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場所以“直播+”開啟與觀眾“雲相逢”

“隨著鏡頭,接下來看到的這件文物是……”“老鐵們,來點點關注,這本書的作者是……”

眼下,我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進程正在有序推進,有些文旅企業,如市新華書店等已經復工營業。還有一些文化場館、演出場所等受限於經營模式仍然暫未全面重啟,不過,從業者們早已迫不及待開始了“雲營業”。

他們有的閉館不閉展,有的閉店不打烊,以一種“嶄新”的方式與觀眾“雲相逢”。充滿魅力的文物,深入淺出的講解,引人入勝的戲劇,讓這些文化場所、機構口碑飆升,備受市民好評。

書備足 燈調亮 直播來了

跟國內其他城市一樣,石家莊的書店行業屬於第一批覆工的文旅企業。但特殊時期,原本開學季熱鬧無比的書店,如今大多門可羅雀。書備足,燈調亮,背景搭好……3月29日,市新華書店圖書大廈店員化身主播,開始上線帶讀者“雲打卡”,逛書店,買新書。

文化 | 文化場所以“直播+”開啟與觀眾“雲相逢”


談及啟動此次直播的原因,圖書大廈業務經理邱紹琳介紹,受疫情影響,目前店堂內客流量大不如從前。為此書店也積極開展多重渠道,把對讀者的服務由線下轉為線上。據悉,近年來,圖書大廈一直致力於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模式,書店現有“石門書庫”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體驗店,還有“新華優選”線上購書平臺,這些平臺在疫情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此次疫情也加快了我們發展線上營銷的步伐。我們也想借助抖音直播進行一次新嘗試,給廣大讀者提供薦書、選書和購書的新服務。”雖然是第一次直播,但圖書大廈的這次嘗試還是得到了新老讀者的高度認可。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互動,累計觀看人數達數百人次,為直播準備的圖書也一搶而空。

“直播中也接到很多讀者反饋,說這樣更能直接瞭解圖書內容和優惠情況,並且可以和我們直接溝通,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還建議我們經常直播……”邱經理也坦言,儘管之前做了很多功課,但此次直播還是讓整個團隊受益匪淺,“我們會繼續向成熟的主播學習,拓寬和豐富直播內容,設計好每一步直播環節,把握節奏,與讀者更好的互動。”值得期待的是,今後圖書大廈還將會開展不同活動性質的直播,如雲講座、雲閱讀會、線上籤售、作家直播等形式。

超詳盡 最權威 硬核網紅

近段時間,國內各大博物館閉館不閉展,爭先恐後開通了網絡直播。館內策展人、研究館員、青年學者紛紛上線,以一種“抖家底”的形式,將自己的館藏文物“掰開了揉碎了”,深入淺出分享給網絡另一端的觀眾。他們有的妙語連珠,有的幽默風趣,一時間湧現了眾多“硬核網紅”。有網友甚至感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直播有文化。”

為讓廣大群眾聆聽眾多精品文物背後的故事,感知河北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魅力,近期,河北博物院與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合作,通過5G+XR等高新技術推進博物館的數字化,打造集內容和服務為一體的《博物館在移動》項目線上博物館平臺。3月30日至4月3日,該院通過中國移動咪咕圈圈、河北博物院官方微博平臺,連續推出《揭開戰國中山的神秘面紗》《金玉加身,漢代王爺的身後世界》《燦燦明燈耀千年》《河北曲陽“石頭記”》《戰國風雲之燕國攻略》等5期“雲博物館直播”系列講解,以及“雲導覽”“雲看展”等欄目和文化傳播活動。讓觀眾足不出戶,雲遊河博。

文化 | 文化場所以“直播+”開啟與觀眾“雲相逢”


每天不少河博鐵粉早早候在直播間,大家紛紛表示:“這種高水平的文物展示和講解,有時在實地參觀也很難體驗到。”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各博物館藏品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直播時講解人員一般專業性強,很容易吸引網上的年輕人。“觀眾看得不亦樂乎,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下,瞭解了文物的重要價值。博物館直播,想不火都難哦!”

而追直播追上了癮的觀眾也發現,不用“跑斷腿”也能深入參觀外地城市的博物館,對線上直播從感覺新鮮到迅速形成依賴。廣泛的關注度和良好的社會影響力,確實讓博物館直播嚐到了創新帶來的甜頭,據報道,不少博物館都公開表示,疫情結束以後將網絡直播活動常態化、制度化地發展下去。

雲創作 雲上演 “迴歸”劇場

三月,國內線上劇場演出開始接力上演,舞臺劇、相聲、脫口秀等領域的知名廠牌紛紛加盟。開心麻花、嘻哈包袱鋪等先後完成了各自的“雲劇場”首演。雖然直播、點播觀看人數等具體數據仍有待平臺詳細核算,但社交媒體上過億的話題討論量、播放量還是證明了行業這一次從線下到線上的“出圈”成功。

文化 | 文化場所以“直播+”開啟與觀眾“雲相逢”

我市的洪順曲藝社,以及精英文娛旗下的精英劇場、小鯨魚兒童劇場從各類線上藝術課堂、藝術直播到雲排練、雲劇場等,也在三月紛紛登陸官網、公眾號或通過合作方式在各直播平臺亮相,探索性地把劇場藝術帶入到一個又一個嶄新的文化場景當中。

“為了滿足觀眾在家觀看戲劇的需要,精英·雲劇場上線,目前播放的是以前演出的錄像,首次演出就吸引了很多觀眾。先後演了《幸福國際莊》《非請莫入》、兒童劇《小兵張嘎·幻想曲》等劇目,線上觀劇受到觀眾的普遍喜愛。”精英劇場副總賈鵬接受採訪時說,“接下來雲劇場會陸續上新其它話劇作品,為大家提供更多精彩的演出。”

文化 | 文化場所以“直播+”開啟與觀眾“雲相逢”

“線下線上‘兩條腿’走路,不斷豐富業態,適當多元化發展,才能更好地擁抱未來。”賈鵬介紹,傳統的劇場演出由於受地理空間、演出人員的限制,受眾體量有限,贏利模式單一。

藉助特殊時期觀眾居家的文化需求,大力推動“雲上演” ,結合數字文產與演出,豐富演出的傳播方式,有助於突破傳統的舞臺演出的人際傳播模式,拓展受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演出行業長期存在的成本過高問題,有利於豐富產業形態,促進行業的不斷迭代。

“疫情過後,我們會將這段時期積累的部分線上流量引流到線下,並將‘雲上演’作為日常劇場演出的常態補充。”而以新穎的樣式和便捷的服務,賦予傳統演出更為“時尚”的現代面孔,勢必會為市民帶來了更嶄新的觀劇體驗。

稿件來源石家莊日報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