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 《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也不过是一颗脚下滚过的泥丸。金沙江水浪滔天,拍击着峭壁悬崖,蒸气腾腾。大渡河上泸定桥横架,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长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河等弯弯曲曲、绵延不绝的样子。

乌蒙磅礴: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间,“磅礴”,气势雄伟。

金沙:金沙江。大渡桥: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这是一首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革命史诗。表现了气吞山河的伟大气魄和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指出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