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超:爸爸媽媽,兒子回來了

張繼超:爸爸媽媽,兒子回來了

張繼超:爸爸媽媽,兒子回來了!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宋慶豔

张继超:爸爸妈妈,儿子回来了

一聲承諾,兩地牽掛。此行一別萬里,只為報效祖國。

張繼超的母親當天沒有出現在歡迎的隊伍裡,她在家裡備齊了一大桌兒子愛吃的飯菜,等著團圓的那一刻。

“爸爸媽媽,我完成此次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任務,勝利回來了!”

一下高速,故鄉熟悉的街道、沿路夾道歡迎的群眾,讓日照市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張繼超心情激動起來。

他是日照市中心醫院腎病免疫科主治醫師,此次出征武漢戰“疫”,和團隊一起勝利完成任務,終於快要見到父親母親了!

車子緩緩駛入日照賓館,在歡迎的人群裡,張繼超看到了皮膚黝黑、滿臉含笑的父親。

此行一別萬里,只為報效祖國。今朝迴歸故里,光榮脫下戰袍。回首在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的日日夜夜,張繼超說那將是他一生最刻骨銘心的記憶。

2月11日下午2點左右,他在房間內開始準備入艙戰“疫”。為了保證能在病房內連續工作,他人生第一次穿上紙尿褲;當他坐上工作大巴,來到武漢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通過醫務人員通道進入醫院後,他忐忑的心突然平靜下來。“這裡就是戰場!是戰士就必須前進!”

一位60多歲的大媽剛入艙時,因為擔憂病情過於緊張,一看到張繼超,就問個不停。

“我的病厲害不厲害,會不會加重?”

“我的肺部也有磨玻璃樣改變,是不是很嚴重?”

張繼超翻開她的病歷資料,耐心地給她看了血常規、血沉、肺部CT檢查等,發現她的肺部病變範圍屬於輕度。

“你的症狀都是輕症,不要緊張,現在關鍵是要放鬆心態,只要心態好,休息好,多喝水,好好吃飯,身體免疫力就會增強,身體就會康復得更快。”

張繼超加了這位大媽的微信,不管艙內艙外,只要她有疑問,就給予答覆。

後來,大媽漸漸康復,身體各項指標達到出艙標準。離開方艙前,她特意給張繼超留了一封簡短的感謝信,用一首小詩表達感激之情——醫者仁心張繼超,病員瞬間被他包;釋疑解惑有耐心,講解易懂醫術高。

除了在方艙的常規工作外,張繼超還承擔著所負責片區的“信息員”工作,簡單說就是把艙內病號的相關數據和資料及時與艙外聯絡處溝通,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有一次,他在艙內上班時,突然感到一陣劇烈的頭痛。他坐下來休息了一小會兒,頭痛並沒有減緩。有一瞬間他想要放棄,但一想到請假後交接給別人,就會影響整個小組的工作,他咬牙堅持到當天下班結束。

“比起病號承受的痛苦,我這點苦,算不了什麼。”他笑著說。

兒行千里母擔憂。臨行前,張繼超沒有向母親說明實情,只給父親打了個電話,說要去單位值幾天班。

2月9日,他坐著大巴前往濟南集合,路上收到了母親的電話。“兒呀,你咋也不和娘說一聲,你要多注意保護好自己,別讓娘老掛著……”電話那頭的母親,聲音已經哽咽。

“媽媽,兒子一定會勝利完成任務,平安回來,你就放心吧!”

一聲承諾,兩地牽掛。

張繼超的母親當天沒有出現在歡迎的隊伍裡,她在家裡備齊了一大桌兒子愛吃的飯菜,等著團聚的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