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傷亡超過三分之一還會有戰鬥力嗎?其他三分之二還有戰鬥力,為何還要撤下來?

軍武視界


3軍隊現代化程度越高,傷亡1/3影響就越大。現代化程度越高的軍隊,戰鬥兵越少。在冷兵器時代戰鬥兵是主要人數,還有少量的後勤兵。進入熱兵器時代以後,能用於充分的部隊人數越來越少,佔比非常低,一個師的部隊能用於衝鋒的人數不會超過一半兒。有大量的後勤部隊,包括 運輸連修理連衛生隊電訊科情報科參謀處, 還有機炮連炮兵營防化營。其實還不止這些,不過外行知道的就這麼多了。這些人都是不能用於衝鋒的。至少用於衝鋒時不起什麼作用,很多人連步槍都沒有。不能用於衝鋒的人佔到全師人數的一半兒。而全師傷亡超過1/3,這時就是用於衝鋒的人基本上都死光了。這個師可以說就沒什麼戰鬥力了。如果戰爭真的有必要讓他們誓死不能後退一步。其實就是那和拿老百姓往上填道理沒什麼區別。讓運輸連的人端著步槍衝鋒也不是不可以。起的作用不會太大,一個王牌團的運輸連,戰鬥力比不了一個雜牌團的戰鬥兵。與其把這些非戰鬥人員白白的死在戰場上,不如後撤用於補充別的部隊。其實補充戰鬥人員還是容易的,而這些非戰鬥人員反而不好補充。把運輸聯修理連的人都打光了,車壞了都沒人修了。這些後勤人員生命其實比衝鋒部隊生命更重要一點兒。


海中巖haha


1946年5月,第74軍剛剛改製為“整編第74師”的時候,全師擁有兵員32000餘人,但是去掉榴炮、山炮、戰防炮、迫擊炮、火箭筒等重武器之外,步兵使用的輕武器有多少呢?共計裝備重機槍173挺、輕機槍992挺、衝鋒槍2963支、美式春田步槍14472支,七九式步槍1682支。



也就是說,整74師的步槍兵僅有16154人,機槍手2330人(均按兩人計算),三項之和只佔部隊編制人員的59.7%,連六成都不到。

因為類似這樣一個齊裝滿員的整編師(步兵軍),除編有三個整編旅的主要作戰單元之外,師直屬部隊還會有輜重兵團、工兵團、105榴炮營、特務營、通信營、搜索營、汽車連、衛生隊、野戰醫院等雜七雜八的單位,而這些都並非是“一線作戰部隊”,通常情況下是不投入直接戰鬥的,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配備武器,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如果在戰鬥中整74師的傷亡比例超過三分之一,注意那是指按全師編制兵員計算的,也就是達到了10600多人,看起來數字不大,但意味著一線戰鬥兵員已經損失超過60%(按18000人計),去掉師部掌握的預備隊(一般留下三分之一),前沿部隊的損失就將達到85%,許多基層連隊就等於打殘了,還能有多少戰鬥力?

所以這個題目雖然有些誇張,但是著實有一定的戰場依據,歸根到底,是軍事愛好者對部隊編制理解的不夠深刻,總以為總兵力就是戰鬥兵的數量,其實謬也。如果不是全師被圍,或者是必須死守的阻擊戰,一般情況下部隊傷亡超過三分之一,確實要撤下來休整的,否則這支部隊就會傷了元氣,因為戰鬥骨幹就快拼光了。



整編第74師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戰役中全軍覆滅,但實際傷亡只有11000餘人,華東野戰軍的戰報顯示:斃傷敵人13000人(這裡含李天霞整編第83師的一個團),俘虜19676人,合計殲敵32676人。去掉整83師那個團和戰場逃散的部分,整74的參戰兵力確實有32000多人,傷亡率大約在34%左右,接近三分之一。

為什麼號稱“五大主力”之首、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整74師傷亡三分之一就完蛋了呢?這就是前面所總結的,因為傷亡這11000人全部是該師的一線作戰兵員,也是整74師實際的戰鬥力所在,它的一線步兵總數也就18000人(後來有7000人因為無彈藥,藏起來被剿滅),一旦這部分作戰骨幹殲滅,這個整編師就已經被抽斷了脊樑,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而華東野戰軍五個攻擊縱隊總共傷亡了12189人,粗略看來,只佔10幾萬大軍中的很小一部分,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但是這些傷亡全部是一線的戰鬥骨幹,尤其是步兵和基層指揮員,因此損失也是非常巨大的。原本野司有繼續擴大戰果尋殲整25師或者整83師的計劃,但是由於一線部隊傷亡較大並且繳獲、俘虜太多,最終還是放棄繼續作戰而撤退,轉入戰場以外進行休整。

再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解放戰爭“三大阻擊戰”當中的塔山阻擊戰,也瞭解這次戰役的殘酷程度,東北野戰軍在塔山建立防線的是第四縱隊、第十一縱隊和兩個獨立師80000多人。按照我們想像的戰鬥之激烈,傷亡數字應該非常巨大才對,而實際上,持續六天六夜的塔山阻擊戰中,東北野戰軍的傷亡總數是3000餘人(國軍傷亡6000餘人)。



但是3000多人的傷亡不代表戰鬥不夠慘烈,事實上許多前沿連隊的傷亡超過了80%,因為塔山防線的正面寬度有限,東北野戰軍不可能將80000人全部擺在陣地上,每次只能展開兩個師左右的兵力,根據前述的辦法我們可以計算得出,兩個師20000多人的實際戰鬥兵數量,仍然也就是12000多人,3000多人的傷亡已經達到了四分之一。

東野司令員對塔山防線是非常重視的,在兩個縱隊的後方特地擺上了總預備隊第一縱隊,也就是後來的38軍,那可是東野頭號王牌。但是因為塔山陣地上的部隊損失可控,並沒有超過三分之一甚至半數,所以總預備隊始終沒有投入戰鬥,這也說明四縱和十一縱仍然具有相當的戰鬥力,足可完成阻擊任務。


度度狼gg


現在軍隊中,在一線直接和敵人接觸的人員都是越來越少,但是在戰鬥中,這些直接和敵人接觸的人員是傷亡最大的。
現在的部隊都是合成部隊,象直升機的駕駛員一般是傷亡不到的。
步兵還是現在傷亡最大的兵種。

比如美軍一個輕型步兵師有10637人,但是裡邊的步兵只有9個輕步兵營,只有5031人,其他的都是炮兵,工兵,通訊,情報以及各種指揮保障人員。這個所謂的步兵師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是步兵,一個師傷亡30%,按照一般的戰鬥經驗數值,2/3的傷亡都是步兵,也就是如果這個1萬人的師,傷亡30%,那麼這個步兵師的步兵就傷亡了2000人左右,美軍的一個輕型步兵營每個營有559人,步兵傷亡了2000人,平均到每個步兵營就是有220多人,這樣每個步兵營就是隻剩下了300多人,基本上就是半個營就沒有了。

在執行任務時擺開的戰鬥隊形中,每個人都是負責一定的距離,當減員太多的時候,隊形上缺的人太多了了,這個隊形的空檔就太多了。

一般一個營還剩下一半人的時候,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已經是戰鬥力下降嚴重,就像二戰後期的蘇軍一樣,一個營才200多人,在進攻德軍堅固設防的陣地時,就基本上無法完成任務了,人太少了。美軍也是一樣一個營傷亡近半,這種情況下只能是執行有限的任務,比如防守一段相對狹窄的戰線,再進攻是不可能了。


補充新兵容易,但是要把新兵融入老部隊還是要一段時間的,在兄弟連裡邊,原來的老兵對於新兵並不歡迎,新兵融入E連也是廢了不少的力氣。

一般情況下,一個部隊是不能打倒最後一兵一卒的,打到最後一個人,的確是十分悲壯,但是這樣的部隊會很長時間失去部隊的凝聚力,原來有一個比較著名的管理實驗,就是一般一個群體裡邊,最多一次補充進來的新人最好不超過1/5,否則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團隊,沒有凝聚力的部隊戰鬥力是十分薄弱的,在這種情況下,就等於是重新組建一支部隊,在兄弟連裡邊,E連裡邊原來的老兵越來越少,但是憑藉著那些老士官,整個E連還能保持一個團隊,但是如果是新人過多,過去的團隊就已經解體,但是新的團隊還沒有形成,對於執行任務不利。


紅色手電筒


一支軍隊難道只有作戰人員嗎?

在抗美援朝的時候,美國人經常會嘲笑當時志願軍的一個點,那就是志願軍的後勤補給怎麼說的,志願軍一個後勤士兵就需要負責前線八九個作戰士兵的需求,而美國人則是13個後勤兵圍繞著一個作戰士兵進行使用,因此美國人的後勤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強的後勤保障,不要說誇張的拿著轟炸機去轟炸自行車,美軍可以在前線洗奢侈的熱水澡,這點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沒有辦法跟他比。

一個現代化的軍隊必須要建立起一支強大的後勤保障部隊,至少得保障自己的士兵在作戰時候不會餓死,不會因為沒有子彈被別人給打死,不會因為沒有補給,最後投降敵人這樣的一支軍隊是搞笑的,沒有任何戰鬥力的,並且會被其他人看不起的。

不可否認的就是,在抗日戰爭或者是在解放戰爭一或者在這之前的革命戰爭期間,我們的解放軍士兵都是用自己的意志支撐起了一支強大的軍隊,這一支軍隊也是我們現在生活的保障和維護國家尊嚴的底盤,但是不可否認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意識到光是建立一支緊靠著意志,緊靠著單獨的作戰人員組合起來的一支軍隊是不正常的,這樣的軍隊是不健康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現代化軍隊。

在原先的軍隊裡面,可能一支軍隊百分之八九十甚至百分之百都是作戰人員,就造成了我們的軍隊很多情況之下都能夠做到戰場上面就剩下一個人還在那裡堅守陣地,這是一種美德,可同時這也是一種心酸,如果沒有後勤保障人員,一支強大的軍隊根本就不可能廠裡,你比方說淮海戰役的時候,我們動用了幾百萬的老百姓作為農夫去替前線的解放軍士兵支援後勤,所以有人也說過淮海戰役實際上就是農夫經常的擔子挑出來的。

正是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在建立現代化中的時候,我們也都十分重視後勤保障部隊,比如說今年閱兵的時候大家看見在後面會有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車輛,(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醫療車,指揮車,還有架橋的,鋪路的飯堂啊等等一系列的車輛都有這是什麼?這就是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軍隊所擁有的後勤保障部隊和後勤保障設備。

這些東西的加入會導致軍隊內部的比例會出現一個很大的變化,原先大多數人都是作戰力量,可是隨著後勤保障的深入以及後勤任務的繁雜性,所以一支軍隊裡面可能60%左右都是後勤保障人員。

這點我們就不得不佩服西方,西方是首先踐行這樣理念的勢力,你比如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最著名的虎式重裝甲營,虎式重裝甲營不要看虎式坦克如何風光,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後勤保障部隊保障這一個虎式裝甲營的話,虎式坦克只要開進俄羅斯,立馬就現在路邊動彈不得了。

一旦虎式坦克拋錨,就需要三輛重型拖車才能把虎式坦克拖到維修點,並且還有專門的車輛負責運輸維修工具,負責補給車輛的彈藥燃油,以及還有專門的筒車指揮車等等一系列的東西,所以一輛虎式重裝甲營有有大概十幾輛的虎式坦克,可圍繞著十幾輛的虎式坦克,卻有上百輛的後勤裝甲車輛,所以說在西方的觀念裡面,後勤保障部隊是一支軍隊真正的基礎,只要有一隻後勤保障部隊,我完全可以再重新拉起一支強大的部隊去前線跟敵人作戰,因此在西方只要不對的損失量超過40%以上軍隊就可以完全頭像,沒有任何性的壓抑,因為其她的全是後勤兵打仗不行,這一點我們自己都知道。

一支現代化的軍隊損失超過40%,立刻把他撤換下來進行修整,這是常識,如果不這麼做最終導致的結果將會出現大量無意義的損失,這損失有很多,比如說人員方面,裝備方面,還有就是軍隊士氣方面,總的來講,養一個士兵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漩渦鳴人yy


不用一個一萬多人的師,步槍頂多7000支。如果損失超過三分之一,主要是作戰部隊的損失,基本上就是一線作戰人員減半了。

即使是作戰部隊損失三分之一,基本上都是能打的人傷亡,留下了戰鬥力差的官兵。士氣降低遠不止三分之一。

作戰的時候士兵之間是有分工的。如果擔負一個職能部分的士兵傷亡了,就造成作戰功能不齊全,配合就會失效。比如火力組,損失一個人就不能操作機槍,突擊組就不能交叉前進。

對於部隊整體來說,預備隊已經全部投入,進攻兵力被削弱,無力繼續深入。防禦有缺口,一旦被突破一點,全體就會被包圍。

打鐵要有鐵錘和鐵砧,任何一個剩一半都不能繼續打鐵。

打仗就像股票市場,決定價格的不是全體投資者,而是參與交易的少部分人。


一葉楓流


在一些戰事通報中,人們往往能聽到“傷亡”二字,以伊拉克戰爭為例,美軍傷亡總數達52038人,細分下來則是陣亡4497人,受傷(生病)47541人,所以傷亡其實是陣亡、受傷、生病、失蹤等情況的總稱,在戰役總結報告中,它能直觀反映出參戰部隊的受損情況。

正常情況下,很多人認為部隊只要傷亡三分之一或者傷亡過半就要退出戰鬥序列,那麼這種情況真實嗎?

在我看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說法確實成立,但戰爭本身就是一個複雜概念,很多時候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討論分析的,這中間夾雜著兵種,作戰任務、戰場環境、兵員素質等等因素,很難一概而論。

在軍隊中,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使用傷亡這個詞彙,而是使用衛生勤務領域的專業術語——減員,它是指軍隊中的參戰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作戰能力而造成的人員損失,其中包括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戰鬥減員包括陣亡、戰場失蹤、被俘、因戰受傷人員,非戰鬥減員則包括生病、意外受傷人員、意外死亡人員。

兵種不同,承受減員的能力也就不同

對於陸軍來說,由於基數最大、容易補充、訓練成本又比較低,所以很多時候是可以承受較大程度的戰鬥減員的,拿二戰期間的蘇軍來講,一個滿編師的人員在9000-10000之間,明面上看人數確實不少,損失三分之一依舊數量充足,但是一個師並不全是單一兵種,其下邊還設有炮兵旅、工兵營、自行火炮營、通訊營、運輸營、文職人員等等單位,因此在戰爭中真正處於最一線的往往只有該師人數的一半左右,一旦一線部隊損失慘重,那麼這個師的戰鬥力就會急劇下滑,需要修整。

至於海空兩軍更是如此,比如空軍師,我國空軍師一般有2-3個飛行團,飛行團又由飛行大隊和機務大隊組成,飛機數量則在80-120架之間,飛行員數量也大多介於200-300人左右,也就是說近萬人的空軍師,只要一線的戰機、飛行員稍微損失多一點就會傷筋動骨。所以兵種不同,那麼在戰鬥中承受戰鬥損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

作戰任務不同,承受的戰鬥減員能力不同

依舊拿上面的蘇軍舉例,二戰期間,蘇軍在東線戰場承受很大壓力,衛國戰爭期間,即便一線部隊減員30%也很難後撤,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因此大部分撤下來的蘇軍部隊大都減員60%以上;部隊在接到死命令的時往往都會付出較大犧牲,如果指揮官意志強硬,那麼即便付出最大傷亡也會繼續完成任務,因此這個時候戰鬥減員也就不會被考慮了,至於一觸即潰的例子就不往檯面上拿了。

戰場環境不同,承受能力不同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一工兵連連夜加固工事,然後等待步兵兄弟來接防,結果拂曉十分敵軍便開始進攻,工兵連清一色的“三八大蓋”,唯一的重武器是2挺92重機槍,在這種情況下,生生打退敵人8次進攻,最後的結果是陣亡102人,重傷22人,輕傷5人,全連算是打殘了,但在這種情況下,連長依舊沒有因為減員而放棄陣地。

說到戰場環境,不得不提蘇德戰場上的德國第六集團軍,保盧斯的投降,直接導致第六集團軍覆滅,但是此時保盧斯的選擇只有兩個,一個是投降,一個是被剿滅,蘇聯紅軍已經完成對保盧斯的戰略包圍,外無支援,內部彈盡糧絕,保盧斯在那種戰場環境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至於利弊大家各有看法,這裡便不贅述了。

兵員素質、意志不同,抗壓能力不同

一支部隊最好的精神就是軍魂,看過《亮劍》的都知道這句話:“不能把從晉西北帶來的老底子打光了”,看過《士兵突擊》的也明白“鋼七連”的魂在哪裡,部隊崇尚榮譽,崇尚精神,老兵永遠是一支部隊的核心,只要有老兵在,一支部隊的精神就會傳承給後來的千千萬萬個新兵,以上世紀50年代的半島戰事舉例,鐵原阻擊戰中,187師、189師傷亡慘重,187師三天就打剩下2800人,189師撤出陣地的時候只剩下不到3000人,這樣的戰鬥減員完全不能按正常情況來講,這中間兵員在作戰方面的毅力和意志是起到極大作用的,而這種兵員素質則和部隊的傳承、精神又緊密聯繫,這也是為何一些部隊在死戰前會在最後“留個種”。

軍隊戰鬥減員超過三分之一就不能再戰,這句話理論上是正確的,因為這個時候撤下來修整、補充,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投入戰場的,但是這種理想的情況並不多見,戰場是複雜的,部隊的傳承是不一樣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文化也是不同的,因此實際情況很難滿足理論。


軍武視界


呵呵,志願軍有打到只剩一個人還在堅持戰鬥,並表現出一定戰鬥力的真實戰例,何況損失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二。然而,不同的戰場有不同的情況,一支軍隊的編制編成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損失三分之一要還按原編制安排執行作戰任務就可能會出問題,撤下來就是考慮給與恢復戰力的機會,也一般是在可調配兵力充足的條件下有此安排,條件不容許的話還是要堅持下去的。不過我們常常聽到的解放軍是不一樣的,“打剩下一個團我當團長,打剩下一個排我當排長”,顯示一種特有的作戰精神!


團座-0606


以美軍為例。

一個前沿作戰的士兵後面需要二十五的支援兵,換句話說,當一個士兵衝鋒的時候,他的後面有二十五個士兵為他做保障,這些士兵有諸如衛生兵,通訊兵,還有彈藥員,機槍手,司機,火炮等等,即使中國也是如此,大家都應該知道的就是炊事班。

如果軍隊傷亡了三分之一,基本負責作戰的士兵都打光了,雖說炊事班的戰士也可以掄菜刀上戰場,但畢竟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只能撤下去,因為能打仗的人都沒有了。


觀上靈雲


大多數軍隊在損失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基本都處於士氣低迷以至於接近崩潰,在損失下去就會出現逃跑,而逃跑常年是跑一個帶一片人一起跑。不是是支軍隊都是人民解放軍,能戰到最後一人。


牛頓第520根頭髮


軍隊的戰鬥力源自於戰士對戰爭正義性的認識,這種認識往往能夠激發戰士們本身的“主觀能動力”。這才是戰鬥力的源泉。至於教科書中所列舉的所謂常識戰鬥力是指的“機械教條”理論。把戰士當做機器。中國共產黨在以往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總是能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從來就沒有依靠所謂的常識理論。依靠的完全是喚醒了的人民子弟激發了的戰鬥毅志。以至於才有了劉老莊,狼牙山,上甘嶺,松骨峰等無數的世界級軍事地標戰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