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鴻門宴殺劉邦的是不是後人站在上帝視角的馬後炮?

沈靜軒


鴻門宴就是為了殺劉邦,而特意設置的宴會,這不是後人猜測,是早有預謀的,范增看出劉邦必是項羽日後大敵,范增力勸項羽殺了劉邦,由於在宴會上,項羽改變主意,劉邦才免於一死。

劉邦攻破咸陽後,不取錢財,不戀美色,善待秦朝舊臣,當時劉邦駐軍霸下,項羽在戲水之西,兩軍相距二十於裡,劉邦還沒來及和項羽見面,范增看劉邦志氣不小,就讓項羽明日在鴻門設宴,藉機殺了劉邦,以除後患,項羽叔父項伯與劉邦謀士張良是摯友,把這事告訴了張良,想讓張良離開劉邦逃走,張良把這事告訴了劉邦,可不得不去赴宴,項羽那時滅掉劉邦,是分分鐘的事,張良告訴劉邦,只有委曲求全,賠禮道歉或許有一線生機。

項羽影視劇照

劉邦如約來鴻門赴宴,宴會期間,劉邦唯唯諾諾,對項羽很是恭敬,劉邦向項羽解釋,“自己聽信小人讒言,才會不讓將軍渡函谷關,取得了咸陽,錢財未取,封了秦宮,等待將軍到來發落”,當時由於項羽要渡過函谷關取關中,函谷關由劉邦軍隊把守,沒有讓項羽過去,項羽一氣之下帶兵破了函谷關,聽了劉邦的解釋和看劉邦對自己的態度已經氣消,已經沒頭了殺劉邦之心,況且以劉邦當時的勢力,項羽根本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項羽影視劇照

最終在鴻門宴上劉邦得以脫身,這可把范增氣壞了,對項羽喝到“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如果項羽有強烈的稱帝願望,鴻門宴中是不會放走劉邦的,或許西楚霸王的招牌,對項羽來說比稱帝更重要,項羽英雄蓋世,神猛無敵,不弄陰謀之道,自己讓劉邦來赴宴,卻殺了劉邦,是小人行徑,有損自己霸王的名聲,這也是沒有殺劉邦的一部分原因,最終劉邦成為項羽一生宿敵,劉邦踩著項羽的屍體,建立了大漢王朝。


歷史滄桑


不是

鴻門宴上殺劉邦,這個在當時就已經意識到了。當時的范增不只一次勸說過項羽要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

甚至還安排項莊刺殺,所以才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說法傳下來。

要殺劉邦,並非只是後人上帝視角的馬後炮,在鴻門宴的當時,意識到劉邦的威脅,並意圖殺掉劉邦就已經被提上了議程。

如果不是感覺局面危險,劉邦也不會在鴻門宴中,匆匆跑掉了。


葉飄刀


當然不是的。


根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


鴻門宴前一夜晚上,項伯要張良趕緊走,要不然會有殺生之禍,很明顯,這個時候項羽陣營已經有了殺掉劉邦的打算。並且,在鴻門宴當天,範曾看到項羽遲遲不動手,就要項莊借舞劍助興為由,殺掉劉邦。


所以,鴻門宴殺上計劃殺掉劉邦是真真實實史書上記載的,並不是後人的馬後炮。


老實人侃歷史


是的,劉邦與項羽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和戰略的博弈,項羽剛愎自用,手下的人才不能用而不疑,不能充分發揮自己手下人才的能力,而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管有沒有鴻門宴項羽都是必然會敗給劉邦的,因為項羽在戰略上已經敗給劉邦了。因為他能夠知人善任,注意虛心納諫,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廢除秦朝苛法,約法三章。總的來說就是項羽是將才,而劉邦是帥才。



你的坤哦喲


贊成殺劉邦的,大概是看到項羽這人不是劉邦的對手,劉邦是一個巨大的威脅。而項羽自己感覺,劉邦不足為慮,殺不殺都無關緊要。項羽錯在自己把打下的江山分個七七八八,引起各方割據勢力繼續打下去。從後來看,其餘的諸侯叛亂,都被項羽打趴下了,唯獨劉邦和項羽棋逢對手。從這點看,范增建議殺劉邦還真是眼光獨到,真要殺了劉邦,可能以後就沒漢朝了,可能會出一個楚朝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