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嶗山插隊事件背後的超國民待遇

解構嶗山插隊事件背後的超國民待遇


今天是4月2日,本來昨晚捧著手機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晚上老羅,應該寫一篇《羅永浩的主播見聞錄》,調侃一下相聲大師的奇葩帶貨生涯。


但今天相繼有兩則新聞,在全網引發激烈爭議。


一則是山東青島市嶗山區疾控中心,3名外籍人員在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時插隊,與其他人員發生爭執,期間一度說出”Chineseget out”(中國人出去)這樣的話,工作人員則並未對此事作出處理。在公安機關介入下,當事人接受批評教育,並寫下道歉信。


解構嶗山插隊事件背後的超國民待遇


一則是廣東省廣州市某醫院ICU護士,因阻攔拒絕接受檢測的外籍人士離開而遭到毆打,面部亦遭到撕咬。廣州警方已立刑事案件對此事進行調查,待嫌疑人治療結束,將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兩起事件都已得到處理。但仍有大批用戶在網絡上表達對此類事件的不滿,尤其在嶗山檢測事件中,很多人反對工作人員默認三位外籍人員可以不排隊檢測的做法,以及嶗山衛生局在事件發酵初期的回應方式。


解構嶗山插隊事件背後的超國民待遇


甚至與事件完全無關的嶗山啤酒,也被遭到不少嘲諷:


解構嶗山插隊事件背後的超國民待遇


背後原因在哪?


像廣州的這起事件的嫌疑人,拒絕接受檢測,不遵守疫情防控秩序,還毆打阻攔的醫護人員。用一句廣大網友給的“垃圾人”稱號,真不算過分。


但這畢竟是少數現象,從此前的《外國人永久拘留條例徵求意見稿》在全網引發的熱議,到此次嶗山插隊事件,很多人都在表態,我們真正反對的,是外國人在中國的超國民待遇。


那麼這種“超國民待遇”是怎麼來的?


三個原因不得不提。


歷史原因是,建國初期,我們的外部環境較為惡劣。新中國曾高薪聘請蘇聯專家幫助發展工業,也曾在萬隆會議等局面下奮力反擊部分外部勢力的惡意詆譭。“外事無小事”的傳統逐漸在這一時期確立下來。涉外事務在全國各地的重視程度普遍上升。


在那個年代,這一策略固然有其合理性。而現在的情況是,這部分隱性的、甚至在很多地方並未書面化的涉外事務總方針,與中國的實際發展脫節了。


過去來華的外國人不多,近年來則迅速增加;過去來華外國人在中國定居的少,現在有大批外國人在華工作、定居。過去的對外事務少,可以經得住層層請示,事事謹慎的操作流程,但顯然不適用於現在。


結果就是,一些適應新常態能力較差的地區,在社交媒體時代迅速暴露出脫節的弊病。在我國對外開放腳步擴大的關頭,內外文化加速交流,其失誤也相當於被呈現在放大鏡下。


文化傳統也是原因之一。中國人歷來有好客的文化,嶗山所在的齊魯大地更是如此。在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各地探訪旅遊時,當地店主會很自然的對其加以小吃免單、額外贈送等優惠。很多地區在解決外國人困難時較為用心,並把這作為“待人接物的本份”來看待。


很多時候,這是國人的待客文化決定的,還真與超國民待遇無關。


問題在哪?此前部分媒體宣傳時,包括個別機構在自我宣傳時,把聚焦點放在熱情對待外國人上。從而給人一種外國人的問題是問題,中國人的問題不是問題的錯覺。甚至個別機構為了宣傳自身在涉外交往中的表現,主動強調一些有悖常理的“亮點”。


箇中典型就是山東大學的學伴事件,就和滴滴此前在順風車項目上打擦邊球類似,本來業務模式合規性還有待驗證,還急著在宣傳口徑上打曖昧的擦邊球。本意是展示積極對外交往的形象,結果卻適得其反,變成了保媒拉縴。


再是刻板印象原因。只要是涉及商務、高端、奢華等標籤,必定以外國人形象作為宣傳。時間一久,很容易給人一種外國人高端,外國貨高端,國貨反之的刻板印象。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個原因,個別組織、機構或個人,適應新常態的能力差,思路與時代脫節,制定規則、輿論宣傳時循規蹈矩,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為自己還活在萬隆會議的年代,應以改善國際形象為涉外第一要務。


相信絕大部分讀者都能認同,在華外國人的整體形象還是友善、易於相處的。新聞報道中的低素質者只是個例。


不要讓一兩隻臭魚腥了一鍋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