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時間:1905-1913年,1905-1920年

概念起源:從德語的“橋”而得名

代表人物:弗里茲·布萊耶、埃裡希·赫克爾、恩斯特·路德維希·克希納等

主要地點:柏林、科隆、德累斯頓、摩納哥

相關概念:後印象主義、分離畫派、野獸主義、原始主義、藍色騎士流派、新客觀主義


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表現主義流派是西方現代藝術的早期流派,也是重要的藝術流派之一,成型於20世紀初。表現主義流派畫家們更注重在作品中詮釋自身個人情感或畫中人物情緒情感狀態,而不拘泥於形式,因此往往將現實人和物以扭曲怪異甚至誇張的形式去表達情感訴求。1912年,德國科隆的頌德爾邦德舉辦了“德國表現主義展覽”,集中了當時德國表現主義流派、野獸主義流派、橋派、藍色騎士流派等多種藝術流派及畢加索、席勒和柯克西卡的作品,另外還有一些零散的藝術家作品也得到了展出,例如塞尚、高更、梵高和蒙克等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的蒙克也說到:“這是一次重新的融合,是歐洲藝術史上風格最為野蠻的一次展覽”。1913年馬克斯·恩斯特對這種具備極強表現力的風格定義說道:“這種風格讓人聯想起一片廣袤無際的能量調色盤,這個調色盤中有各種各樣的元素,但是卻迴歸同一個‘方向’,這種奇特的風格賦予了從內到外、從內容到形式上的表現力”。

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蒙克的情緒三連:憂慮、絕望、吶喊

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蒙克的另一版《絕望》

表現派源於德國橋派,由創始人埃裡希·赫克爾從1905年在德國發起,是德國先鋒藝術的代表流派。與此同時,他們也對外招募更多感興趣的藝術家,其發展模式借鑑了分離畫派青年藝術家團體的流程與模式,並在流派發展初期便在組織和溝通工作方面運用了許多具備先鋒意識的策略。他們參照以往先鋒流派的形式去發起藝術活動,並獲得了顯著的成績;在繪畫技巧上,他們潛心研究學習德國傳統繪畫技巧,臨摹大量經典的德國繪畫作品,學習色彩的變化規律,創作出大量獨具風格的作品,形成了簡潔工整、構圖嚴謹、筆觸尖銳的繪畫風格。他們常用變型扭曲的造型手法,該手法對原始主義產生深刻影響。後來,他們的陣地轉至大都市柏林,繁華的工業文明城市景象促使表現派畫家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深挖與思考。他們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反對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

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恩斯特·路德維希·克希納《街道,德累斯頓》,1908

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Madame Georges van Muyden》·莫迪裡阿尼

作品簡賞

現代藝術淺談(五)丨純粹的情感釋放者——表現主義

《金牛的舞蹈》·埃米爾·諾爾德

埃米爾·諾爾德是表現主義代表畫家之一,其作品也曾在許多展覽上多次獲獎。《金牛的舞蹈》是他於1910年完成的油畫作品,現藏於德國慕尼黑新美術館。這幅畫的靈感來自《聖經·舊約》中的故事,後來與《最後的晚餐》共同成為經典的宗教主題歌劇。埃米爾·諾爾德的作畫靈感通常是自己想象的,他不需要任何模特或物品去參與其靈感的啟發。他曾說過:“我會避免讓自己去回想曾經畫過的東西,我需要一個大膽而具有亮點的靈感。當我靈光一現時,我的作品便瞬間完成在我手中。”諾爾德黃藍兩種不同的冷暖色調來做鮮明對比,突出表現舞蹈人群興奮而陶醉的神情。他之所以被邀請加入橋派(表現派),正是因為其獨具一格的“色彩風暴”的繪畫技巧。他經常使用色塊進行塗鴉,有時甚至不需要畫筆,直接用手指塗抹顏料,呈現出極具立體效果的動感。

結語

表現主義在表面形式上與野獸主義頗有相似之處,它們的藝術追求和美學目標都存在很大的交集面,但表現主義在內涵上更體貼尼采提出藝術美學中的酒神精神,不規則、狂熱和不理智,野獸主義詮釋的是積極向上保有理智的情感,而表現主義更多是體現徹底失去理智的無法控制的爆發式情感,甚至是歇斯底里。無論如何,表現主義對藝術的發展都是具備積極意義的貢獻,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對藝術的觀念,對文學流派和藝術美學的發展與探索都添上了色彩濃厚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