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呂布波蘭,為什麼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態度冷淡?

一帶一路國家的波蘭,是中歐貿易線上重要一環:由於波蘭地處歐洲總部,西接德國,東聯俄羅斯,東南接壤烏克蘭,是中歐鐵路的重要樞紐,也是一帶一路在中歐區域的核心投資國。

這幾年,波蘭建成了中歐最大的亞洲商品集散中心,中國在波蘭的直接投資也達到了20億美元以上,僅次於德國和美國,中國企業對波蘭汽車零配產業、新能源汽車業也表示出了足夠的興趣。

儘管如此,中國和波蘭在一帶一路計劃的合作程度遠未達到塞爾維亞、意大利的水平,波蘭早在2015年就與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備忘錄》,但落實的狀況讓波蘭方面‘失望’,因為波蘭希望中國企業投資方式為“綠地投資”:即建新廠、蓋新樓、獨立承擔運營風險,這樣有利於增加當地的生產能力和就業人口。

而中國企業傾向於併購波蘭本土企業,這樣投資小,風險低,短期就能盈利;更多中國企業則處於觀望態度,因為波蘭政府並沒有對中資的優惠政策,甚至相對歐盟資本,還有歧視,真的是叔可忍,嬸子不能忍。

所以,波蘭對一帶一路,一直是態度冷淡,半瓶不醋,當然以上只是表面可查的原因,更深刻的原因,第十經濟觀察室認為有以下幾條:

歐洲呂布波蘭,為什麼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態度冷淡?


1.波蘭從中世紀建國到冷戰結束,一直都是斯拉夫種族勢力和撒克遜-日耳曼種族勢力的交鋒地帶,而由於波蘭歷代統治者糟糕的地緣戰略選擇,左打德國條頓軍團,右邊攻陷過莫斯科,把兩邊都得罪光了。所以無論是斯拉夫正統沙俄,還是日耳曼盟主德國,都對她心懷芥蒂,都想拉攏她,也都防著她,需要出賣利益,第一個就會想到她。波蘭每每成為沙俄和德意志交換利益的犧牲品:俄普奧二次劃分波蘭,蘇聯和德國東西切割波蘭,都讓她受盡了劫難。

雨果曾誇讚:波蘭人民是歐洲文明的騎士,對抗野蠻(沙俄),但作為和沙俄一樣的斯拉夫出身(波蘭是西斯拉夫,沙俄是東斯拉夫,塞爾維亞是南斯拉夫),成為歐洲(撒克遜-日耳曼)的文明騎士,是好聽的說法,不好聽的說法是:撒克遜-日耳曼的文明獵犬,歐洲的呂布。

冷戰期間,波蘭又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反擊撒克遜-日耳曼。

冷戰結束後,波蘭為了經濟利益,又雙被歐盟和北約招安,重新成為撒克遜-日耳曼的文明獵犬,把東斯拉夫、南斯拉夫的血親兄弟當做仇寇防範,不死不休,一會安裝防空導彈對付俄羅斯,一會要求美國駐軍,威懾烏克蘭。

當然,波蘭這樣賣力的表現,是想獲得歐盟的資本和技術,來發展經濟,歐盟也給了他想要的:由於德國是汽車產業大國,波蘭作為輻射鄰國,也相應得到了一些汽車供應鏈、汽車零配件的產業轉移,而目前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波蘭最重要的工業之一,再加上西歐和美國的資本,這幾年波蘭成為歐盟中唯一經濟正增長的國家,自信心爆棚。

所以,作為撒克遜-日耳曼的文明獵犬,德國的總裁助理,波蘭必須依靠歐盟,效忠歐盟,對於德法英和北歐諸國疑心重重的一帶一路(西歐諸國擔心中國一帶一路有助於中國向重化工和高科技升級,而重化工是西歐的核心競爭力,寸土不讓),她必須跟隨德國腳步,不可能給中國企業太多支持,說白了,只想要你的投資,對一帶一路要求的義務不上心。

歐洲呂布波蘭,為什麼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態度冷淡?

波蘭古代騎士


2.作為撒克遜-日耳曼文明的獵犬/騎士,波蘭雖然盡心盡職,但依然有自己的小九九,因為波蘭50%的工業、66%的出口、65%銀行資產都由外資掌控,外資裡邊大部分是歐盟,波蘭還是想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一度還邀請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到波蘭演講,諮詢波蘭是否在金融方面讓步歐盟太多,而宋鴻兵的《貨幣戰爭4:金融高邊疆》,正是講訴金融喪失,對於國家主權的侵害。

所以,為了在歐盟有所獨立性,波蘭又投身美國,成為美國攪動歐洲事務的金箍棒,一邊對付俄羅斯,一邊內訌歐盟。中國一帶一路,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美國的歐洲馬仔-波蘭,自然不敢表現的太熱情。

歐洲呂布波蘭,為什麼對中國和‘一帶一路‘態度冷淡?

波蘭總統和特朗普


3.波蘭2018年人均GDP為1.5萬美元,物價也不比中國高,自覺比中國更發達,所以對於中國還沒有足夠的重視。更何況,需要的投資,美國和德國也能給他,中國只能是錦上添花(他們以為),並不如給塞爾維亞投資,起到雪中送碳的效果。

波蘭與一帶一路的難題,是地緣經濟矛盾激化的結果,短時間內無法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