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 《七律•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5年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1935年 《七律•長征》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氣勢雄偉的烏蒙山,也不過是一顆腳下滾過的泥丸。金沙江水浪滔天,拍擊著峭壁懸崖,蒸氣騰騰。大渡河上瀘定橋橫架,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悅的是千里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長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wēi yí:形容道路、山、河等彎彎曲曲、綿延不絕的樣子。

烏蒙磅礴:烏蒙山綿延在貴州雲南兩省間,“磅礴”,氣勢雄偉。

金沙:金沙江。大渡橋:大渡河上的瀘定橋。

三軍:作者自注:“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這是一首記敘二萬五千里長徵這一歷史事件的革命史詩。表現了氣吞山河的偉大氣魄和不畏艱險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指出長征的偉大意義:“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