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歪斜的空速管?究竟是幹嘛用的,為何全世界獨2份?

林色芬


殲15艦載機作為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可以在航母上起降的戰機,其不光承擔了航母艦隊的遠程防空攔截、遠距離攻擊等作戰任務,更是將我國海軍航空兵作戰範圍延伸至更遠的未來。而殲15自首次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後,該機也順勢拿下了世界上最大的重型艦載機的頭銜。看到有人問殲15機頭上為什麼會有三根空速管?多出來的那根空速管是幹什麼的?為什麼是斜向下的呢?




其實放眼全球機頭有三根空速管且有一根是斜向下的艦載機,也就只有我國的殲15和俄羅斯的蘇33、米格29K艦載機有這根特殊的空速管。之所以有三根空速管的原因,是因為戰機在空中的空速是需要空速管去測量的,為了保證安全所以會多裝一根備用的,所以這也是殲15戰機機頭雷達罩上有一根,座艙旁邊也有一根的原因(座艙旁邊的這根空速管作為備用)。而邊條翼尖多出來的這根傾斜向下的空速管並不是備用空速管而是另有他用。




其實這根空速管有兩個作用:第一因為艦載機在航母上降落時因為降落距離的縮短和場地的限制,以及降落方式的不同,艦載機在降落過程中,飛行員是需要特意操杆控制艦載機以一定的角度低速撞向斜角甲板的。所以對於飛行員來說除了要控制降落速度外,還要刻意的將機頭上揚一些以便攔阻勾成功勾住攔阻索。在這個時候由於機頭是略微上揚的,但是機頭的空速管是用於戰機在正常平飛時使用的,所以機頭的空速管與降落時的氣流產生了一個夾角,繼而導致空速管測量數據不準,所以為了保證艦載機在降落時的空速測量數據準確,包括殲15在內的艦載機就特意為降落著艦單獨設置了一根空速管,所以這根管子在平時看是傾斜向下的。


但是為什麼只有中俄兩家的艦載機有這根特殊的空速管,歐美的艦載機沒有呢?其實這個又牽扯到艦載機的起飛方式上了,也就是這根特殊的空速管的第二個作用上了。的確我們看美國的F18超級大黃蜂、F14熊貓、法國的陣風M等艦載機的時候,這些艦載機的確機頭沒有這根特殊的空速管,因為美法兩國的艦載機都採用的是彈射起飛方式,艦載機在彈射起飛的過程中是水平加速的,機頭的空速管與氣流夾角變化不是很大,所以就不需要特殊空速了。


但是中俄的艦載機採用的是滑躍起飛方式,在艦載機起飛的過程中,從開始到離艦這一段距離內,艦載機機頭的仰角也從-5度上升到14度,所以機頭的空速管和起飛爬升氣流之間同樣會有一個夾角,所以為了提高艦載機起飛離艦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還是需要一根角度特殊的空速管,只是這根空速管測量範圍和降落時測量低俯不同的是,其測量的是上揚的夾角。所以這根傾斜朝下的空速管的作用就是測量艦載機起飛和降落時使用的。
至於為何只有中俄兩國採用這種測量方式,最早是因為蘇聯的電子技術落後,所以為了保證降落安全,獨闢蹊徑的採用就這種比較奇葩的設計。而殲15作為我國第一款獨立自主研製的艦載機,為了縮短研製週期和試飛可靠性,也採用了這種測量方式,雖然看起來不好看,但是實用、可靠也是一大優點,而且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作為第二根備用空速管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