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的引力!

朝陽的引力!

“葵花向著紅太陽,社員心向共產黨”。這是童年時會唱的一首歌中的前兩句,歌名就叫《社員心向共產黨》。歌詞後面的內容雖然記不清太楚了,但就這兩句,一直影響著我這位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就像“聽毛主席話,跟共產黨走”兩句話,家裡在每年春節期間,都要經常在院門上貼的對聯上寫上這兩句話一樣,印象深,影響也深。

這首歌詞裡的“社員”如果不解釋一下,我還真的擔心有些年輕後生們搞不清楚,它指的是“人民公社”的社員。人民公社曾是我國行政體制中的最低一級,1983年才被取消,改為“鄉”,“鄉”後來又改為“鎮”,現在籠統叫做“鄉鎮”了。當時每一個在農村以生產勞動來謀生的人,都可叫做“社員”。我在1974年高中畢業後,就直接回家到生產隊,當上了一名社員。由於是農村出生的小孩,後來雖然考取了大學,但在農村那幾年是不算工齡的,而城鎮戶口“下放”到農村的“知青”,他們後來到農村的經歷都算工齡嘍。之前我對這些都沒當回事,一直到2016年退休時才發現,跟我同齡的人,有的人根本就沒有上過大學,但工齡卻比我長,如果是同等級別,拿的退休工資就自然比我多得很了,雖然同樣當過“社員”,但對人生髮揮的作用,還真的不一樣呢。

朝陽的引力!

這首“社員”唱的歌,對我影響最深的還是“葵花向著紅太陽”那句。

年幼時在菜園田邊隨著父母做些小不點的事情時,我就覺得很奇怪。早晨在太陽照耀下,發現葵花無論是在挺直腰桿開花時的那張笑臉,還是在結了葵花籽後低垂下的那張成熟的臉,都是朝著東方的朝陽。我再注意觀察時,發現到了中午,葵花的臉龐都在你不知不覺中開始轉正了,這個“正”絕不是指葵花的臉仰面朝天了,而是指基本上是向著南方了;但再到下午時,葵花的臉就不會出現再繼續向著西行的太陽轉的現象。我覺得葵花這種植物太好玩了,不僅是在開花時由黃金葉圍合組成的圓形臉蛋好看,在葵花籽成熟後掰下曬乾再炒熟了好吃,而且還會跟著太陽轉,所以,每年從用草木灰與泥土混合後的舊臉盆泥土中將種籽埋下、再待發芽葉後從盆裡將苗苗輕輕提出來移栽、再到澆水成活後看著她們長大,我都願意做父母的小幫手。

稍微長大了點,懵懂地感覺“葵花向著紅太陽”這句話有點不準確了。心想,如果真的是葵花追著太陽轉,那早晨向著東方的紅太陽,到中午時分,葵花的臉就要朝天空仰起來了,下午豈不又要臉朝西邊晚霞紅太陽了?然後一夜過來又要來個180度轉身來向著東方,這樣一來,葵花們豈不要累壞呀?通過仔細觀察後發現,葵花的臉是早晨向著東方的朝霞,然後隨著太陽的升起,順時針轉個70度、80度左右,到了中午時分,就基本上是面朝南方,在原地休息長身體不動了;夜幕降臨後,再利用夜色雨露的力量和凌晨時分朝陽的引力,將自己的身子由白天的南向再逆時針扭轉;當一輪朝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的時刻,正是葵花們正面向著朝陽的時刻,從而給清晨起床勞作的人們一種永遠向著太陽的感覺。葵花的這種晝夜間的神秘轉向變化,完全是因為朝陽的強大吸引力所致,所以,葵花向著的永遠是東方升起的紅太陽。作為歌詞,以此為“興”,也是形象地表達出了翻身作主人的人民群眾對共產黨的感恩熱愛之情。

再次觸動我對朝陽強大的吸引力產生感覺的,是在近幾年養護蘭花草中的蕙蘭花的勞作中,具體講是在蕙蘭花開花的時候。

朝陽的引力!

前年,家鄉的好朋友何建忠先生贈送給我兩盆正在開著花的蕙蘭花,那種由蕙蘭花直接散發出來的香味,是我這個嗅覺靈敏的人之前從來沒有享受過的,放在車裡香一車,放在室內香一屋。但輪到我自己來護養護時,卻在去年的春天不見花影,很是讓我對自己養護花草的能力產生懷疑。2020年春節前,我在寒冬到來前,就將花盆搬進室內東側的陽臺,讓花草在過冬時,每天能曬到早晨從東方升起的太陽。

奇蹟終於出現了。兩盆蕙蘭在密集的葉子中間,開始冒出像竹筍一樣的東西了。我斷定,那就是專門長出來開花的花莖,其開心程度別提多高興了。有一盆蕙蘭是一溜排的三株齊發,喜得我每天一有閒暇就去盯著看看,時不時的噴點水霧。不知不覺中,三枝花莖已經從葉子中間竄出有一尺多高,但卻出現了全部傾斜向東方有陽光的一面。如果任其發展,縱然花開時節香滿屋,但造型肯定影響視覺欣賞,上不了檯面,因此必須糾偏。但花莖又太嫩,好不容易才長出來,我不敢用線呀棒呀之類的來捆綁硬上,害怕把花莖弄傷後不開花了。正在束手無策時,我突然想到了葵花,想到了花莖之所以向一邊傾斜,完全是因為朝陽的強大吸引力所致。既然如此,我應該再利用朝陽的吸引力作用,促使花莖慢慢回正,向花盆中部靠攏。於是,我把花盆轉個180度,讓已經快要偏離花盆口面的花莖處於相反的朝西方向,讓朝陽的吸引力來實現將花莖向相反方向拉回調整的目的。

兩三天下來,奇蹟果然又再次出現了。三根花莖的頭部一致向東傾斜,呈“C”形,實驗成功。但也不能一直“C”下去啊。過了幾天,我又將花盆再次轉向相反方向,讓花莖再回轉一下,就這樣,三枝花莖一致長出了平形的“S”型。正在這過程中,花莖上開始冒出一疊一疊的小花朵來,一天天慢慢綻放開來。我的這盆蕙蘭花,最終以三莖組合的“S”型小蠻腰形象,為我們送來了醉人的芬芳。如果我當初是通過捆綁手段來硬上,強行讓花莖長成“I”形,說不定蕙蘭就真的生氣了,不會結出目前如此長串的花兒來奉獻給我們。另一盆蕙蘭長開始是長出兩根花莖,但卻分別置於花盆對立兩側。我又通過朝陽引力作用,將花莖分別朝陽,並且一天轉一次方向,讓花莖儘量向花盆中部靠攏。在這過程中,花盆中部又長出了一枝花莖,所以,這盆惠蘭的花莖形狀基本上是呈現為“川”字形。

朝陽的引力!

在經蘭花養培專家、泰州靖江市的王紀順先生鑑定,我的那棵“S”型蕙蘭,專名叫“大一品”,那盆“川”字形蕙蘭名字叫“長壽”。直至此刻,我才對何建忠先生當年在贈送我那盆蘭花時,在花盆中插有一個“長壽梅”小牌子的含義有了清晰理解。那隻“長壽梅”牌子,我一直保留在花盆裡,因為它與蘭花一樣,具有芳香氣息,更具有人生的紀念意義。

蕙蘭只是蘭花中的一種,除了香氣襲人外,最惹人可愛的是蕙蘭們長在花莖上的每一朵花,在花莖與花蕾的連接點腋下,都掛著一棵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好像是鑲在上面一般。每當你站在蕙蘭花面前靜靜欣賞時,你才會對什麼叫“水靈靈”三個字有了形象而深刻的理解。

蕙蘭花的品種細分起來有很多很多,除了我養護的“大一品”、“長壽梅”外,有關資料顯示,還有程梅、上海梅、關頂、元字、染字、潘綠、蕩字、樓梅、翠萼、極品、慶華梅、江南新極品、端梅、崔梅、榮梅等,看了這些名稱,若不是專業人士,基本上是一頭霧水。我也只能在實踐中認識幾個是幾個了。好在王紀順先生又為我解決了一個疑惑——為什麼要用“梅花”之“梅”來給蕙蘭這種草本花草命名?原來是蕙蘭花的形狀有的像梅花形狀,所以就有了這麼多的“梅派”系列蕙蘭花了。

有詩讚曰:千呼萬喚始破土,花莖披芳腋玉珠。蘭質猶如磁針石,蕙心只待朝陽曙。

朝陽的引力!

作者束有春,文學碩士,研究員。長期從事我國文化史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出版《感知風騷時代》等學術著作多種。現為《炎黃文化》雜誌副主編。(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