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漢罵”,組建消費合作社Costco不是夢

消費合作社是消費者自願出資

自己擁有自我管理、為謀求社員共同利益而成立的互助組織。

消費合作社創建的目的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的流失,維護自己的利益,不以盈利為目的。具備四大特徵

第一、共享產權。消費合作社的股金來自發起人和社員,其產權歸全體成員所有。人人都是老闆,人人又不是老闆。股東是顧客,顧客也可以成為股東。

第二、管理民主。消費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制度框架執行“三會一層”治理結構,實現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第三、價格公道。消費合作社根據生產者的實際成本友好協商價格,實現公平交易。社員按社員價交易,非社員按市場價交易。

第四、分配公平。節制資本分配紅利,對投資股金分紅進行封頂限制,所得盈餘按社員交易額進行返還。

消費合作社:減低交易成本,排除中間剝削

為什麼要組織消費合作社呢?

先從這次疫情談起,大家足不出戶,城市封鎖小區,農村封鎖村組,大家買生活用品都成了問題,主要依靠電商平臺或者社區配送解決。這種“宅家購物”模式固然減少了因人員流動而造成疫情擴散的風險,但是由於政府主導,市場失靈,商家逐利,導致個性化需求很難得到及時滿足,“武漢嫂子”漢罵一炮走紅網絡就很形象地暴露了這一體系的問題:

據報道,2月22日晚,微信“濱江苑中百第一購物群”的一段聊天記錄被人用錄屏的方式發到網上,引發關注。視頻中,一位微信名叫“雨兒”的女業主因小區進入全封閉式管理模式後物資配送不合理等問題,激動之下連發多條語音,怒懟超市套餐制配送捆綁銷售、配送物資價格較貴、社區不作為。

究其根源:

第一,政府或商家面對千家萬戶,沒有中介組織,面臨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的問題。一方面是社區(村)裡基層幹部疲於應付;另一方面是社區居民需求得不到滿足,對基層幹部的努力抱怨不斷。

據報道,2月23日,武漢市委、市政府在《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中,稱小區村莊24小時封閉管理還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們也知道,封閉管理給大家的購物、就醫等帶來了諸多不便。我們正發動全市黨員幹部下沉社區,積極組織志願者提供送菜、買藥等服務……”

這份公開信下面的留言,卻是一邊倒的指責,問題仍集中在缺少物資方面。“除了亂搭配之外,團購食物還有很多不新鮮的,以次充好的,反正就是各種糟心。”

第二,商家或物業等平臺搞的社區團購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只要能掙錢,他們儘量去鑽政策的空子,甚至藉機發國難財,而不是考慮社區居民的真實需求。所以為了掙錢,他們搞捆綁銷售,而不考慮顧客的實際需求。據報道,2月22日,一位70多歲的大爺在買抽紙時,被迫選擇1包8片裝的衛生巾、一提面巾紙、兩瓶除菌液和一瓶洗手液,總價132元。

如何解決這一困境,這就需要積極培育社區消費合作,讓社區居民成為主體,通過社區消費合作組織充當政府和社區居民的橋樑,代表社區居民對接各類生產者,並和各類商家去談判。

所以,組建消費合作社的第一個好處是可以搭建政府和千家萬戶的橋樑,幫助政府降低服務成本和溝通成本,對接政府的扶持和獎勵資金。試想,要是武漢各小區的消費合作社都建立起來了,山東人民捐贈給武漢人民的蔬菜通過消費合作社分發給社員。因為缺乏這樣一箇中間橋樑,武漢市政府將這些捐贈的蔬菜通過各超市去售賣是無奈之舉,捱罵也是必然的。

第二、組織消費合作社可以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消費合作社直接對接生產者或者批發商,甚至自產自銷,減少了消費者中間環節的流失,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疫情期間一方面大量農產品的滯銷,另一方面生活用品上漲,消費者購買成本增加。從世界合作社發展史來看,消費合作社在危機面前反而能促進就業,積累消費剩餘,給低收入者以互助救濟,幫助社員渡過難關。

第三消費者合作社向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產品,實現生產者有序生產,消費者公平消費,城鄉互助共榮。在商業組織裡面,由於產品價格不透明,大家都習慣討價還價。這樣就導致兩個極端結果:一個是,商人為了掙錢,故意提高價格,最後通過討價還價讓你感覺佔了便宜;另一個是,商人讓生產者壓低生產成本,於是假貨、山寨產品出現。唯有消費合作社,以消費者的利益為服務宗旨,根據實際生產成本制定合理的價格,公平消費,有序生產。

第四、組織消費合作社可以讓生產活動迴歸本源:按需生產,有序生產。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只有通過消費,生產活動的價值才得以實現。商業組織的生產活動是為了追求高額利潤,消費者通過消費活動為其創造價值,他們卻利用消費活動剝削消費者的勞動剩餘和經濟剩餘。為了實現資本利潤的最大化,他們不斷製造生產過剩。所以,他們生產的牛奶寧可倒掉也不願意低價賣給消費者,建造的房子寧可空著也不願意降價賣給消費者,鋪放的共享單車寧願當廢鐵也不願意捐給貧困地區的兒童……消費合作社按照消費者的需求組織訂單,實現有序生產,讓生產活動迴歸為消費者服務的本源。

第五、消費者合作社重塑造互助共贏生產關係。現代社會受資本主義價值觀的影響,人與人之間互相傷害,互相爭鬥。你供應我毒奶粉,我騙你養老金;你供應我假疫苗,我向你傳播真病毒;你向我輸出貧窮,我向你輸入恐怖份子。唯有消費合作社,無論其規模如何小,都要堅守“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價值觀,相互扶持,抱團發展。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在合作社裡面,社員要想獲得自己的利益,則必須謀求合作社共同利益。合作社的利益得不到維護,社員個人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此外,在資本主義商業規則下,消費者雖然是企業家生產產品的價值最終實現者,但是對於對其生產的種類、品質、價格等沒有話語權,而在消費合作社裡,產品如何生產、如何分配,社員都可以通過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行事發言權。

第六、消費合作社幫助消費者積累勞動剩餘,改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消費合作社實行按社員交易額的盈餘返還制度,社員的每一次消費,都是一次價值的創造,一次儲蓄的積累,積少成多,合作社發展壯大,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共同服務。國際上很多大型的合作社集團,最開始為社員提供日用品的共同購買服務,後期提供信用互助、就業幫扶、教育培訓、疾病互助、甚至住房互助等從搖籃到天堂的全方位的服務,極大地改善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和社會地位。

第七、消費合作社能最廣泛地組織群眾。金融通百業,消費聯萬家,生產最終目的是為了消費,並通過消費來創造價值。現代社會離不開信貸金融,但是不管什麼社會都離不開消費。和金融相比,消費是高頻率的,人無論男女老幼,幾乎天天和消費打交道,所以,消費合作社能最廣泛地組織群眾。

組織消費合作社:農村包圍城市

那麼,如何組織消費合作社呢?

第一、組建消費合作社需要政府提供法律保障,政策扶持。

第二、消費合作社應該從高頻率、易儲藏的、管理難度不高的單品切入。

第三、消費合作社應該以村莊或者居民小區為單位,充分發揮社區熟人社會信息對稱優勢。農村是資本介入的薄弱環節,消費合作社實行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

第四、消費合作社除了提供生活用品消費共同購買服務、還要提供幼托互助、養老互助、信用互助等其他服務,實現生產、信用、供銷“三位一體”綜合發展。

第五、消費合作社應該是聯合發展的,只有各小區(村)的消費合作組織聯合起來,才能產生規模優勢,降低中間交易成本,實現城市公平消費,農村有序生產,架起城鄉消費合作橋樑。

第六、組織消費合作社要重視文化教育的服務工作。

合作社的Costco不是夢

消費合作社的鼻祖是英國的“羅虛戴爾公平先鋒社”,成立於1844年,由28名紡織工人出資28英鎊發起。社員最開始從共同購買麵粉、黃油白糖等日用品開始,到1853年他們的貨店共分為六個部分:雜貨部、肉類部,布匹部、巾帽部、皮鞋部、服裝部,興建自產自銷的社辦企業:麵粉廠,紡織廠。並未英國其他合作社提供批發服務。除開展商業業務外,他們還成立了共濟組織——疾病與埋葬互助社,有疾病的社員,可以得到給養,社員死亡之時,還可以得到安葬費。還成立了住宅合作社,集資為社員建造住房。也為社員設立了圖書室和閱覽室,支持社區的教育事業。

我們團隊在全國18個省297個社區孵化農民信用合作組織的同時,也非常注重消費合作社的探索和實踐,在東北、河南、海南、浙江、湖北等地都有成功的探索,以河南蘭考的胡寨哥哥合作社為例。

從2004年開始,胡寨村村支書王繼偉就帶領農民開展合作,經過16年的探索,從第一年淨利潤2萬,到2019年上半年純收入已有38萬,胡寨哥哥農牧專業合作社成員也從最初的40餘戶發展到如今的近200戶,覆蓋超過了90%以上胡寨村村民。服務領域覆蓋文化教育、生產互助、供銷合作、信用合作、社區服務5個部分。社員喝的自來水,小孩上幼兒園都有合作社提供免費的服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社員生產的小米滯銷,合作社加工成小米酒,自產自銷,不外賣也不多生產。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別看消費合作社剛成立的時候很小,世界上很多大的商業集團,都是消費合作社模式,如蒙德拉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合作社集團,擁有257家公司和合作社,已經成為西班牙第十大集團。截至2014年,它有7萬名合作社成員,企業分佈在五大洲,2014年收入達到125億歐元。他們的業務無所不包,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跨行業合作制聯合體。還有很多做得非常成功的商業組織,也是借鑑的消費合作社模式,如眾所周知的Costco以會員費作為主要收入來源,據Costco2018年的財報,Costco會員費收入僅佔總收入約2.22%,但佔總利潤約70.73%,而2019年這一比例還曾高達86.27%。只不過這種利潤歸資本家,而不是消費者。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危中有機,這次疫情在社區組織方面給我們的教訓是,應該重視社區消費合作社的培育和扶持,我們是可以培育出中國的蒙德拉貢,合作社的Costc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