓上跳下去。

可能受益於我之前修習過無常,我清楚的知道問題出在哪,我努力把自己往回拉,讓頭腦一點點清醒,就那樣掙扎了半個小時,我吐了口長氣,瞬間感覺柳暗花明。

人們總以為是無常使得自己苦苦、變苦、行苦等,實際上,人的痛苦更多的不是來自無常,是來自於內心對無常的抗拒、對將要面臨災難的恐懼。正是這種內心的脆弱,往往才導致了巨大的痛苦。所以,與其過度擔心,倒不如先去克服內心的恐懼。”

3、正視無常

無常無處不在,這次是疫情,下次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有可能是失業、意外,生老病死等等。

高樓大廈總有傾倒的時候,我們用的器物總有毀壞的時候,人的壽命會用盡,河水總會乾枯,人會變老……這些都是無常。

《賢愚經》提到無常四邊:聚極必散、高極必墮、積極必盡、生極必死,如果能明白無常四邊的道理,就會迎刃而解。

正是我們對外界的貪執才使得我們面對無常時害怕,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是調伏自己的內心。


疫起靜心 放過自己珍惜當下


如何調伏內心?

我們可以找一間安靜的屋子,關掉手機,每天打坐半小時。

觀想我們所貪執的一切都不是常有。

若執著親情、友情、愛情等,可以想象,子女都會長大,有自己的家庭,老人會離世,親朋也會離我們而去,愛情更是說散就散。死亡來臨時,能面對死亡的只有自己而已。

若執著外在,可以想象,我們身上穿的衣服、現在住的房子,手裡再多的金錢,到死的時候一件也帶不走,那還有什麼可執著的呢!

沒有了這些執著,我們是不是就不用恐懼了呢?

不是,

死亡來臨時,我們雖然什麼也帶不走,但是隨我們流轉的卻是自己一生的善惡。

人都說“善到到頭終有報!”想想自己曾經做過的惡業,殺過多少生命,吃過多少動物的肉,生活中犯過多少身業口業,細思極恐!這些果報,只有我們自己背。

在接下來有限的時間,我們能做的是繼續行善積累自己的功德,懺悔自己的惡業,這才是死亡來臨時,我們唯一能帶上的行囊!

我們自己造的惡業,

果報不會落到別人身上。

最終還是要為自己的業行買單。

因此,覺知每個當下,

時刻檢點自己的身口意,

斷除一切惡因而行一切善行,

這樣才是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根讓仁波切

磨難其實是獲取幸福的推動力,經歷磨難時確實很苦,但經歷過後,能獲取的定會是苦盡甘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