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發生在中國算平淡無奇、但在國外卻能上新聞的事情?

饞嘴佬表


在中國的一個小物件,到了國外卻能搞成一個大新聞。

1.九九乘法表

最近的新聞,英國要從3月份開始要求小學生要能背誦12以內乘法表……

英國媒體大肆報道,俺們在中國發現了一個神器啊,可以提高娃們的數學水平啊!

啥啊?九九乘法表!

英國人數學很差嗎?

嗯,真的很差……

前首相卡梅倫被問到9乘8是多少時,他居然回答不出……

一時間淪為國際笑柄……

首相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下面的人的數學水平了。

如果你去到國外,很容易發現這種情況,零售員找錢找半天,100以內加減法還要按計算器……


2.中國式教育

還是英國,因為國內的孩子學習不好,就跑到中國來取經。找了中國的幾個中學老師過去教,媒體全程跟蹤報道還拍成了紀錄片。新聞標題是:

“咱的娃夠堅強嗎?”

不就是上課記筆記、上早晚自習、穿校服、做早操眼保健操、不聽話要罰站還要留堂……

胡哥表示咱們中國學生都這麼過來的好不好!

你們有啥堅持不了的?看看中國孩子!

每個中國學生的日常,在英國卻成了新聞。

3. 北京比基尼(Beijing Bikini)

啥叫北京比基尼?其實就是:

老外們覺得中國大爺這麼穿簡直太酷太有型太real了!於是他們也開始模仿:

夏天這麼穿簡直太爽了!

老外們還設計了一款腰包——大肚腩腰包,用來致敬中國大爺:

款式還很多:

從肚子裡拿出一聽可樂……

看完這些,胡哥只能說老外們真的太容易大驚小怪了!

你還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關的話題呢?歡迎向胡哥提問!

長得好看的都點讚了,你還在等什麼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國的逗比生活,歡迎關注嘿老外頭條號!】


嘿老外


1.足球隊不進世界盃

這個我感覺其實不必要說太多,大家都懂的,中國隊不進世界盃,媒體報道基本就是:雖然我們輸了,但我們踢出了士氣踢出了精神;這次輸球,我們學到了很多,只有不斷向強者學習,我們才能進步。然後發現我們每次踢球踢得都特別有士氣,但反而要學習的強者卻越來越多。所以大家早已習慣了沒中國的世界盃。但今年,意大利隊沒進世界盃,我就想問問,還哪個國家的體育新聞沒報道意大利今年沒進世界盃?

2.夏天要打傘

在中國,夏天的時候愛美的女孩子在太陽下肯定要撐起太陽傘防曬,但在意大利這絕對能引起圍觀。意大利人夏天防曬用的是防曬霜和墨鏡,傘只是下雨的時候才用的。要是一群中國姑娘夏天打著傘在太陽下走,意大利人估計只能用行為藝術來理解。

3.中國人的購買力

中國人的購買力在意大利是出了名的,每年夏季和冬季的兩個打折季,意大利的各大機場免稅店和打折村,絕對是人滿為患,為了服務好中國客人,意大利很多商家甚至專門聘請了中國店員和開通了支付寶。既然提到馬雲爸爸的支付寶,就不得不提雙十一,每年雙十一銷售額,對意大利商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

4.中國速度

非典時期的小湯山醫院,用時7天7夜,建造了2.5萬平方米的應急急救中心。這個對建房修路都是已十年為單位計算的意大利簡直就是科幻小說裡的奇蹟。而且不止是建房修路速度快,醫院銀行辦事效率也高,在中國你能見到一家銀行一小時只辦理一個業務,醫院一個結石手術要排隊等兩年的事情?


呆梨的幸福生活


1.中國學生

由於樓主是學教育的,所以對這方面關注比較多。比如中國學生每天學習時間超過十小時、中國學生的數學成績等等。

2.街頭橫幅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十九大召開當天,BBC駐華記者專門上北京街頭拍了很多橫幅。

3.支付寶

每一次打開YouTube(樓主私下把它算作非正式的新聞渠道),只要是YouTuber第一次踏上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每一個人都會說:在中國生活太方便了!你不用帶現金、帶卡,你只需要一部手機。每一個來到過中國的人都知道Jack Ma(馬爸爸)。

在國外待過的人都知道在國外使用的社交媒體有多復(la)雜(ji)。你要髮狀態請用Facebook,你要給Facebook好友發消息請打開messenger,如果你要發消息的人不是Facebook好友你又想省話費用流量請打開WhatsApp,你要發美圖請用Instagram,你要網戀請再打開Tinder,但在中國,WeChat在手,天下我有!歪果仁體驗過都說好。以至於在英國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都專門設了展區展出一臺供遊客體驗微信的平板電腦!


總而言之,出國方知我國之大與強。以上


Life-Long


像老乾媽,衛龍辣條成功出海之後,隨著全球矚目的奧運會的進行,蚊帳和火罐也引起了歪果仁的集體關注和稱讚

蚊帳

還記得16年夏天的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奧運會嗎,正值寨卡病毒(蚊子是其傳播的主要途徑)肆虐的巴西為了運動員們的健康操碎了心,巴西組委會又是為蚊子絕育,又是使用煙霧驅蚊噴劑(對人體無害,但是會呼吸不暢),此外還有為運動員準備的驅蚊液...另外為了應對蚊子,各國也是早有準備:韓國隊的運動服中添加了可驅趕蚊蟲的化學物品;澳大利亞隊也帶上了長袖外套和長褲防蚊蟲叮咬;日本隊則是人手一個驅蚊環,其他國家的運動員也各自攜帶了驅蚊利器。然鵝,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就在此刻,中國隊的蚊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啥...老外竟然把蚊帳認成中國結,還要購買,嗯...虯虯好像發現了致富之路哈

來看看,咱們春秋時期就有的蚊帳當時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看看看,咱的蚊帳膩害不膩害~

火罐

還是里約奧運會,泳壇老將菲爾普斯身上的紅色圓圈印章成功的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可這到了咱中國人的眼裡卻咋看咋眼熟,這可不就是街邊大爺大媽常去的養生館裡的拔火罐嘛!


在里約奧運會上,拔罐印不再是中國運動員獨家“秘籍”,很多外國運動員也發現了這一古老的中國療法的獨特魅力,紛紛變成拔罐的“粉絲”。除了菲爾普斯,美國體操隊、白俄羅斯游泳選手桑科維奇等都選擇拔罐作為訓練比賽恢復的一種手段。...在中國,拔罐這一歷史悠久、操作簡單的療法早就步入千家萬戶。很多家庭都自備拔罐器具,感到身體有些痠痛時便拔上幾罐。可到了里約,拔罐成為外國記者爭相瞭解的神秘東方醫療手段。   英國廣播公司專門做一期節目解釋為什麼運動員都“帶著一身暗紅色大圓印子”。路透社記者認真研究了拔罐的功效,認為它的功效包括清除毒素、促進血液流動、緩解痠痛,甚至還能治失眠。(新華網)

拔火罐留下的痕跡被西方媒體成為神秘的紅色圓點,哈哈哈,為什麼我感受到了歪果仁對東方神秘力量支配的迷茫,手動滑稽。

喜歡本文,請點贊評論並且關注哦,筆芯...


虯說虯語


①中國支付

支付寶,微信的快捷支付。這樣的支付工具方便了我們大家,可以說出門不需要帶大量現金,只要帶著我們的手機,便可以實現付款。為我們省去了很多麻煩,也再也不用擔心出門忘記帶錢包的尷尬了。

②中國路

從1988年,中國擁有第一條高速公路開始,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中國高速公路里程爆發式增長到12萬公里,超過加拿大和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今天,我們已經有足夠的技術將道路拉直,也可以逢山開道、遇水架橋。



③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由跨海橋樑和海底隧道組成,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對於這個東方大國來說,這55公里連接的不僅僅是粵港澳三地,未來因它而形成的5.6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將是繼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之後,世界經濟版圖上又一個閃耀的經濟增長極。

這個超級工程,堪稱世界橋樑建設史上的巔峰之作。在它身上,凝結著過去數十年中國橋樑設計、施工、材料研發、工程裝備等各項成果。這是一次中國
實力的集中展示。

④中國的發展速度

以上的幾點,還只是一部分,祖國的發展速度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其他國家也是被中國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深深震撼,當然也有國家擔心中國太強大,影響他們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想遏制中國的發展。我想這也是美國為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和我們打貿易戰。


BDSChina


想了解不同的關注點,首先了解國外平常的生活習慣,我通過幾件小事情簡單說下之間的區別!

各位回想一下平日裡走在街道上,能看到多少殘障人士呢? 但你知道14億人口的中國,有接近1億人屬於這個群體嗎?(很多小夥伴質疑這個數據,數據源於2010年的中國殘聯2010年末全國殘疾人總數及各類、不同殘疾等級人數。考慮到還有未被統計到的,應離一億的數字不會差太遠,如果有更權威的數據,歡迎在評論區提出,但如果只是僅憑自己感覺在質疑,那其實正說明了我這篇文章將提到的問題)

1/14的比例,哪怕我們再打上個對摺,算只有一半會影響生活,當1/30的比例好了——\n意味著每天百萬級人流量的上海南京路,應該怎麼也能看到三四萬名行動不便的人士。\n意味著你乘坐動輒有兩百人一節車廂的地鐵,應該怎麼也能看到十來位需要關愛的人。\n意味著你從家裡去超市的路上,應該能頻繁看到輪椅、柺杖、墨鏡伴隨著一些路上的行人。\n意味著在你的三百人大課室裡,應該有不下十位特殊的同學。

然而並沒有。 你的日常生活中,似乎很少碰到他們,與1/14這個比例相去甚遠。

這麼多的人,他們明明存在,他們都在哪裡?

這就談到了題主的問題——一個國人自己很容易忽略的問題: 我們有著天下無雙的基建能力,卻沒有在城市中為殘障人士建設多少實用的便利設施。 於是這群需要勇敢生活的人,多數卻由於出行不便,不得不被困在了醫院、康復中心和家裡。 困在了低矮的屋簷下和幽暗的陰影中。

我們的「無障礙通行」和「無障礙空間」,基本還停留在概念之上,或者僅僅是效仿西方國家做了,卻有表無裡,沒有從一個殘障人士的真正需求出發。\n我也知道,這是社會發展階段的問題,但是我們首先必須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多人尚未重視的問題。

這些最需要無障礙設施的人,會碰到這樣的「盲道」:

碰到這樣的「輪椅通道」:

碰到這樣的「無障礙衛生間」:

早在1998年,建設部就下發了《關於做好城市無障礙設施建設的通知》,接近20年過去,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依然巨大。\n在我第一次到英國時,就詫異於街上殘障人士的數量之多,他們大大方方地逛著街,他們自己推著輪椅、拄著柺杖,和同行人自然地聊著天。那時我才驚覺,原來我在國內看不到他們,是個極其殘酷的假象,他們多數被隔離在社會之外,受著特殊卻無奈的照顧。這不是幾個呼籲、幾個口號可以掩蓋的,也不是讓大家在公交車上多讓個幾個座,在人行道上多扶幾個人過馬路可以解決的。\n在歐洲,這是靠著暢通無阻的盲道,靠著幾乎是天然存在的無障礙空間,靠著隨處觸手可及半人多高的盲文,靠著每一個較高臺階下的自助升降梯和斜坡實現的。

如果在國外生活久了,我相信回國後一定會發現這樣鮮明的對比。

這是在著名的倫敦雙層巴士,許多國人聽說過它的上層景觀,卻不知道它的下層也暗藏玄機。(圖侵刪)

巴士的一側可以在靠站後降低高度,使整個車身傾斜過來,放出斜坡,幫助輪椅便利地推上去。車內的空間非常寬闊,便於輪椅通行,也有專門的輪椅停靠區域,旁邊的扶手半人高,方便輪椅上的人固定位置。

倫敦的出租車也是同理,車座可以旋轉,後門可以放下摺疊式斜坡,方便輪椅上車。

除了公交車和出租車,蛛網密佈的倫敦地下鐵也處處是便民設施,電梯按鈕上的盲文、臺階旁隨時可啟用的升降平臺、招手即來的志願者,種種便利之處就不一一列舉了。據報道,倫敦所有8500輛公共汽車和超過22000輛黑色出租車上都配備了輔助輪椅等車工具,有66座地鐵站擁有升降梯等便利設施。這對於一個多數交通設施都已經建成多年的古老城市來說,也算是一個很不容易的成就。

相比而言,始終在建設當中的中國,是否也能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在這方面多花一點心思,多做一些規劃呢?在城市化的過程中著手處理這些問題,遠遠比城市已經基本建成、公共設施已經基本齊備之後,再去升級改造要來得容易得多。

誠然,這些年來,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已經越來越注重相關問題,這樣的設施也越來越多見。\n但是根據調查,相關便利設施的使用率還偏低,這一方面是宣傳普及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切實存在的問題。\n「無障礙出行」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完美的無障礙出行,應該能讓殘障人士朋友從出家門開始,到辦完所有事情回到家裡,整個過程一路都能做到基本的暢行無阻。\n而當他們在路上碰到被電動車堵住的輪椅斜道,碰到被行道樹擋在一半的盲道,碰到因年久失修而無法使用的地鐵輪椅專用升降梯,碰到被處處拒止的導盲犬禁令… 只要碰到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就無法繼續,他們就只能折返或多花許多工夫,三番五次之後,他們就又只得失望地退回了家裡,留下了街上無人問津的「便利設施」。

我們的社會發展得如此之快,以至於很多人開始覺得復興的實現已經近在眼前,迫不及待地嘲笑歐美,覺得歐美的社會運轉效率低下,公共設施簡陋失修,民眾普遍民粹而反智。\n然而,這個問題卻是實實在在的,歐美人能輕易發現,我們卻常常無法察覺的現實問題。的確,這是發展的問題,但就和霧霾、和水汙染、和地溝油、和農民工子女問題一樣,這是必須正視,必須承認其存在,必須著手去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消失,而只會隨著社會文明的愈發進步,變得越來越沉重,遭受越來越多的質疑。

願「出行」這個最基本的權利不再是一些普通人奢侈的心願,願每一個「我們」都享有沐浴在陽光下的自由。

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閱時事足球分析


有哪些發生在中國算平淡無奇,但在國外卻能上新聞的事情?請看下面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老外卻大驚小怪,頻頻上新聞。



1.“新四大發明”:最近總讓外國人熱議的要屬“移動支付”,我們中國人已經淡定的、隨時隨地、大爺大媽都會用的手機支付,讓老外們紛紛討論它的便利性,當然還包括高鐵、共享單車、網購,能再次提出新的“四大發明”,足見中國已再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談論的中心。

2.中國的美食,一直是外國人時不時的新聞熱點,比如我們的“老乾媽”、“衛龍”、“臭豆腐”、“皮蛋”……當然這些都屬於“黑暗料理”小吃了,卻讓老外大開眼界,愛恨交加啊。生菜竟然要熱著吃?“蠔油生菜”,What?哦,好吃。



3.“基建狂魔”,我們身邊每時每刻都在建的高樓,高鐵以令人驚訝的速度鋪設開來,世界最長的港珠澳大橋完工……中國2016年在基礎設施上的投資,總金額為11.89萬億人民幣。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包括美國在內,都拿不出這麼多錢搞基礎設施建設,也沒有我們的建設速度如此之快。我們覺得這很正常,卻讓外國人不斷的驚呼,我看到英國一個節目,主持人在上海碼頭拍攝,現場的規模和現代化,讓他激動的飽含熱淚,直喊不可思議。

4.中國的治安,我們經常晚上唱K到深夜,網吧暢玩到深夜,或者聚餐到深夜……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能歡笑著走在回家的路上,從來沒有擔心過安危,已經習以為常,卻讓老外們經常拿出議論。



總之,如今我們的快速發展,已經讓外國更加關注我們,同時客觀的、正確的報道也越來越多,雖然也有不和諧的“中國威脅論”,但是我們只要按照如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策發展下去,中華民族的復興會讓世界人民看到一個熱愛和平的新中國。


護膚達人韓姐


中國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解放軍帶上工具物資進去受災嚴重的地區,這也許在中國看起來在正常不過了,有天災,作為中國的一支武裝力量衝在最前頭。在救助過程中,鄉親們看到當兵的來了,就覺得活得希望很大。看到解放軍就是一盞黑夜裡的明燈,那就意味著可以活下去了。當這個事情放到國外的時候,外國軍人就會疑惑,解放軍進災區為什麼不帶槍?

這個事情就牽涉到一個事情,沒錯,放外國人遇到天災人禍時,軍隊去救災是一定要帶上槍的,因為國家投放的物資不會被災民平均分配,乃至據為己有,當利益分配不合理的時候就會有人出來鬥爭,外國軍隊不帶槍的話自己的生命說不定就會受到威脅,還怎麼去救災,而且他們大部分投放完物資以後就撤退了,他們不敢與失去家園的人們去討論利益分配的問題,家都沒了,誰還會在乎命,所以外國軍人去救災都是會帶上槍的。當看到中國解放軍不帶槍的時候就會詫異。事實上我們也會詫異,你去救災帶什麼槍?這也許就是差異!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差異!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小惜盡全力解決我能力範圍內的問題,為你們答疑解惑。如果覺得小惜回答的還不錯的話,謝謝幫我點贊咯,你的鼓勵是我前行最大的動力!)


庸人閒談說歷史


1.中國學生的早自習、晚自習和課外輔導。

2.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七彩茶


我來說一下我個才疏學淺的卑微見解,僅僅代表個人意見,無關政治。

首先談談我們引以為傲的,我個人很驚歎祖國的繁榮昌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鐵,重型火箭,橋樑等,主流媒體不止一次說高鐵讓很多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公民乘坐的時候感到驚歎,當然,這是一個事實,老外乘坐高鐵的時候確實非常驚歎高鐵的速度和平穩,縱觀中國高鐵發展,不過十幾年,反而超越了曾經的創始者德國,日本,近年又有報道說德國購買中國技術,真是讓全世界感嘆!再來談談重型運載火箭,我相信不僅僅我自己一個人覺得,我們的火箭是全世界最牛逼了,因為主流媒體時不時的出來噴一下美國,懟一下印度,鄙視日本,無視俄羅斯,長征系列也做著兼職,給其他國家做商業發射,這是國之重器了!再來說橋樑,自從長江大橋不僅僅在國內眾人皆知,武漢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上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天朝代表!

也有很多讓老外驚訝,不理解的,比如:醫院比商場超市人多,熙熙攘攘,排隊掛號,醫鬧不斷,抗生素感冒就靜脈注射,製成藥片服用更方便,下到六七歲以下的兒童,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感冒發燒來兩片,挺好,驚訝天朝孩子考試能力,那可是牛逼壞了,但是動手能力很low,體質很弱,驚訝工廠週六日加班被工人爭搶,驚訝老頭老太倒地沒人敢攙扶,驚訝為什麼是窮人做公務員,驚訝買不起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