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臺——2020年棉花怎麼種

做好新一年植棉謀劃 爭當棉海弄潮兒

劉春臺

劉春臺——2020年棉花怎麼種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當前,農業春耕春播陸續展開,新冠病毒疫情全民阻擊戰也到了關鍵時刻。堅持全國一盤棋,服從服務大局,按疫情不同,分區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精準施策,做好防疫、生產統籌兼顧,提上了日程。

棉花是國需民用的重要農產品。從生態建設角度和持續穩定供應角度考慮,全國棉花生產,將由以新疆為主的三大棉區共同支撐;長江流域棉區和北方內地棉區都不能缺少。按前兩年國家和各級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劃,後兩個棉區的確保植棉面積,已細化到縣(市)。由於這些縣(市)的新冠疫情不同,且何時疫情結束,尚難準確預知,再加上極端天氣頻發、市場變幻莫測和技術措施複雜三大風險,都給2020年植棉出了很大難題;植棉還關乎到重點棉區的農民增加收入。這些都要求因地制宜,因情況制宜,預想到所有的風險困難和問題,制定出切實可行有效的一個個應對預案,確保植棉一定的產量和收益。為此,以山東、河北為主的一季、單作、直播棉區,在動手備耕前,必須要“糧草未動,謀劃先行”。現提出以下思路供研討、驗證、修訂和完善。

(一)切勿選擇在肥力中等及偏上的農田植棉。較好的農田優先保證抗擊新冠疫情急需的糧食、果蔬生產,以及保證肉蛋奶供應的飼料生產。植棉應選擇不宜種植上述農牧產品的中下等地、沙薄地,或不能保證澆水的易旱地,輕鹽土地。

(二)為應對不容樂觀和不可預見的市場風險,切勿對棉價作較高估計。對公斤籽棉售價期望值,預定為5.6元至6元較為主動。

(三)北方內地棉區季節和天氣,不支持中高端棉花品質生產,應以低端棉花品質為靶標。

(四)植棉畝產目標應積極穩妥,切合實際。種棉10畝左右的農戶應以300公斤籽棉為靶標,不租地不僱工,立足自家管理。低於此線,收益難以保證;達到此線,應該滿足;可預防“欲速則不達”和“高處不勝寒”。種棉20畝,畝產籽棉應以275公斤為靶標,可適當租地和僱工,畝收益雖然減少,但種棉總收益增加。以上產量,不含僵瓣花、黴變花、剝桃花。

(五)2020年每戶種棉50畝以上要慎重,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實際條件。一來可避免同生產更急需的糧食、果蔬、肉蛋奶等爭地,二來可避免管棉所需的勞力來源和作業困難。種棉50畝,畝產籽棉靶標為250公斤。

(六)大幅降低棉田資金投入,首先是肥料投入。在風險疊加、矛盾錯綜的時候和地區植棉,播種前和播種時先投入大量肥料,是種棉大忌。一旦投入就拿不回來了。會造成被動。既沒必要,也不科學。如果在生茬地種棉,不要施底肥和種肥,苗蕾期出現缺肥現象,完全來得及補救。如果在重茬地植棉,最多畝施底肥鉀肥15公斤、二銨10公斤,追施和葉面噴施尿素15公斤;將植棉畝資金投入降到最低,以應對虧損風險。畝產和公斤籽棉資金投入都要確保實現。在任何情況下,公斤籽棉資金投入不能突破1.5元至2元。

(七)千方百計縮短棉花佔地時間。時間就是金錢,管棉時間短了,可騰出時間打工。4月15日前,不進棉田作業。10月底前,棉田收拾乾淨。最佳播棉期定在4月25日前後至5月5日前後。棉花生育期短了,可有效規避早期和晚期天氣異常風險。

(八)充分發揮棉花自身根深、抗逆、耐瘠、適應、補償潛能和群體優勢,進行小棵、密植、早熟栽培,塑造個體和群體模型,苗蕾期促根下扎,打好主動管理基礎。充分利用好適於新植棉模式的新品種,例如國欣種業近年育成的幾個新品種;沒有十全品種,全面瞭解,揚長避短,才能使品種修得“正果”。

(九)學習備足管棉技能,練好內功,不能出現較大失誤。目前的各種條件,遠未到植棉山窮水盡時,人力大有可為。一播全苗、行株距設置、苗蕾期中耕、防治病蟲害、化學調控、改進作業機具、安全高效施肥噴藥、複合作業等,都有成功經驗可借鑑。歸根到底,要把植棉以體力投入為主,切實轉變為以智力投入為主;但不能一蹴而就,要有個過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當下,落實爭取國家棉補政策還是必要的。當出現了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災,還要靠保險政策託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