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國家採取了積極的防控措施,醫務工作者們衝在一線,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你可知,宅在家裡的我們,同樣也在為疫情防治做貢獻,不出門或偶爾出門回家後的消毒措施,切斷了病毒的傳播途徑,在此給我們自己點個贊。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但在居家清潔消毒過程中出現的“消毒手”,已成為最近皮膚科比較常見的疾病。我最近門診時,常常碰到這樣的病人,一雙好端端的手,因為疫情期間的頻繁消毒而“毀容”了。


什麼是“消毒手”


雙手因接觸洗滌用品,消毒劑等所導致的手部皮膚病,我稱之為“消毒手”。


比如我們近期常用的75%酒精、洗手液、肥皂和去汙劑,在頻繁使用的情況下,會對皮膚產生不良刺激。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比如醇類(酒精),它是目前已知的、最安全的局部抗菌化合物,對於大多數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菌及許多真菌和病毒都有殺菌活性,它可以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從而發揮作用。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但同時,乙醇可以通過增加透皮吸收,用於正常皮膚時,可引起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


接觸性皮炎分為兩種,一種是刺激性接觸性皮炎,任何人接觸都會出現皮膚損傷,比如硫酸這種強酸性物品,但凡接觸者都會出現皮膚灼傷。


另外一種是變應性接觸性皮炎,是部分人群對其過敏,從而產生的過敏反應。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不管是以上哪種原因,只要是接觸洗滌、消毒用品導致雙手出現的皮疹,就是我文章一開始所命名的“消毒手”。


“消毒手”臨床表現可以比較多樣,急性期可表現為

紅斑,水腫,水皰,脫屑,甚至糜爛,慢性期皮疹可表現為皮膚增厚,皮膚過度角化,或者皸裂。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如何拯救“消毒手”


1

祛除病因

首先要祛除病因,可以通過戴手套操作消毒過程,避免接觸消毒劑,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換成您的親密愛人上線啦。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2

洗手後即刻塗抹保溼霜


其次洗手後即刻塗抹保溼霜,以便於恢復皮膚屏障。皮膚屏障像一面牆,牆破損了就要修補,修補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強皮膚保溼,多塗保溼霜,普通的護手霜,保溼乳,凡士林,維E霜等都可以。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3

急性期皮膚損傷處理


急性期若出現滲液破潰,可以使用硼酸溶液溼敷,莫匹羅星軟膏,紅黴素軟膏等消炎藥膏外塗;如果皮膚出現水腫、紅斑、水皰,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收斂,同時可以使用激素類藥膏外塗,比如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糠酸莫米松等藥膏。


有些人從心理上對激素藥物比較排斥,但其實手部,特別是手掌部位的角質層比較厚,激素透皮吸收量較小,產生的副作用亦很小,短期外用激素相對比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4

慢性期皮膚損傷處理


慢性期雙手皮膚增厚,亦可外用激素,若出現脫屑,皸裂,需加強保溼霜外用。有些患者瘙癢非常明顯,影響夜間睡眠,需要口服氯雷他定片等二代抗組胺藥物,晚上睡前吃1片即可。


現在新劑型氯雷他定凍幹型口腔崩解片(OD片),無需用水,入口即溶,適合疫情期間在外奔波的人群,且攜帶方便,老人兒童也方便服用。


這類二代抗組胺藥物比起第一代抗組胺藥物(馬來酸氯苯那敏),不會引起嗜睡,不需要多次服藥,極少部分人對藥物敏感。


若服藥後困頓,則建議這部分人群用藥期間不要開車,以免“藥駕”。

抗組胺藥物有抗過敏和抗炎症介質的雙重作用,可以減輕瘙癢和炎症反應。另外避免搔抓,熱水燙洗等不良刺激,以免繼發感染。


鑑於疫情期間不方便到醫院就診,以上藥物在藥店都可以方便買到,如果病情嚴重,或自行用藥控制不佳,還是建議至皮膚科專科就診。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此次疫情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願疫情早日結束,讓我們摘掉口罩,脫掉手套,一起擁抱春天!


特約撰稿作者——陳軍

聽過“消毒手”嗎?如何拯救“消毒手”


從事臨床工作9年,發表中英文論文10餘篇,《皮膚病理快速診斷圖譜》副主譯,《中國誤診大數據分析》編委,江蘇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帶教醫師,熟悉皮膚科門診及病房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療。


參考文獻

1.朱學駿,皮膚病學[M].(第2版).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

2.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第1版).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