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五小程旦”之一的劉桂娟在2015年因為在微博上發的一篇文章被罵慘了,她的微博如下:這一頭點翠頭面,十幾年前買的,花了12萬軟妹幣,今天即使是四十幾萬人民幣也買不到了,八十隻翠鳥翅膀下的一點點羽毛,經過點翠師傅的加工,變成有流動光澤的頭面,永不褪色。

京劇程派大青衣劉桂娟在微博中曬了自己12萬買的點翠頭面,說自己”對藝術負責,寧可多花錢,多一倍的翠鳥,也要買最好的。”但是卻招來罵聲一片,因為這光彩奪目的點翠頭面,是用被生生拔下的翠鳥的羽毛製成的,罵的人認為美麗的背後是葬送了無數翠鳥的生命,是非常殘忍和血腥的。

劉桂娟卻覺得自己被罵很委屈,她認為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和戲曲更是密不可分,在戲曲誕生那一天起就有了,國內各院團都在買點翠頭面,擁有一套點翠頭面是合法又合規的,是很多名角的正常配置,是登臺的必需品。

點翠頭面是否合法又合規,為何會有這麼大的爭議了?我們今天就去看看點翠頭面的前世今生吧。點翠頭面的確歷史悠久,很多戲曲名角都在用,在明清宮廷更是盛極一時,但是在宋朝卻曾經被禁止,如今已經走下了歷史的舞臺,但是卻有替代品,所以我們也沒必要去繼續這種殘忍而自私的奢華了。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什麼是點翠頭面?

翡翠大小一如雀,雄赤曰翡,雌青曰翠。’博物志雲:‘翡身通黑,唯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青黃,唯六翮上毛長寸餘青。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為名也。《史記集解》張揖雲

點翠中的翠指的是翠鳥之羽,意思原材料需要翠鳥的羽毛,這原材料很難得就很珍貴。而點翠頭面工藝複雜製作精良,需要用鑷子將翠鳥羽毛剪貼於金、銀片製成的金屬底板上,圖案一般都是蝴蝶、鳳、牡丹等祥瑞動物,而圖案上一般還會鑲嵌珍珠、翡翠、紅珊瑚、瑪瑙等珍貴寶石。

點翠還分為軟翠和硬翠,是根據使用的翠鳥羽毛而劃分的。

點翠中要是採用的翠鳥羽是比較大的羽毛就叫硬翠,一隻翠鳥一般可以採用二十八根硬翠羽毛:左右翅膀上各十根硬翠羽毛(行話稱“大條”)和尾部硬翠羽毛八根(行話稱“尾條”);點翠中要是使用的是翠鳥羽是比較小的羽毛就叫軟翠,在《珠翠光華》一書中記載的應該就是取用軟翠。

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鳥脖子周圍的羽毛,輕輕地用鑷子把羽毛分列在圖上粘料的底託上。翠鳥羽毛以翠藍色雪青色為上品,色調鮮亮,永不退色。《珠翠光華》

點翠頭面一般是傳統戲曲的旦角演員所帶硬頭面,屬於三大硬頭面之一。戲曲旦角頭上戴的各種化妝飾物都被稱為頭面,頭面分為軟頭面和硬頭面兩種。軟頭面分為線簾、網子、發墊、髮簪、大發、水紗等六種。硬頭面分為點翠頭面、水鑽頭面、銀錠頭面三種,而這三種硬頭面佩戴的人是不同的。

水鑽頭面由剔透閃爍的鑽石製成,一般是青春活潑的青年女子戴的,《霸王別姬》中的袁四爺送給程蝶衣的就有一套水鑽頭面;銀錠頭面是銅體鍍銀,有的是純銀打造的,有的只是上面渡了層銀,一般都是劇中貧寒、寡居的下層窮苦婦女用。而點翠頭面多為劇中身份高貴的貴族婦女用。例如王寶釧在寒窯的時候佩戴的就是銀錠頭面,而出了寒窯做了皇后後佩戴的就是點翠頭面。

不同的身份的人所佩戴的頭面是不同的,身份越尊貴的角色頭面越加富麗堂皇,其中佩戴點翠頭面的人身份最尊貴。我們看清宮劇中,很多娘娘佩戴的頭飾就是點翠頭面。例如《甄嬛傳》中華妃娘娘的頭飾就是點翠頭面,。烏黑的髮鬢間有一抹綺麗奪目的翠色,襯托了華妃的雍容華貴,更是豔冠群芳。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

點翠頭面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金屬細工技法,是首飾製作中的一個輔助工種,在我國曆史悠久,很早之前就有記載了。戰國時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曾講述買櫝還珠的故事:

“燻以掛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緝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文中所說的輯以翡翠"的盒子指的就是用翠鳥羽毛來做裝飾。

在《後漢書西南夷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哀牢……土地沃美,宜五穀,蠶桑,知染採。文繡廚氈……出銅、鐵、鉛、錫、金銀、光珠、琥珀、水晶、琉璃、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

根據記載可以得出,翡翠是來自於產自南方的翠鳥,在秦漢時期被運到中原朝廷中供統治階級使用。需要說明的是古代的翡翠指的就是翠鳥的羽毛,《說文解字》稱:“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

點翠頭面光彩奪目,深得大家的喜愛,唐代詩人李嶠就在自己的詩中寫下了點翠之美,“誰家窈窕住園樓,五馬千金照陌頭。羅裙玉佩當軒出,點翠施紅競春日。”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翠鳥羽毛製作的頭面工藝精良,用金、銀片做底託,再用翠鳥身上的羽翅,一點點貼上,而為了保證做出來頭面的顏色豔麗,都是取活的翠鳥身上的羽毛,點翠頭面翠色慾滴、質地高貴,讓無數權貴女子喜歡,是高貴身份的象徵,但是在宋朝時期卻曾經被禁止。

根據文獻記載,永慶公主曾經佩戴點翠頭面進宮,卻被宋太祖下令以後禁止佩戴,因為會有很多人效仿,奢侈浪費,太祖說:“不然,主家服此,宮闈戚里必相效。京城翠羽價高,小民逐利,輾轉販易,傷生浸廣,實汝之由。汝生長富貴,當念惜福,豈可造此惡業之端!”

宋太祖於開寶五年(972年)下詔“禁鋪翠”,。宋徽宗於大觀元年(1107年)重申“禁鋪翠”的禁令,《宋史 輿服志》有過這樣的記載:“郭天信乞中外並罷翡翠裝飾,帝(宋徽宗)曰:‘先王之政,仁及草木禽獸,今取其羽毛,用於不急,傷生害性,非先王惠養萬物之意。易令有司立法禁之。’宋徽宗認為點翠違背了“仁政”的理念,點翠是“不急”之事卻“傷生害性”,助長侈靡之習,應該禁止。宋高宗也明確表態要禁止點翠:

“銷金翠羽為婦人服飾之類,不惟麇損貨寶,殘殺物命,而侈靡之習實關風化,朕甚矜之。”宋高宗在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之時再一次表明要立法禁止點翠,杜絕奢侈浪費:“論鋪金、鋪翠,朕累年禁止,尚未盡革,自此當立法必禁之。”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但是隨著朝代的變遷,在宋朝被禁止的點翠頭面又成了明清宮廷中的豪奢物件。1957年發掘的明神宗萬曆定陵中出土的皇后鳳冠上就使用了大量的點翠,這鳳冠出土後經過能工巧匠的半年悉心修復,使用了大量翠鳥修復成功,這頂鳳冠重現了明朝精湛的技藝和奢侈之風。

而到了清朝,點翠頭面得到了宮中妃嬪的喜愛,乾隆時代已達頂峰。點翠被用於鳳鈿、鳳簪、鳳釵、頭花、帽花、鳳冠、步搖、鈿花、等各種首飾中,清宮還設置了專門做點翠的部門,在內務府造辦處中設有“點翠匠”3名,專門承造“翠活計”。故宮所藏《雍正十二美人圖》中,裘裝對鏡、觀書沉吟等十二位美人一個比一個光彩奪目,幾乎每一個美人都佩戴了點翠頭面。

點翠頭面在明清宮廷盛極一時,明國時期的老戲班,京劇演員,尤其是大青衣,一般都會有點翠頭面,被大家批評的劉桂娟就說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使用了大量的翠鳥製作頭面:“梅蘭芳先生的點翠是顏色絕對相同的軟翠,一頭大概需要幾百只翠鳥。”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點翠頭面也漸漸地退出歷史舞臺了。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點翠頭面退出歷史。

點翠頭面雖然很美,但是因為要用大量的活翠鳥,製作工藝的殘忍,出於對生態多樣性的保護,集奢華和殘忍於一身的點翠頭面也正在慢慢逝去。1933年,中國最後的一家點翠工場因為翠鳥羽毛絕市而關閉,點翠頭面從此從歷史舞臺退出了,我們現在能看見的很多點翠頭面都是被藏在博物館中了。

點翠頭面退出歷史舞臺是一種必然現象,修復出來的北京定陵出土的點翠鳳冠非常美麗,但是卻抓了近萬隻翠鳥,根據記載,1958年第一代點翠工藝傳承人接受了修復點翠鳳冠的任務。

其中出土的兩件鳳冠軟翠殘損嚴重,每件鳳冠需兩百隻翠鳥的軟翠(翠茸)才可修復。而根據色澤篩選,每百隻翠鳥才可選取五至六隻為上品,材料的淘汰比高達95%。如以兩件鳳冠修復需四百隻翠鳥為基數,那麼所篩選翠鳥總數接近萬隻,數量之眾超乎想象。(出於保護自然生態考慮,此次修復也是新中國唯一一次大型的採集翠羽活動)《首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為了修復兩件鳳冠,抓了近萬隻翠鳥,用到的翠鳥也有四百隻,大家想一下四百隻翠鳥失去生命是多麼殘忍的事情了。只是有的人估計又要說了,點翠頭面走下歷史舞臺了,我們失去傳統技藝會是件很遺憾的事情,這點其實不用擔心,因為我們可以使用仿點翠。

點翠頭面:歷史悠久,宋朝被禁止,明清宮廷盛極一時,今有替代品

可以使用仿點翠。

點翠頭面非常漂亮,但是製作工藝很殘忍,漸漸走下了歷史舞臺,但是大家也不用遺憾,因為我們可以使用仿點翠,它一樣可以傳承古老而精良的點翠工藝,凝聚點翠工藝的文化精粹和魂魄。

宋朝皇室曾經下詔“禁鋪翠”,他們就率先表態要找替代品:“皇后生辰酌獻所用鋪翠金花,乞以藥玉葉、漆金紙代充”。

在宋朝就可以找替代品,如今工藝發達,更是可以找替代品了,例如利用燒藍工藝製作的點翠就完全可以替代翠鳥羽毛了,用藍色緞面絲帶代替翠羽,經過能工巧匠的打理裝飾,與翠鳥的羽毛幾乎可以以假亂真了。

即可以保護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翠鳥,又可以重現點翠工藝的魅力,何樂而不為了?為了製造點翠頭面而濫殺翠鳥的行為,是非常自私而殘忍的奢華,不應該被提倡。

本文參考文獻如下:

《宋史 輿服志》

《中國古代點翠工藝》

《首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