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忍氣家不敗”是一種寬容大度和持家的境界嗎?

茶思飯想


“忍氣家不敗”當然是一種寬容大度,也是一種持家之道。

正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逞一時之快,會讓矛盾激化,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的爸媽都是剛硬的個性,兩個人在婚姻裡,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把家鬧得雞犬不寧。

爸爸看不慣媽媽打牌不知道回家,每次媽媽打牌回家了,爸爸給盡了黑臉,甚至說些難聽的話。

而媽媽就不是個會忍氣的人,她會頂嘴,會跟丈夫爭執,兩人對罵,然後就演變成家庭戰爭。

在我的印象裡,家裡隔三差五就會發生爭吵,打架,現在回想起來,不都是因為爸媽都不是有寬容度的人,遇到問題,都要爭個對錯。

相反,我老公的家,一直是和和睦睦,幸福美滿的,因為我的婆婆會忍氣,所以把家操持得很好。

我的公公很大男子主義,經常也會發脾氣,說髒話,但是我的婆婆要麼當做沒聽見,不跟他一般見識,要麼就是覥著臉笑笑,然後事情就過去了。

有一次,婆婆外出,公公打電話問什麼時候回來,婆婆說快到家了,結果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還不見婆婆回來。

這個時候,公公的脾氣在一點點積攢,等到婆婆開門,公公就大罵:“死哪裡去了,早說要到了,結果這麼晚才回,我還以為你不知道回家迷路了”。

這要是我媽,早就跟我爸頂起來了,但我婆婆,衝公公笑笑,溫聲細語地說:“中途又去買了點東西,你當我還是孩子呀,不會回家”,然後我公公也沒說什麼了,自顧自的做起全家人的晚飯。

婚姻裡,兩人磕磕碰碰的事,常有,如果都抓著事情不放,分非要理出長短,那無疑是在火上澆油,我婆婆這點就做得很好。


王小白的情感日記


人吵敗,豬吵賣,忍氣家不敗,和氣能生財。這幾句是對的啊!如果認為不對,那就天天去爭吵天天去爭誰對誰錯看家廷是興旺還是敗衰。


現在好0


不能什麼事都忍讓


知足常樂孫啟堂


我覺得有的事情,再怎麼忍,問題不解決,人不改變,遲早一天會爆發。

我嫂子和我婆婆很能忍,我嫂子也很有耐心,帶小孩很細緻,每天洗一個澡,尿不溼也比我家的貴,我有時候大大咧咧不會說話,也不知道有沒有傷到我嫂子。

我不和他們住,所以矛盾很少,但是也有。比如我在他們家帶孩子,雖然不用做飯,但是小孩是我一天抱到晚,侄子生病了,我婆婆一上午沒見人,一聽是去打牌了,我這暴脾氣,差點就發作了。但是我嫂子沒有說什麼。

她經常默默做很多事,比如大姨媽時不停地幹活,很少抱怨,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在那裡。我小孩子的澡經常是她洗的,我有時愛偷懶,她待人挺樸實的,不會有太多心眼。

她不像我急脾氣,她會藏在心裡,冷戰,這是她自己說的,這種人也很好,不會大庭廣眾之下大吵大鬧,不會失了顏面,下次尷尬。

而我有什麼事不說出來,心裡堵的慌,我不是潑婦,只要好好解決問題,解決我心中的困惑,我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我只是遇見不講道理的人。所謂就是遇人不淑吧。



親愛的小巫女


忍氣家不敗我的理解就是對家寬容大度。凡事隱忍剋制


低落的玫瑰


在我看來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而且錯的十分離譜,沒有一點點道理可言。

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只不過是儒家思想,也就是封建殘餘對現代社會人們的毒害,實際上真正的儒家思想在早期並沒有這些所謂的條條框框奇奇怪怪的理由,只是到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利用儒家思想來鞏固統治,把它改造成符合自己的統治的一些理論,然而我們國家的封建時期太長,以至於我們的代代都受到了,這種淤堵到後面都難以拔除,就像是體內的毒瘡,不把他摳出來覺得噁心,可把他摳出來也會傷到自己的肌膚,這也就造成了很多國家對我們國家的一些誤解。

那從小的方面來講,正是由於我們國家地大物博。人口在近些年成長太快,而教育卻沒有跟上所有,才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人,始終把這些封建老一套拿出來毒害別人,因為他們受到了毒害,不毒害別人,他們會覺得不甘心。

而且這件事情本身也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第1個方面,所謂的矛盾是不是主要矛盾,如果只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那當然可以選擇忍氣吞聲,因為誰也不會給你頒獎,如果只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方面,第2個方面。如果是一些大的家庭的主要矛盾沒辦法調和,在你想盡了辦法之後都沒有辦法得到緩解,那這個時候就應該選擇果斷的放手,忍氣吞聲並不能夠帶來好運,只會讓自己讓這一生賠付的太多,那麼誰又會來陪你的幸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