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為什麼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二蒙教


“不尚賢,使民不爭。”用時下的流行語來講,意思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尚賢”就等於是創建了一個對比的標準,達到這個標準,就能擁有某些令人羨慕的東西,就能收穫快樂,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家就會去爭,去想辦法把別人比下去。這就成了諸多矛盾的源頭,所以道家就主張“不尚賢”,把競爭的對象拿掉,自然也就不爭了,矛盾也就沒有了。

崇尚的內容,即是大家競爭的對象。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注重的是內心的平和,道家當然也不例外,內心若是平和,則天下無事,若是不平,則必起爭端。之所以要去爭,正是因為有爭的對象,一個東西擺在那,你想要,我也想要,內心不平和了,爭奪也就起來了,“尚賢”無疑就是給大家豎立了一個競爭的對象。


清代康熙年間,太子胤礽被廢,位子空出來了,這一下可出了大麻煩,為什麼呢?因為太子是儲君啊,誰得了這個位,誰就是將來的皇帝,哪個看著不眼熱?所以太子之位,在眾人眼中,也就成了人人所“尚”的那個“賢”,就成了人人慾得之而後快的對象。

為了這個位子,康熙的幾十個兒子都捲了進來,爭的一塌糊塗。最後康熙決定不再立太子,直接把這個位子給抹掉了,這個就是對“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非常高明的運用,直接把競爭的對象拿掉,這叫“釜底抽薪”,把火給抽走了,水也就沸騰不起來了,自然也就歸於平靜了。

現實中我們之所以爭來爭去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為自己創建了太多的競爭對象,穿什麼才叫高雅,吃什麼才叫獨特,用什麼才叫有品味,交什麼朋友才叫有身份,等等等等,各種名目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如果不去爭,連自己都會看不起自己,又何況別人呢?

快樂源自內心的平和,而平和卻不是爭來的。

本想在對比中收穫快樂,卻不想收穫到的總是傷害,這幾乎成了絕大多數人的宿命。快樂是每個人的追求,但我們對快樂的定義卻出現了問題,本來我們認為得到某個東西就會很快樂,後來費盡千辛萬苦得到了它,卻發現並不快樂,甚至還會發現自從有了它,我們比以前更受傷,這種經歷,相信不少人到中年的朋友都會有這個體會。


所以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各類“佛系”群體,這也可以算是發現自己把快樂的定義搞錯以後的醒悟吧,總之就是放任自流,愛咋滴咋滴,從此不再為自己定任何目標了。因為經過他們的反覆試驗後發現,無論當時覺得自己的目標定的多準確,最後的結果永遠都是得非所求,得不嘗失。

這就是一步錯步步錯,正因為我們需要快樂,所以才會去尋找快樂,要尋求就要有一個目標,如果目標錯了,就會從頭錯到尾,一次次的得非所求,會讓我們失去目標,失去目標就會盲目的追求,越盲目的追,越是得非所求,內心也會越來越躁動不安,這怎麼能快樂的起來呢?

古聖先賢深知這個道理,所以才會斷然的否定那些被我們錯立的目標,類似的文句,其實《道德經》裡還有很多,目的都是在告訴我們,我們為自己創建的目標都是錯的。

象第三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九章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第十八章的“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等等等等。

總結

總之,老子之所以講“不尚賢,使民不爭”,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隨便為自己創建對比的標準,因為有對比就有傷害,有傷害就想改變,而錯誤的標準,則會讓我們越改越矛盾,越改越痛苦。快樂源自內心的平和與安定,一個內心不安的人,是不可能快樂的。

至於怎樣才能讓內心安定下來,長時間以來,我們都把目標錯誤的創建在了外物身上,並形成了諸多的共識,認為有了名可以心安,有了利可以心安,有了權可以心安,有了物可以心安,但放眼周邊,目前社會上最會花樣作死的,往往正是這一類人,他們如此不遺餘力的花樣作死,原因只可能有一個,就是他們並不快樂。

由此可知,快樂的源頭不在外,而在內,只要我們不盲目的為自己創建目標,就不會被外物擾動,關照好自己的內心,才能逐漸接近我們和快樂的距離,正如宋代的無門慧開禪師詩中所說:“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澡雪堂主談國學


“尚賢”就是推崇賢能,樹立榜樣,供大家學習。所謂“崇尚”“樹立”等行為,都是背“道”而馳的。為何這麼說?因為老子尊道貴德,“道法自然”,反對一切人為,人為就是意欲“有為”。莊子雲:人為者,偽也。即一切人為,無不是虛妄、巧詐的,恣意妄為的。

因為一旦確定一個“賢人”,這個賢人就會享受到相關的地位、爵位、待遇,名利雙收,世人就有了攀比、競爭的目標動力,私慾貪念就會得到無限挖掘並與日俱增,以至於膨脹。為達目的不惜手段,人性之惡會發揮到極致:欺上瞞下、虛偽狡詐,結黨營私,排斥異己,一切能採用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一切能調動的資源無所不竭其力,風向所向,蔚成風氣,就像當先下一切向錢看,一旦風氣形成,一切道德、禮義都成了粉飾和道具,人變得十惡不赦而看起來冠冕堂皇。

萬物本出於樸真,之所以有善惡、美醜、是非之分,都是出於人的分別心,賢與不屑,是人的分別心造成的。比干被譽為帝辛(紂王叔父)的賢臣,既然是賢臣,就要見其非而諫之,諫之不得則無能,無能則失其賢名,於是再諫,終遭殺身之禍。後人效法比干,爭賢爭寵,得寵而驕,失寵而驚,終日惶惶,為固寵而不擇手段,為不是其既有,而投機耍滑,不遺餘力,最終害人害己害社會。所以莊子說:聖賢不死,大盜不已。

民眾之所以有“爭”,正因為“賢”的存在,賢與不賢哪有什麼標準,只是出於統治者的偏好,人設而成。既是人設,就有偏私,有偏私就有漏洞,有漏洞就給人以可乘之機。人本就有趨炎附勢之本能,豈可有機不乘?於是紛爭不斷,天下大亂。

所以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問道黃老


賢人是人們學習的對象,有賢人做榜樣可以讓人們有個參照,是好事。那為啥要不尚賢呢?就是不要以某一類人的價值為準繩,這樣人們就不會因為追求這種價值而爭奪。

同時,這樣的思想正負向都存在。比如,當我們批評老人碰瓷時,這種批評也起到了限制人們行為的作用。

不尚賢的真正意義在於,領導者不要刻意地推動某種價值。這樣會加劇人和人之間的鬥爭。


博睿迪


尚即崇尚。尚賢就是崇尚賢人!

這裡說的崇尚,並非是唯賢才是舉,而只是表面粉飾。

  • 為政者一但尚賢風起,便會激起偽賢之風,各各互相推偽,而使真正賢良得不到重用!

正因為是偽賢,事必引起民眾的爭搶虛賢之名,造成虛假者上位,真才者不得其用的不良結果!

真正的舉賢之道:選才考能,令名當實。

則有才者進,無才者自退,而民不爭!

所以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袁少安


《道德經》為什麼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不尚賢,使民不爭”出自春秋時期老子的《道德經·第三章》。

原文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導使老百姓不互相爭奪;不珍愛難得的財物,導使老百姓不去偷竊;不顯耀足以引起貪心的事物,導使民心不被迷亂。因此,聖人的治理原則是:排空百姓的心機,填飽百姓的肚腹,減弱百姓的競爭意圖,增強百姓的筋骨體魄,經常使老百姓沒有智巧,沒有慾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為造事‘。聖人按照“無為”的原則去做,辦事順應自然,那麼,天下就不會不太平了

從原文分析,老子的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這裡的"尚賢"即崇尚賢才異能,鼓勵人民竟相"成名",它促使社會人群分化特化,使社會偏離混沌無名態。"不尚賢"是不鼓勵社會人群的分化特化而使社會安守於混沌無名的舉措。

老子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就是要讓百姓不追名,這樣就不會因追名而產生紛爭,最終實現“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的主張。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二日


菩提非樹LW


《道德經》中說“不尚賢,使民不爭”,是希望通過不尚賢的觀點,幫助人們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

現在,有小部分人望文生義,就衝著“不尚賢”這幾個字,於是就粗暴的批判老子,認為他是非道德主義者,主張絕仁棄義。實際上深入理解之後我們就會清楚,這些觀點都是對老子學說的本質和主旨的偏見和誤解。

這樣的人在歷史上也不少見,河上公說:“‘賢’, 謂世俗之賢辯, 去質尚文也。‘不尚’者, 不貴之以祿, 不貴之以官。”人們之所以對這句話如此熱衷辯論, 自有其原因。個人以為他們關注的是“賢”者背後的東西,比如賢名、賢利、功名利祿,這才是老子要反對的。他反對爭賢名, 以及授賢以官、授賢以祿。

釋德清說:“尚賢, 好名也。名, 爭之端也。”

現在,我們要正確理解老子的“不尚賢”,就必須先把握老子學說的基本精神, 即“道法自然”。

老子認為,合符自然不僅是最根本的原則,也是天地之間的根本,是為人處事的準則。凡符合自然的, 即合乎天道, 即能成功;反之, 則註定失敗。道法自然即無為, 無為的自然結果是無不為———“無為, 故無敗;無執, 故無失。”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無德。”

按照老子的這種邏輯,我們有理由對“不尚賢”這樣解讀:“上賢不賢, 是以有賢;下賢不失賢, 是以無賢。”這其中,不賢就是“不尚賢”, 不以賢自居,不認為自己也多了不起,其結果恰恰是“上賢”、“有賢”。相反,不失賢實際上就是“無賢”。

對於我們的這個理解,從老子的弟子陽子、文子的行賢觀也能略見一二。

《莊子·山木》與《韓非子·說林上》以及《列子·黃帝篇》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陽子之宋, 宿於逆旅。逆旅有妾二人, 其一人美, 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 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 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 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心, 安往而不愛哉!’”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陽子對“賢”的觀點。“行賢”是作用於人、己關係,在這麼一個關係當中,“己賢”是最重要的。而己“賢”應當出自人性的自然,不造作,其前提就是要“去自賢之心”。“自賢之心”是“自貴尚而賤人”, 認為自己了不起,把自己放在俯視眾生的位置。假如整個社會你“自賢”,他“自賢”, 我也“自賢”,那麼“賢辯”紛爭將永不停息。

陽子正是遵從“道法自然”的原則,要求人們“全性保真”, 而這“真性”之中就包含“賢”。其一方面肯定“行賢”, 另一方面則要求“去自賢之心”, 這正是對老子“不尚賢”主張的準確的理解和正確的發展。

我們再來看看文子對“不尚賢”是怎麼解讀的。

與陽子不同,文子是從人性的角度解釋為什麼不尚賢。他說:

“人之情性, 皆願賢己, 而疾不及人。願賢己, 則爭心生;疾不及人, 即怨爭生。” 《文子·上德》

“賢己”就是“自賢之心”,陽子希望人們“行賢而去自賢之心”, 文子則認為“賢己”是人的本性,“去自賢之心”很難做到。因此, 他轉變思路,

沒有從“行賢”的行為主體方面去要求“去自賢之心”,而是要求社會評價體系能有正確的方向引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文子看來, 每一個人都有其閃光之處,當進則進, 當退則退,不片面推崇某一些人的某種才性, 也不片面的貶抑另一些人的另一種才性, 使每一個人的才性都可得到重用, 如此, 則可使人皆無怨言無爭心。這是文子用辯證的、客觀的眼光來解讀“尚賢”。

“勇者可令進鬥, 不可令堅持;重者可令固守, 不可令凌敵;貪者可令攻取, 不可令分財;廉者可令守分, 不可令進取;信者可令持約, 不可令應變。五者, 聖人兼而材使之。” ———《文子·自然》

由此,文子的觀點非常明確了,他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賢才一面,也具有非賢才一面。如果“尚賢”, 那麼人人都是尚賢對象, 沒有必要尚一部分人之賢。所以,對於人才, 重要的是因順其自然本性, 而不是刻意為之。

不尚賢者, 言不放魚於木, 不沉鳥於淵。

文子既堅持了老子的因順自然的原則, 又肯定知賢愛賢的重要, 這既是對老子“不尚賢”說的繼承, 又是對“不尚賢”說的創新。

通過對老子學說基本精神的理解,和他兩位弟子對“不尚賢”的論證觀點,足夠我們充分認識到老子並不是否定“賢”,而是反對“自賢”,反對“賢名”以及由“賢”而利。


文小白讀書


原文是:“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此處的"尚"有過分推崇的含義,“尚賢”實際上是一種論功封賞的行為,這裡面必定涉及到一個評價尺度的問題。因此,“賢”可以理解為被評價為有功之人或有能力之人,或被封官封祿之人。“不尚賢,使民不爭”譯為如果社會不過分推崇封官封祿之舉,那麼老百姓就不會去爭功奪利。

所以,聖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讓其吃飽,削弱其爭名奪利之志,強健其身體健康生活。把重心放在盡力去除欲之心上。若能做到心無慾,則能避免因欲而擾亂心志。

南懷瑾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兩點看法:

第一,不崇尚賢人,讓人才自然發展

天下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是好職業;從事正當職業者,人人都是好人。可是在人們的頭腦中,有的人覺得某個職業好,覺得某個職業不好,削尖腦袋往“好職業”裡鑽,撿垃圾能撿一座樓,還是有人不願幹;賣豬肉能賣出小富翁,還是有人不願幹。在古代更不同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經商致富都是“賤業”,這就是“尚賢”的弊端,必然導致社會價值觀紊亂,社會畸形發展。老子所謂“使民不爭”,並不是指順其自然的公平競爭,而是使用智巧的不正當競爭。打個比方,老師表揚做好人好事的學生,有個學生想得表揚,找媽媽要了兩元錢,假稱是撿的,交給老師,以示拾金不昧。就連一聲表揚都有人用不正當手段去爭,何況更大的名聲和更大的利益?

第二,尚賢的賢,未必是真賢

官員急於表現賢能,就要拿出業績來,但“大器晚成”,真正有益國計民生的業績哪能那麼快就拿出來?如果拿出來了,十有八九是一個“豆腐渣工程”,自己倒是得到了賢名,將來難免讓別人受苦受難。學者急於表現賢能,急急忙忙發表一些不成熟的見解,難免誤導他人。作家爭於表現賢能,寫一些迎合讀者不良嗜好的作品,等於販賣精神毒藥。

以上觀之,老子是在深刻洞察世道人情的基礎上提出“不尚賢”這一觀點的,可惜從古到今,沒人肯聽他老先生的。即使到了今天,“尚賢”的毛病還很嚴重。比如在學校裡,成績好的就是“優等生”,成績不好的就是“差生”。可能所謂“優等生”連自己的衣服都沒洗過,優在哪裡?可能“差生”既孝敬父母又勤做家務,待人也有禮貌,差在哪裡?


一九八四97


我們在讀道德經的時候,有時候會誤解道德經的意思,譬如不尚賢使民不爭有的人就誤解為不尚賢是不崇尚聖賢,不努力修證為聖賢的意思。

其實不尚賢不是使人消滅成為聖賢的志願,而是讓人既有成為聖賢的志願,又不垂涎於聖人的成就和地位,不垂涎聖人受天下人的尊重和愛戴。

不尚賢是引導百姓不以自私的慾望去崇尚聖賢的成就,如果以自私的慾望去崇尚聖賢的成就,人人就會用自私和慾望去盜取聖賢的成就和名望,人民不是爭做聖賢,而是會去貪圖聖賢所受到的尊重和愛戴。不尚賢不是讓人不崇尚聖賢,而是讓人不要用自私和慾望去崇尚聖賢所受到的尊重和愛戴。

因此解讀道德經不能完全按照文字去釋義,要儘量去從老子的思維去還原道德經本來的意思。





冷識


“《道德經》 為什麼 說(不尚賢、使民不爭)”。 首先什麼是“尚”? 道德經中“知不知、尚;不知知、病”,所以道德經中對“尚”和“病”的定義很明確,這樣“不尚賢”這三個字就變成了“不、知不知、賢”。 對“不、知不知、賢”這五個字是什麼意思,說白了就是要知道“不”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知不”,詳細的說就是要“知不道”。 那麼“不”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這需要考慮“我不能”是什麼意思。 “我不能給你一塊錢”是什麼意思?“是我沒有一塊錢呢?”還是“我有一塊錢但是不想給你呢”。 “我不能去月球”是什麼意思? 是“我能去月球而不想去”還是“我想去月球但是沒有去月球的能力”,所以說“道德經中的(不)和我們 生活 用語中的(不)就像是中國的(私)和日語中的讀作(わたし)但是也寫成(私)字的“私”是不同的意思是一樣的,,日語中的“私”字是“我”的意思。 道德經中的(不)有其在2500年前獨特的意思,也有我們今天的意思,,但是在只有“不”的讀音而沒有文字的年代,“不”這個讀音完全不是我們今天的(不)的意思,在沒有文字的年代、“不”這個讀音可以有“步”的意思,也可以有“補”的意思,也可以有“布”的意思但是唯獨沒有“不”的意思,所以說“知不知、尚”,“尚”的是什麼?“尚”的是思考。 由“不尚賢”到“不、知不知、賢”說的是能夠徹底的分析“不”就是“賢”

“使民不爭”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使民爭不” “使民爭知不” “使民爭(知不知)”“使民爭尚” “使民爭賢”

我知“步”嗎?“步”在現代是(走)的意思,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在沒有文字只有語音的年代是“女媧補天”也有“女媧步天”的意思。那麼如何把“女媧補天”和“女媧步天”和“女媧布天”三者的解釋聯繫到一起呢? 被女媧丈量過的天,稱作“女媧布天”,被女媧丈量過的天就被稱作為“田”,被女媧“步”過的天就會有收成,就會有“豐收”,稱之為“補”


華民學讀道德經


老子的"不尚賢,使民不爭"這句話,語出《道德經》第三章。

老子為何有此一說?其實只要通讀完第三章全文,就能弄明白。

第三章全文為: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三章作如下理解,供大家參考。

人類不推崇賢人的標準,民眾就不會去爭奪名譽,不推高稀有商品的價值,人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不推行容易勾起慾念的政策和措施,國民的心智就不會混亂。

因此聖人的治國理念及施政目的,就是要讓民眾保持內心虛靜,但身體卻要足夠強健,不要求志向高遠,但骨氣卻要足夠強硬,讓人民恆常處於不賣弄智巧、不追求私慾的社會環境中,使頂層精英不敢胡亂作為。

當全社會普遍樹立起尊重規律、遵循規律的風尚,社會治理就會非常順暢(這才是老子"為無為,則無不治"的政治理念)

老子提倡的無為而治的理念,太多的解讀都是消極面的,僅僅停留在字詞義的表面含義,完全是矮化了老子,並未深度挖掘和領會老子的系統思想。其實,只要認真讀完並讀懂老子《道德經》全文,自然就能從中找到可靠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