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让我们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今天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早在2007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让我们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知道、了解的病症。


在中国,14岁以下的自闭症儿童总数已经超过200万,每100名儿童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奇怪的是,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4倍。这个世界上至少有6700万人过着不能理解的人,多数人不能理解的人生。自闭症被视为儿童精神残疾,而且也是这个星球上,儿童精神残疾的首位。


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让我们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脑发育性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的兴趣行为为主要特征。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以后表现明显,绝大多数儿童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支持!

自闭症是怎么被发现的?

1943年,有一位叫DR.康纳医生,他发现有一些特殊的小朋友,表现跟别的小孩不一样。有三个重要的诊断标准,有沟通困难,会有比较刻板性的行为,会有沟通障碍,兴趣比较狭隘,表现起来感觉就好像有那种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感觉,所以这个DR.康纳医生呢,他就给他设了一个名字叫做Autism 自闭症,这个名字,其实就是有“自我封闭”的概念。

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让我们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其实,在1944年的时候就有另外一个医师,好像是比利时人,他写了一篇文章,也发表了另外一些小朋友,他是独立发现的,他说明,有一些小朋友,也是有这些问题,有刻板性的行为。语言上他们比较好一点,他们会沟通,会讲话,很会讲。但是因为当时德国刚刚战败,没有人关注到这篇文章。这个医生就是“亚斯伯格医师”。

这个问题他发现了后,一直就被放在那里20年,后来才有一个美国的女医生,她又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才去整理被发现,才被重视到。


来自星星的蔡建志:​走进自闭症

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让我们关注来自星星的孩子


他是笔者的朋友蔡建志,台湾著名的自闭症职能治疗专家,儿童发展教育专家。

谁能料到,蔡建志老师自己也患有小儿多动症,而且,他的太太居然是“亚斯伯格症“”。蔡建志老师跟笔者笑谈,要不我们做一个电影吧,名字就叫《多动症老公和亚斯伯格症老婆》,哈哈,关于他们夫妻俩的坎坷与恩爱故事,希望有机会真的能实现。如果您对自闭症有兴趣,或者自己的家人朋友也有自闭症的困扰,可以在喜马拉雅FM听到他的节目。

给自闭症儿童报以宽容的微笑

中国的自闭症儿童患者人数众多,但是在治疗矫正方面经验和手段有限,面临巨大的挑战。

实践证明,经过早期,长期不懈和正确的干预,这些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最终实现自立生活的。

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治疗自闭症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我国对自闭症的研究开展比较晚,但是还好,在中国的台湾地区,他们治疗自闭症的经验并不比英美发达国家差太多。

当你在公共场所遇到行为异常的孩子,请抱以宽容的微笑,不要歧视,不要围观,如果可以,请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