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的自卑感,都是媽媽的錯”這句話你認同嗎?

退休生活隨手記


你好,我是南極飛鷹,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一個女孩的自卑感,都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我不認同。

自卑感是因為自信心不足導致的一種負面效應,相反的自信心過剩就是自負了。自卑和自負都是負面效應,對於我們的成長以及今後的生活、工作、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

自信心的不足是我們自己碰壁之後選擇了逃避,慢慢地積累而成,並不是有別人造成的。

那麼自卑感的人如何擺脫自卑,讓自己充滿信心呢?


1,相信自己

對自己的不自信源自於不相信自己,比如,覺得自己不會說話,不會討人喜歡,而某某某不但漂亮,而且又會說話,又討人喜歡,你覺得自卑。

相信自己,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每一個女孩都是天使,你自己覺得不漂亮是因為你沒有學打扮,把自己打扮起來,信心自然就來了。


2,把小事做圓滿

有時候自卑是因為某件事,因為自己一直做不好,而別人看起來很輕鬆的能夠做完,心理有落差,所以自卑。

這是一種能力,一種長期鍛鍊的能力。先從小事中尋找信心。

比如我,以前對做水餃那是想都不敢想,我從來沒有碰過,看到別人做水餃,我只坐在沙發上等著吃。

有一次家裡做水餃,我一時興起,也想做,。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做的很糟糕,慢慢地越包越好。到最後的時候,我包的和我媽包的已經無法區分了。

所以不要挑難的,先從小事找信心,等有信心了再努力去把難事做好。等你能把事情圓滿了,其實也不難的。只是你不熟悉而已。

自卑的人永遠怪別人,因為沒有信心,能把責任退掉,心裡舒服一點。你越是逃避,推卸責任,你就越自卑,因為你沒有去克服困難,無法享受到克服困難帶來的喜悅和自信。


南極飛鷹


父母從小的教育和關心真的很重要,我覺得一個人從小自卑真的和父母有關的。父親的脾氣好不好,還有母親的體貼。我的父親從小隻會罵我,我的媽媽也從不安慰和鼓勵我,我被人欺負了真的不敢跟他們說,所以我也是一個從小就自卑的人


肚肚的餓


她希望你好,你也的確不爭氣。。。

怎麼說呢,你媽無處不在,隨時能夠打擊你的自尊心,貌似,你沒怎麼抗拒過,抗拒過的那次,她覺得你是在逃避成就自我的責任,而你,覺得她說的對,她是為你好,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她對你好的方式是有問題的,你對她的縱容也是形成了她是正確的,所以,你的辯駁,起不到啥效用,她可能還會覺得你現在處於叛逆期,能聽進你的話語,自然可能性極小了,還有你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說服她承認自己這麼多年對你的栽培/教育是錯誤的,就像是在說她的人生信條是錯的,一般讓一個人承認錯誤都是相對比較難的了,就像是你自己習慣了帶假面具面對別人,你覺得自己噁心,那讓你立馬以本來情緒面對世界,你是否也會抗拒併為自己辯駁呢,要命的還有,你覺得自己確實不爭氣,辜負了她對你的期望,你對自己尚且瞧不起,你哪來的底氣讓你媽對你改觀,那麼你和她說起你的自卑時,就會顯得無病呻吟了。

她說你沒鼻樑,不好看,這個樣貌不是她生的嗎,不開解你還開吐你,說你作,讓你大方一點,願意討好別人而非安慰自己的女兒,說你駝背,可以讓你注意一點,駝背確實不太“美觀”,說你膚色黃,不好看,你難道能自改膚色的啊,說你穿衣服沒有女孩子的樣子,她可以說說怎樣穿衣服才比較女孩子樣啊,在這之前,你的審美觀,不是她帶給你的嗎,她也可以暗暗給你買衣服啊,怎麼樣穿著才是女孩子該有的樣子啊,她更關心你的外表嗎,她是怎麼知道你大學一團糟,沒有規劃沒有收穫的,什麼樣的規劃叫規劃,什麼樣的收穫為收穫,外人看來你活潑開朗,你看,連你自己都願意把自己裝扮成別人喜歡的開朗樣,可能你練的太到位,把你媽都騙過去了,她眼裡的你是心胸開闊,沒有小心眼,所以,她對你的說教只會更加推你走向成功,什麼,你現在告訴她,她堅信的都錯了,她把自己女兒推入深淵和黑暗,她能緩得過來嗎,她愛你的心不假,她厭棄你的心也沒錯,可能她更厭惡她生出了一個不美的人,她為何對你有要求,可能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吧,你也確實如你所說,未能後天修成更美的人,即使是在她的督促下,還有一點,父母總以為自己給的好是孩子能夠或者說願意接受的好,孩子不能接受時還覺得孩子太小,不懂她們的良苦用心,然而孩子為何會走與她們相反的期望道路,可能是她們沒有深入瞭解到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麼,而非他們需要孩子做到什麼就是孩子想要的了,還有一點,大人有逆反心理,孩子也是一樣的啊,跟年紀大小真的沒有多大關係的,你在母親的期望裡,越來越偏離你本該走的正常道路,而你的人格也偏離本該有的方向,你以“開朗”相迎,世人皆以為你開朗,你再告訴她們這不是你真實模樣,真的很難讓人相信的,畢竟內心歷程太隱蔽,如果自己不剖析,自己估計都看不懂,更何況他人,你可以選擇溫和方式,自己一點點做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再埋沒自己,讓他人看到你的漸進轉變,當然,這個轉變肯定是比較漫長的,沒有支持,那就自己支持自己,這個需要一顆永不會倒的心(中間歇歇沒有關係),你可以選擇激烈的方式,一分不留的一點點直擊她的內心,(可以分段,一下接收不了的,而且可能會崩潰),那麼如果有效果,你就獲得了精神支撐,看樣子,你蠻看中這精神支撐的,還有你可以選擇相結合的方式,自己調整,感覺廢話的太多了,你首先要能看懂你自己,接受自己,調整並接受調整後的你。


葫蘆裡的流年往事


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小縣城裡的普通工薪家庭,父母能帶給我正常的物質生活,而剩下的需要我自己的奮鬥來給予自己。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迷失在了同齡人的物質生活之中,開始去追求一些超出我個人能力的化妝品以及生活品。慢慢的我發現自己失去了控制,我逐漸喜歡購買奢侈品,也喜歡同別人雲淡風輕的說我又買了什麼東西,開始享受別人投來的羨慕的目光。但是隻有我自己知道,拿著每個月固定的生活費,還要去購買奢侈品,這對於我自己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這個事情慢慢的發展,終於到有一天我發現我真的無法承受自己的慾望,我開始反思這究竟是為什麼?這或許跟我日常在社交軟件上看到的好友圈有關吧。

我們所知道的朋友圈分為幾種,一種呢是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一種是分享自己的購物,一種是分享自己的情感等等,而我周圍的朋友都在這個年齡段,喜歡上了購買奢侈品,並且他們都會發朋友圈,也許他們有能力購買這些在我看來很貴重的東西,但是我知道這些東西中的其中一樣都是我生活費中的一大部分。是我的慾望讓我慢慢跌進了自卑的心理之中,是我對於物質生活過高的要求和期望讓我迷失了自己的真正定位。

我或許在那一段時間裡,曾經幻想過,如果我出生在一個很富裕的家庭,我是否也能擁有和他們一樣的東西?也責備過為什麼我的家庭就是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也有瘋狂的去追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但這一切的錯誤都在於自己,是我自己對所作所為缺乏了正確的認識,當然,這和父母一點關係都沒有,更不會有那麼一句話說的是我的自卑來源於父母。


雀師最帥


這裡提到了兩個關鍵詞,“女孩”“媽媽”。

我認為自卑的孩子不分男孩女孩,孩子的自卑跟整個家庭都有關係,甚至上到奶奶爺爺輩,下到弟弟妹妹等,所以不僅僅是媽媽的問題。

以下這幾種情況都會大概率培養出自卑的孩子:

1、過度勤儉的家庭

這個世界上有富人,但更多的還是平民百姓,乃至很多經濟條件並不太好的人們組成的家庭。

而由於經濟條件不太好,一些家庭在教育孩子時,往往非常看重“節儉”,總是會讓孩子“能省則省”。

或許這些家庭並沒有在孩子的用度上太過節省,該花的錢也會花,但還是很容易導致孩子陷入“我家窮,所以我還是別買了”的內心困境,面對一些本來應該進行的消費也猶猶豫豫,做什麼事都非常自卑,既怕花錢,又怕因為花不起錢而被夥伴或是陌生人嘲笑。

不說別人,單單我自己,就對小學時全校訂購校服、自家不想訂而被同學異樣看待的事情記憶猶新,整個中學時期我都因為錢的問題很是自卑,不敢和同學一起出去,在宿舍裡不敢露出自己破舊的內衣,這樣敏感而自卑的我當然交不到什麼朋友,直到大學自己做兼職賺錢才有所好轉。

勤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家長們可不要因為勤儉而害得孩子自卑。

2、家暴孩子的家庭

這裡說的家暴不單單指身體傷害,現在有很多家長對孩子不打不罵,卻用“冷暴力”傷害著孩子。

孩子的心靈是很脆弱的,做家長的鼓勵還擔心不夠,怎麼可以肆意踐踏孩子的自尊心與安全感?

身心受傷的孩子,漸漸會因為家長的打擊而喪失自我,變得軟弱自卑,社交方面大受影響。

3、父母強勢、獨裁的家庭

一個家庭中的話語權就這麼多,父母過於強勢甚至獨裁,孩子的話語權就很少了。

雖說孩子小時候確實應該聽大人的話,但這絕不是做家長的剝奪孩子話語權的理由。

有些家長凡事只憑自己喜好,不管不顧孩子的感受 ,孩子得不到尊重,就會漸漸產生“我沒有自主權利”的觀念,因此變得自卑、缺乏主見。

孩子的性格形成與年幼時的家庭環境關係很大,儘量給孩子營造良好出的家庭環境,對孩子長大後遠離自卑大有裨益,家長朋友們記住了嗎?



社會茶館


不是很認同,其實父親也有很大的責任。如果父親很愛自己的愛人,寵愛不愛人,同時也寵愛自己的孩子。鼓勵孩子有自強自立的性格,遇事想辦法解決問題。在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父親及時幫助處理問題,這樣孩子不會變成自卑的孩子的。


高著山


自卑是一種自我否認,缺乏自信,對自己不認可的心理表現。一個自卑的孩子,跟整個家庭有關,不都是媽媽的錯。

孩子的自卑感是怎麼形成的?

一、家長經常數落孩子

孩子一做錯事情,當家長的就開始批評,沒有一點耐心,很多時候孩子不是故意做錯的,家長無數次的批評指責,就會讓孩子慢慢的失去信心。

二、家長的對比心理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因為每個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接受的教育都不一樣,對比容易導致孩子有壓力,併產生自卑。

三、過度的保護

家長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對大人產生依賴心理,從小缺乏自信。

怎麼改變孩子的自卑感?

一、多表揚,少批評

孩子是越表揚越上進,越批評越下滑,要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二、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提出恰當的要求,給予合理的評價。

三、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孩子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家長應該剋制一下自己的保護慾望,靜觀其變,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和機會。


長時間的自卑,不利於身心健康,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去做一個有自信的人。


惜言情感


這句話有失偏頗。

我認為父親對孩子,特別是女孩的影響特別重要,如果一個女孩特別自卑,那麼,除了母親,孩子的父親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自卑、懦弱大多源自一種沒有安全感的內心感受。通常來說,以下幾種情況會讓人生成自卑情緒:

一、經濟條件不太好的家庭。物質的匱乏和缺失會讓孩子產生對物質的渴望,但因經濟原因無法滿足時,就會生成自卑心理。

二、 缺少愛和陪伴的家庭

缺少關愛,關懷,缺少陪伴和親情,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一個感受不到父母之愛的孩子,永遠都是自卑的。

三、暴力家庭,包括身體暴力和語言暴力。身體暴力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產生懷疑,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懷疑。

綜上所述:家庭經濟情況、對孩子的愛以及家庭暴力不是隻有母親決定的事。所以說“一個女孩的自卑感,都是媽媽的錯”這句話是對父親們責任的開脫。




安-安59317862


生你的人,是母親,養你的人,也是母親,但不能將所有的錯都歸結於母親。是她帶你來到了這個世界,給了你看世界的機會,儘管這個過程中,她也犯了錯,但你所有的缺點都不是她想要給你的。

如果你的自卑感很強,不要責備自己的母親,因為她是這個世界上最想你完美的人。好好的去看看世界,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克服自卑。


傾晨時光


小孩的自卑感來源於家庭氛圍,父母的強勢或者對小孩抑或家人的關愛缺失對女兒的傷害尤其大,自信來源於孩提時代的父母的認同和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