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導語:《甄嬛傳》中的襄嬪,貌似死得很冤枉,類似於“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說得更貼切一點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她就是那頭被殺的“驢”。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為了揭露華妃的罪行,襄嬪不惜做汙點證人、揹負背叛舊主的罵名,站出來指正華妃。她原以為自己會藉此飛黃騰達、備受恩寵,結果卻落得個命喪黃泉、無疾而終。

她的死因,是她做夢也想不的——竟是太后和皇帝想要她的命。華妃死後,太后與皇帝緊接著就“處置了她”。讓人在她湯藥裡下毒,用量與日遞增,約等於慢性自殺。此藥性可令其出現幻覺,精神恍惚萎靡,久而久之,喪心病狂、油盡燈枯。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這種殺人的手法做得神不知鬼不覺,也算是宮中的老套路了。別人誤以為她是因為“揭發華妃心存愧疚”,所以,才導致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寢食難安,精神崩潰。最終選擇了追隨華妃而去。

那麼,皇帝容不下曹琴默,真因為曹琴默是個背叛舊主的“卑劣小人”嗎?倘若沒有背叛華妃,是否可逃過此劫?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其實不然,即便她沒有出賣華妃,皇帝也還是會找其它理由殺了她,因為她之前做過另一件事,令皇帝對其恨之入骨。

1、曹琴默宴會耍詭計,袖內乾坤大挪移

這段就是曹琴默暗施詭計、藉著溫宜公主的生日宴會,當眾刁難甄嬛的事。她既讓甄嬛騎虎難下,也讓皇帝如坐針氈。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眾目睽睽下,曹琴默提議道:“今日的歌舞雖然隆重,只是未免太刻板了些。本是家宴,在座的又都是親眷,不如想些輕鬆的玩意來可好?”

皇帝說道:“今日你是正主兒,你有什麼主意說來聽聽。”曹琴默道:“臣妾想宮中姊妹們侍奉聖駕必然都身有所長,不如寫了這些長處在紙上抓鬮,誰抓到了什麼便當眾表演以娛嘉賓,皇上以為如何?”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皇帝頷首道:“這個主意倒新鮮。就按你說的來。”曹琴默道:“這抓鬮行令的差事就讓臣妾來擔當吧。臣妾身無所長,只會打珠絡玩兒,實在難登大雅之堂。臣妾已經想好了,無論各位姐妹表演什麼,臣妾都送一串珠絡兒以表心意。皇上您說好不好?”

皇帝應允。眉莊在一旁道:“萬一抽中的紙簽上寫著的不是某位姐妹的長項,可要如何是好呢?”曹琴默笑道:“就算不是長項,皮毛總是懂得些的。況且都是日日相見的姐妹,隨意即可。”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然後,曹琴默就在自己的“衣袖”中抓鬮,先是抓了“皇后最擅長”的書法,再就是甄嬛的“驚鴻舞”了。曹琴默這衣袖中還真是藏著“大乾坤”呢。

2、一曲驚鴻奪命舞,險送甄嬛魂歸西

且不說這驚鴻舞易學難精,主要因為這是純元皇后曾經跳過的,甄嬛若舞的好,就是對純元的大不敬。舞的不好,新寵光環褪去,皇帝也就不會再那麼寵愛她了。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此時的甄嬛和皇帝正左右為難,坐在席間的敦親王說話了:“跳什麼驚鴻舞啊,只是長得好看就行了,只是這樣一來,越發顯得皇帝以色取人了。”另外的王爺也在隨聲符合。皇帝越發騎虎難下了。

敦親王又說道:“只怕跳的還沒有我府中的歌舞伎好呢,不跳也罷。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皇帝剛登基不久,原本幾個王爺就不服,對皇帝心懷敵意。眼下,正好藉此機會羞辱皇帝“目不識人、膚淺好色”,僅僅是個以貌取人的昏聵皇帝罷了。

這女子既無才藝,也無絕技,竟也能得聖心寵愛,可見這個皇帝品位如此之低俗、鑑人如此之膚淺。再同理引申到前朝用人上,亦不過如此耳。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幾個王爺借題發揮、冷嘲熱諷,貌似是在等著看甄嬛的笑話,實際上矛頭卻直指龍椅上的新皇。這讓皇帝如坐針氈,倘若甄嬛舞得不好,不僅甄嬛被恥笑,就連他這個皇帝臉上都要掛不住了。

雖然甄嬛出人意料的一舞驚豔全場,但當時的情景卻非常尷尬驚險,萬一甄嬛不善此舞呢?讓皇帝面子往哪兒擱,豈不要乾巴巴地坐著被兄弟們奚落羞辱嗎?

甄嬛傳:皇帝對曹琴默恨之入骨,即便沒出賣華妃,也一樣會殺了她

可見曹琴默有多麼不知輕重利害、竟直接把後宮爭寵的心機和詭計搬運到宴會上來了。正是通過這件事,皇帝暗暗恨毒了曹琴默。但她是華妃的人,平時有華妃護著,皇帝不好動手。

華妃一死,皇帝便再也無需掩飾對她的憎恨,說她“心思陰毒,慣會給華妃出餿主意”,竟一碗湯藥徹底結果了她。說起來,也是她自掘墳墓、咎由自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