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為什麼裝備了大量的反艦導彈?有什麼歷史淵源?

嘯鷹評


古巴導彈危機,面對美海軍8艘航空母艦90艘其他水面艦艇和68個空軍中隊的封鎖包圍,缺乏航母和艦載機的蘇聯海軍,難以突破美海軍的層層包圍圈,最終,以蘇聯認慫從古巴撤出中程彈道導彈而結束危機。
基輔級,有稱航母的、有稱輕型航母的、有稱直升機母艦,但蘇聯海軍卻稱其為“重型反潛巡洋艦”或“重型載機巡洋艦”。此艦除了能夠搭載卡-25A/B反潛直升機以外,也能搭載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是蘇聯海軍也是世界上第一級能搭載固定翼艦載機的航母。
蘇聯海軍發展航母,走了不同於西方的建設之路,西方發展的是以艦載機實施海空打擊為主的航母,航母上極少配備武器裝備,主要依靠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艦艇護航,從而保障航母的安全。因此,西方的航母是以編隊的形式出海執行戰備任務,其他護航艦艇伴隨,提供有效的保護,讓航母免遭他國海空軍的打擊。
而蘇聯海軍航母發展風格卻與西方海軍截然不同,雖然有類似西方海軍的艦島和斜角飛行甲板,除了擁有反潛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以外,還安裝了非常強大的艦載武器系統,擁有巡洋艦般強大火力,具備對空對海對潛對岸的全方位打擊能力。因此,基輔級航母對艦載機依賴性很小,即使不搭載艦載機,也能獨立完成所有的防空對海反潛等作戰任務,與歐美的航母是完全不一樣的,強調脫離艦隊的護航,獨立深入大洋深處作戰,具備強大的獨立作戰能力,擁有紅海軍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特色。
當時,西方海軍的核潛艇,對蘇聯海軍的威脅較大,發展基輔級“重型載機巡洋艦”,就能執行遠洋反潛作戰能力,同時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有制空掩護載艦的作用,同時艦上大量的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讓其不懼對手艦隊對其打擊,相反卻擁有對手所不具備的遠程大威力的反艦導彈,對海作戰上令對手望而生畏。基輔級艦長273米,寬47.2米,標準排水量3.6萬噸,滿載排水量4.35萬噸的基輔級航母來說,最高航速32節,14節時續航力19600海里。
稱為“重型載機巡洋艦”,除了擁有比重型巡洋艦大的排水量以外,還具有重型巡洋艦的強大火力,反潛機、艦載機等都有,當然是“重型載機巡洋艦”了。關於基輔級的艦載武器,確實非常強大,這個艦載武器在上世紀70年代,那是傳奇般的江湖存在,這些資料源自搜狗百科。
艦上裝備有4具雙聯裝SS-N-12反艦導彈發射器、10具533mm重型魚雷發射管、2具雙聯裝SA-N-3B防空導彈發射器、2具雙聯裝SA-N-4防空導彈發射器、4具6聯裝SA-N-9防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1具雙聯裝SUW-N-1反潛導彈發射器、2具RBU-1200 型12管火箭反射器、2座雙聯裝76mm艦炮、8具6管30mm近防炮系統等。

國平軍史


為什麼基輔級巡洋艦搭載了大量的反艦導彈?答曰:烏斯基諾夫的強勢之下蘇聯海軍只能退一步。

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搭載如此之多反艦導彈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蘇聯海軍內部根深蒂固的導彈至上的思想。

基輔級載機全長273.1米,寬46.2米標準排水量36,000噸,滿載排水量43,500噸,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在艦首部的4套雙聯裝的p500玄武岩反艦導彈,以及兩座雙聯裝Ak 726型76.2毫米艦炮。

對於基輔級載機巡洋艦自身而言,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所搭載的雅克38鐵匠垂直起降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只有短短的200公里,可以說起飛就該降落了。

而基輔級所使用的p500玄武岩反艦導彈的射程為500公里,也就是說反艦導彈才是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的根本攻擊方式.....

可以說對於基輔級而言,他不帶艦載機不會影響到他的戰鬥力,不帶反艦導彈則不行。

直接原因

在蘇聯工業體系上擁有非常強大影響力的烏斯季諾夫的武器哲學是,武器應當簡單可靠耐用,蘇聯海軍不需要美式航母,蘇聯海軍需要能夠搭載大量導彈與一定艦載機的載機巡洋艦。航母方案不符合蘇聯海軍的需要。

較深層次原因

艦基輔機載機巡洋艦招標階段,涅瓦設計局提出了9個,有三個徹徹底底的航母構型,其中9號方案是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最為青睞的方案,但是在烏斯季諾夫的影響下,蘇聯國防部沒有選擇航母型。

在基輔號載機巡洋艦和明斯克號載機巡洋艦之後,蘇聯海軍也提出了使用垂髮式的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的1160型航母計劃和1153型航母計劃,但是因為烏斯季諾夫討厭大型航母而被否決,烏斯季諾夫要求蘇聯海軍繼續建造基輔級載機巡洋艦,並且用1160和1153的相關優點,優化基輔級載機巡洋艦。

深層次原因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的艦載機,均無法攜帶大型的反艦導彈,在這一階段的機載反艦導彈往往是飛魚反艦導彈或者捕鯨叉反艦導彈之類的輕型反潛導彈,對大型艦艇損傷能力存疑。

其次在七八十年代,防空導彈的主要攔截目標為戰鬥機或者說是亞音速飛行的反艦導彈,沒有一個國家的防空導彈或者防空炮能夠攔截超音速飛行的反艦導彈,那麼對於像蘇聯的花崗岩玄武岩這種,一發就能夠讓一艘航空母艦徹底徹底喪失戰鬥力的大型反潛導彈,可行性就很高。但是在90年代,防空反導能力迅速提升,所以蘇聯這種大型並且飛行速度相對較低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存在的前提喪失,現在主流反艦導彈為兩種模式,掠海飛行末段爬升俯衝攻擊,通過提升發現難度來避免導彈被攔截,第2種全程高超音速飛行,就算對方發現了正在高速俯衝的反艦導彈,因為反艦導彈的速度為5馬赫以上根本無法攔截,進而殺傷敵方艦艇。

在反艦導彈無法攔截,以兩馬赫以上速度高速飛行的反艦導彈的時代蘇聯的這種大型反潛導彈是有非常高的可行性的,因為蘇聯反艦導彈的重壓,英國放棄大型航母建設,美國海軍也湧現出制海艦思潮。

總結

蘇聯載機巡洋艦搭載大量反艦導彈,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反艦導彈才是能夠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武器。

烏斯季諾夫的偏好導致蘇聯海軍一次又一次的錯失航空母艦。

蘇聯海軍好大喜功,盲目提出高標準的航空母艦方案,導致方案多次被否決,進而蘇聯海軍沒有獲得彌補過錯的機會。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如有不足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白公子怪談明史


基輔級是蘇聯嘗試為遠洋核魚護航、擁有海上航空兵力對地/對海打擊的開端。

古巴導彈危機的挫折對蘇聯軍方打擊很大:它的失敗證明戰略核潛艇沒有水面編隊的保護不能與敵航母編隊作戰,完全失去深洋發射陣地、喪失對美國的戰略威懾和反擊能力!

因此,蘇聯軍方迫切需要強大的遠洋水面反航母力量為核潛艇提供保護傘、消滅美國和北約的航母編隊以及航空反潛兵力、消滅敵人水下核力量。

所以,蘇聯海軍軍方提出既不挑戰赫魯曉夫權威、又能借助美國在蘇聯周邊部署核潛艇的威脅的計劃:蘇聯海軍建造具備“航空作戰能力的大型反潛戰艦”——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可是,它只有兩艘:只能執行將美國海軍裝備“北極星”潛射彈道導彈的核潛艇驅離發射陣位,解除對莫斯科導彈核攻擊的威脅。該級是蘇聯的第一種攜帶10架以上直升機的大型反潛艦,所以,它存在著技術缺陷、戰術缺點——不能滿足蘇聯海軍的戰略目標;

面對美軍的‘’小鷹‘’級航母,‘’莫斯科‘’級處於被碾壓的狀態:蘇聯海軍準備向美國海軍靠攏,適時製造中型航母!經過蘇聯軍方和政府、設計局的多方篩選、吵架、平衡……終於發展出適合當時蘇聯技術條件、戰術需求的‘’基輔‘’級航空母艦;

從蘇聯當年的比船載電子設備、造船能力、導彈技術、船舶動力、航空兵器、編隊作戰需求、核潛艇技術、國內勢力平衡而言,基輔級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基輔級滿足了蘇聯軍界老派勢力‘’導彈拼刺刀‘’的傳統:SS-N-12反潛導彈發射器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具、Type 53魚雷、SA-N-3B防空導彈發射器、SA-N-4防空導彈發射器4具、SA-N-9防空導彈六聯裝垂直髮射4具、SUW-N-1反潛導彈雙臂發射器一具、雙聯裝76毫米炮2座、30毫米六管機炮8具、RBU 1200 十二管火箭2具;又考慮了遠洋航行能力;還具備了航空反潛能力、對地/對艦攻擊能力——完美的詮釋了蘇聯海軍對抗美國海軍的決心!

而讓庫茲涅佐夫偷著樂的是:‘’基輔‘’級依靠艦載航空編隊、反潛和反艦武器掩護艦隊作戰;確保在作戰海域內的本方導彈潛艇具備持續作戰的能力;為本方潛艇的部署工作提供支援;為艦載戰機飛行範圍內的海軍航空兵導彈、反潛和偵察戰機提供掩護;可以獨立搜索並摧毀敵方的導彈潛艇;具備一定打擊敵方水面作戰艦艇的能力;為本方兩棲登陸作戰提供掩護。——開啟蘇聯海軍的深洋爭霸的戰略大門!從此,蘇聯海軍的航母發展走向美式道路!


熊style


我是丹書戰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不僅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或者稱它為直升機航母,在它問世的70年代,大部分的蘇軍水面艦艇裝備的反艦導彈都不少,這其中原因主要有2個。

第一,蘇軍強調單艦作戰能力。在時代背景下,蘇軍與他的假想敵之間實際上明爭暗鬥,戰艦設計上強調艦隊大決戰,數量充足的反艦導彈在交戰中會更加有利。

其實反艦作戰手段很多,二戰已經證明了艦載機反艦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措施,但是蘇軍因為技術等多種原因,缺少能搭載固定翼戰機的航母,而陸基飛機航程有限,無法實時護航,導致水面艦艇少了一些依賴,只能不斷加強自身的反艦能力。

第二,蘇軍受到導彈萬能論的影響。導彈萬能論曾經極大的影響了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人們甚至一度認為連航母這種大型船隻都是多餘的,在導彈面前不過是一個巨型的移動靶子。

蘇軍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加上航母技術水平不足,於是把發展重點都放到反艦導彈身上,企圖以密集的導彈攻擊達到殲敵的效果。

不僅如此,因為遠洋作戰缺乏輔助支援,基輔級戰艦很強調單艦作戰能力,即沒有輔助力量支援的時候,基輔級也能依靠艦載直升機等進行簡單的預警、反潛,遭遇敵方艦隊等也能單艦發起毀滅性攻擊。

結語

基輔級載機巡洋艦看似強大,實際上恰恰體現出蘇軍在艦隊建設上的技術短板,缺少大型航母和固定翼艦載機的設計經驗,為了滿足作戰需求而不得不劍走偏鋒,雖然戰艦能夠用反艦導彈攻擊敵人,但是敵人同樣也能用反艦導彈發起反擊,更何況還得先突破了敵方的艦載機防禦線才有資格談攻擊。


丹書戰史


以前看過這個資料的,好像是蘇聯領導人,當時喜歡導彈和潛艇,具體的內容已經忘記了,我要查一下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