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小米集團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底,小米IoT平臺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2.35億,同比增長55.6%;擁有五件及以上IoT產品的使用者數量增加至410萬,同比增長77.3%。另外,小米AIoT與生活消費品業務收入達621億元,同比增長41.7%,佔總營收的比重2019年已上升至30%。

小米從2014年就開始AloT的佈局,一邊搭建IoT平臺,一邊投資相關企業,並共同打造整個AloT生態體系,才因此成就了今天全球領先的IoT平臺的地位。而平臺連接的智能終端和用戶數量越多,生態價值也就越高。

從萬物互聯到萬物智聯,在5G建設的大風口下,IoT+AI+5G深度融合後將會衍生出多方面的投資機遇,有望催生巨大新藍海。

看深度行業研報,就到樂晴智庫:www.767stock.com

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功能上具有互補作用的技術正在不可避免地發生集合。AIoT是2018年興起的概念,是應用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等技術,以大數據、雲計算為基礎支撐,以半導體為算法載體,以網絡安全技術作為實施保障,再結合5G技術,將萬物互聯、人機交互做全產業延伸,對數據、知識和智能進行集成。

AI時代,IoT連接的設備數比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十倍以上,而IoT+AI+5G,可以令未來所有設備無縫連接在一起,能夠應用於城市中廣泛遍在的各類終端設備。

AI交互與5G連通使得適應於各類場景的新型智能終端突破傳統實用的瓶頸,將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終端設備數量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量級。

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AIoT的發展路徑依次為單機智能、互聯智能和主動智能,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大部分物聯網應用場景目前尚處於第一階段,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AIoT對實體經濟的融合賦能,使AIoT整體業務享有十萬億級市場空間。2019年,受益於城市端AIoT業務的規模化落地及邊緣計算的初步普及,中國AIoT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大關直指4000億量級。

相比於物聯網連接數量的快速增長,由於AIoT在落地過程中需要重構傳統產業價值鏈,過程中既需要適應傳統產業的特性、平衡傳統利益鏈條,也要與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搭建最適宜產業AI賦能的架構體系,因此未來幾年將處於較為穩定的發展節奏。經過未來幾年的產品優化、渠道打通、商業模式驗證,將於遠期迎來高速增長。

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AIoT產業已經形成了終端芯片、底層結構、操作系統、應用技術、終端產品的成熟生態。AIoT的體系架構中主要包括智能設備及解決方案、操作系統OS層、基礎設施等三大層級,並最終通過集成服務進行交付。

根據Ericsson統計,AIOT產業鏈包括包括硬件/終端(佔比25%),通信服務(佔比10%),平臺服務(佔比10%),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增值服務(55%)。可見,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業務佔比較高,達55%。

AIoT相對拓展了IoT原有的產業鏈,同時AIoT在產業鏈上更強調AI芯片和AI能力開發平臺,因而將軟件開發和系統集成業務佔比進一步提高。

從芯片技術維度來說,AIoT的芯片技術可以分為,傳感器(Sensor)技術,AI處理器(Processor)技術和無線通信物聯網(IoT)技術,以及協調和控制這些芯片運行工作的主控MCU技術。傳感器用來採集信號、人工智能處理器分析和處理採集到的信號、控制器(MCU)居間協調和控制不同功能芯片的運行、而無線傳輸鏈接發送各種信號,與其它終端和雲端取得聯繫。

芯片市場主要參與者:

傳感器廠商:敏芯微、矽睿、日本TDK、歌爾股份、日本村田、耐威科技、匯頂科技等。

AI處理器/控制器/無線通信環節廠商:北京君正、樂鑫科技、全瑋科技、瑞芯微、聯發科、瑞昱、德州儀器和高通等。

不同芯片供應商會依據自己的能力選擇自己的產品策略,有的專注於某一個技術細分,有的通過集成手段在同一個產品上覆蓋不同的技術環節。

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5G是此輪技術革命的基礎,作為一項底層通信技術,5G將人與人的連接拓展至萬物互聯(IoT)乃至萬物智聯,並引導移動互聯網向智聯網(AIoT)過渡。

AIoT生態的重要變量之一AI對算力的要求積極苛刻,OpenAI數據顯示,2012-2018年算力的需求增長超過30萬倍,平均每年增長10倍。但與此同時,在算力供給方面,經典的摩爾定律正在逐漸失效,芯片性能翻倍週期從原來18個月延遲至當前的30甚至36個月,體現了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與相對落後的算力供給間的矛盾。

在此情況下,下一階段算力提升的方向將逐漸由芯片性能提升轉向芯片和服務器的數量轉移,而云計算正是順應這一大趨勢而來,IT雲化也將成為5G時代全球算力擴張的主旋律。

5G+AIoT:十萬億級新藍海開啟,智能物聯爆發大勢所趨

隨著物聯網與AI的成熟,以及伴隨著5G的到來,AIoT成為了熱門焦點。AIoT時代終端碎片化的特徵,導致了沒有一個單一端口可以壟斷數據流量,這要求各大巨頭必須雲端芯全方位佈局,才能最大程度佔據碎片化場景數據流量入口。谷歌、亞馬遜、百度、阿里等巨頭近幾年紛紛開始雲、端、芯全方位佈局。

谷歌雲服務有GoogleCloud,GoogleAssistant語音助手;終端有智能音箱GoogleHome,Keecker機器人;芯片有GoogleIPU,第三代谷歌TPU已經進入Alpha測試階段,注資光子芯片創企Lightmatter。

百度有百度開放雲平臺,百度雲,DuerOS;終端有小度智能音箱;芯片有AI芯片“崑崙”;華為擁有華為雲、終端佈局有智能手機,智能音箱AICube;芯片佈局有AI芯片昇騰910,昇騰310。

一輪終端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是AI解決交互和5G解決連通,AIOT時代將因此產生三大重要變化:1)以往電腦、手機等統一標準化的終端平臺逐步走向多元化、碎片化;2)單一終端應用無法壟斷數據流量,人工智能巨頭需要雲端芯全方位佈局普適性;3)第三方AI雲平臺戰略地位突出。

物聯網使得萬物互聯,但也停留在了“連接”的階段,而AI的介入則讓IoT擁有了“大腦”,賦予了物聯網連接的“智慧”,它會思考怎麼連接更合適、怎麼連接更高效,從萬物互連進化到萬物智聯。而物聯網則將人工智能的高端算法和技術落地,真正將技術推向應用。隨著5G網絡建設的持續推進,將不斷推動AloT智慧物聯爆發式成長,IoT+AI+5G深度融合後將會衍生出多方面的投資機遇。

看深度行業研報,就到樂晴智庫:www.767stoc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