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縱觀京東2019年的成績,可謂是喜憂參半。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年報封面


一、年報公佈、股價大漲


3月2日晚間,京東發佈了2019年Q4及全年的財報: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年報1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年報2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年報3


可以說,這份財報不僅僅是對京東單個季度的總結,也是對過去一年京東變革成果的展現。京東在第四季度營收增長至1707億元,全年的GMV首次突破了2萬億元,用戶活躍度也有明顯的提升。京東股價因此在盤前漲幅一度超過7%,截至美股週一收盤,京東股價報收於43.3美元,漲幅為12.44%,目前總市值約632.25億美元。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當天股價


二、賬期近兩月,應付近千億


但在淨利潤方面,兩年間京東的淨利潤陷入了增長天花板,不僅停滯,相比前三個季度有大幅下降趨勢。而在應付賬款上京東有近千億元的龐大數字,賬期甚至是電商平臺最高的近兩個月時間。


根據京東的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京城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受限現金和短期投資總額為人民幣645億元(約合93億美元)。但我們從財報中卻清晰地發現,京東Q4財報中賬期達到了54.5天,儘管相比於過去3個季度稍有下降,但長達近兩個月的賬期時間非常顯眼。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賬期

電商平臺的“賬期”:消費者購買商品會先將費用支付給電商平臺,於是資金就到了電商平臺,但是電商平臺在商品賣出去後將款項支付給商家會有一定的時間週期,這個週期就是“賬期”。


通常,賬期越短意味著電商平臺的資金流轉率越健康。但某些電商平臺卻故意會拖長這個賬期,實現自己現金流的通暢。


從2015年Q1的財報開始,京東的賬期就有著延長的趨勢。2015年Q1只有41.9天,但到了2018年Q2就已高達60.9天,這是其首次突破兩個月。此後,這一數字繼續保持高位。2019年Q3,京東應付賬款週期仍然高達56.6天。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京東應付賬款


此外,京東Q4財報顯示,平臺與中小企業息息相關的應付賬款高達904億元,近千億的應付賬款和京東645億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那麼,如果京東將應付賬款及時支付,那它的現金流可不是645億元,而是-259億元了。此前京東拖欠神舟電腦3.383億元貨款事件真相得以還原,龐大的應付賬款讓京東壓力巨大,顯然不能將賬期縮短和安排貨款儘快支付給神舟這樣的企業。否則,京東不僅在財報中現金流從正向的幾百億瞬間變為欠款幾百億,甚至直接影響財報中公司的利潤數字,甚至是股價與市值了。


二、淨利潤回落,Q4利潤尷尬


來自京東財報顯示,按照Non-GAAP計算,2019年Q4京東的淨利潤為8.107億元,這個數據明顯低於此前三個季度,甚至與2018年同期的7.499億元幾乎相近。相比去年同期,京東的淨利潤幾乎持平;相比前三個季度有大幅下降趨勢。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連續兩年淨利潤趨勢圖


國內在美國上市公司均有兩種財報統計方式,即GAAP和Non-GAAP。GAAP的全稱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Principle,即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美股上市公司一般都需按照GAAP定期披露業績和財務狀況。而Non-GAAP則是國內公司依據自身情況,在GAAP的基礎上自行調整,目的是“更好”地展示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顯然,國內美股上市公司更加喜歡公佈Non-GAAP統計數據。顯然,

京東在淨利潤上依然處於下滑及增長遭遇天花板的窘境。


據上圖可知,京東自2019年以來,前三季度的淨利潤均在30億元以上,分別是33億元、36億元和31億元,而Q4季度瞬間下降為8.107億元。相比2018年,京東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取得了非常大的提升,但到了去年四季度,京東的淨利潤瞬間被打回了原形。


原因是近兩年四季度的雙十一大促,京東瘋狂投入,卻遭遇幾大對手壓制,並未取得淨利潤明顯改善。現已與天貓拉開差距,甚至被拼多多趕超。最近兩年在雙十一的較量中均處於下風,這直接體現在財務報告上的尷尬境地。


三、利好:淨營收與活躍用戶活躍雙增


當然,京東在Q4財報和2019年全年財報中也有著幾大利好數據。京東在2018年至2019年的兩年間,淨營收有著平穩的增長趨勢——從2018年Q1首次突破1000億元以來,京東每季度的淨營收均有一定增長,到上季度達到了1707億元。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連續兩年淨營收增長


此外,據京東官方財報顯示,2019年12月京東的移動月活躍用戶較同期增長了41%。對此,京東高管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也保持樂觀的態度,京東CFO黃宣德認為,一季度京東的用戶迴歸將更有自信“這次疫情也讓我們的用戶感受到了京東在服務方面的優勢,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是對於吸引和保留用戶,我們確實更具信心。”


四、物流發力,借“疫”逆長

對於今年一季度的表現,京東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淨收入較2019年同期增長至少10%以上。

此次疫情,衝擊了各行各業,作為以線上為主的互聯網企業,也不例外。不過,相比較其他電商企業,京東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是很搶眼的,尤其是此前多年建設積累下來的物流運輸能力,和順豐一起成為物質運輸與用戶購買商品派送的中堅力量。因此,即便是在營收上受波及,但在用戶表現上或許會帶來新的驚喜。

徐雷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通過此次疫情,基於微信市場的小程序的生態,在短短一個月裡面得到了爆炸性的增長。京東除了自身已有的在微信市場裡的若干小程序外,也會將技術能力和商品能力去跟目前微信市場裡的各個小程序去尋求合作。

徐雷透露,這次疫情也看到了一些現象,比如京東老用戶的迴流的加速,和喚醒沉睡用戶這部分的增速非常高,而這些都是京東在開年的機遇。他還指出,基於目前的疫情情況,從相對的角度來說,對比其他電商,京東的盈利率在這一季度會表現更好。

疫情之下,給了京東新的挑戰,也給予了京東更大的機會。另外,有一點還很重要,那就是如何讓這些新增和迴流的用戶繼續沉澱,這些是京東未來的挑戰。


這份2019年的成績單,如果說京東的淨利潤下滑是困擾這家電商巨頭的年度難題的話,那麼自營平臺產生的應付賬款持續加大和賬期拖長卻是痼疾。在營收和用戶增長的利好下,京東的2020年前路並非一片坦途。


——本文為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京東年報:喜憂參半、危機並存

線下溝通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