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為使醫院生活汙水處理後滿足出水回用的要求,針對醫院生活汙水特點,提出預處理+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通過小試試驗確定其最佳工藝參數,並在天津市某專科醫院生活汙水升級改造工程中應用。小試試驗的最佳工藝條件:容積負荷為0.50 kg∕(m³·d),pH控制在7.5~8.0,氣水比為15∶1,聯合投加PAC+PAM(PAC、PAM投加量分別為15.0、1.0 mg∕L),ClO2投加量為12 mg∕L。工程應用結果表明,工藝運行狀況良好,處理後出水水質達到GB∕T 18920—2002《城市汙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回用水衝廁水質要求。

醫院生活汙水排放量大,若將生活汙水處理後再生利用,既可減少對周圍水體的汙染,又可為醫院節省自來水的使用量[1,2],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醫院生活汙水中主要汙染物為化學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懸浮顆粒物(SS)、氨氮、病原微生物等[3,4,5],常採用以沉澱+生化法+消毒為主的三級處理工藝[6,7,8,9]。生化法常用的處理工藝有活性汙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等[10],其中活性汙泥法容易發生汙泥膨脹和汙泥流失,泥齡難於控制,且受水溫等條件限制,分離效果不十分理想;生物膜法有對場地要求嚴格,負荷率低,容易產生濾池蠅等缺點;生物接觸氧化法是介於活性汙泥法與生物膜法之間的生物處理技術,在汙水處理中穩定性相對較好[11,12,13,14]。消毒工藝段通常採用液氯(Cl2)、次氯酸鈉、二氧化氯(ClO2)、紫外線等作為消毒劑,研究表明[15,16],0.50 mg∕L的Cl2、次氯酸鈉作用5 min後殺菌率最高可達75%;0.5 mg∕L的ClO2作用5 min後即可殺滅99%以上的異養菌,且ClO2不與水體中的有機物作用生成三滷甲烷等致癌物質,無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相對於氯消毒,紫外線對孢子、孢囊和病毒等耐受性高的病原微生物處理效果不好,不易做到在整個處理空間內輻射均勻,存在有照射陰影區、設備造價高和壽命短等缺點。

天津市某專科醫院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原採用活性汙泥法+次氯酸鈉消毒工藝,出水不能達到GB∕T 18920—2002《城市汙水再生利用 城市雜用水水質》[17]回用水質標準。為提高出水水質使其達到回用標準,針對該醫院水質特徵,提出採用預處理+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對汙水進行處理。筆者在小試試驗確定該工藝最佳參數的基礎上,按此工藝對該醫院汙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改造,使汙水處理後出水水質穩定達到GB∕T 18920—2002回用水水質標準,以期為同類汙水處理設施的工藝升級改造提供借鑑。

一、材料與方法

以天津市某專科醫院門診、宿舍等生活汙水為研究對象,由於該生活汙水排入專門的化糞池,因此取化糞池汙水用於試驗,其水質指標見表1。由表1可知,該醫院生活汙水BOD5∕COD為0.44,大於0.30,汙水可生化性較好;水質指標總大腸菌群數較高,需進行消毒處理。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2、汙水處理工藝

根據該醫院生活汙水可生化性較好、生物脫氮效果好的特點,採用預處理+生物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對汙水進行處理(圖1)。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1)預處理

包括格柵、集水池、調節池、一沉池。在集水池進水口設置格柵,以去除水中大量的懸浮物和漂浮物,保證後續汙水處理設備的正常運行。由於醫院生活汙水用水量和排入汙水中雜質的不均勻性,汙水流量和濃度在一晝夜內有較大變化,為均衡汙水水質與水量,設置了調節池,該調節池分隔為2個部分,分別設置穿孔管攪拌和曝氣裝置,根據系統運行情況調整汙泥迴流比,以保證系統中有機物、氨氮等去除效果的穩定。

(2)生物接觸氧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可通過控制活性汙泥的汙泥負荷(F∕M),提高有機物去除率和脫氮率,降低汙泥產量。採用兩級生物接觸氧化工藝:一級接觸氧化池內F∕M高,微生物增值不受汙水中營養物濃度制約,處於對數增殖期,生物膜增長快,保證有機物的去除和脫氮效率;二級接觸氧化池內F∕M低,微生物增殖處於減速期或內源呼吸期,硝化菌佔比較高,硝化反應可充分進行,同時有效降低汙泥產量。

(3)高效沉澱池

根據進水水質情況,在高效沉澱池加入混凝劑聚合氯化鋁(PAC)、助凝劑聚丙烯酰胺(PAM),採用多點汙泥迴流措施,保證氨氮和SS的去除率。高效沉澱池包括混合反應區、絮凝反應區、澄清區,在混合反應區加入PAC,靠攪拌器的提升混合作用完成泥渣、藥劑、原水的快速凝聚反應;在絮凝反應區加入PAM,進行慢速絮凝反應,以結成大的絮凝體。

(4)過濾與消毒

過濾系統有效保證BOD5、SS的去除效果,降低消毒劑的用量,保證出水水質;消毒工藝採用ClO2發生器,該發生器採用化學法生成ClO2,對汙水和汙泥進行消毒,殺菌率超過99%。

3、工藝參數確定

(1)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參數

在50 L的塑料桶中掛入1組直徑為125 mm的彈性立體填料,加入城市汙水處理廠二沉池汙泥20 L進行接種掛膜。掛膜成功後,採用預處理後的汙水作為進水,水質指標CODCr為197.1~246.4 mg∕L,BOD5為98.6~123.2 mg∕L,SS濃度為68.8~85.0 mg∕L,氨氮濃度為30.2~41.8 mg∕L,總大腸菌群數大於18 000個∕L。在控制溫度等其他條件不變時,分別進行氣水比、容積負荷、pH對BOD5和氨氮去除率的影響單因素試驗。

①氣水比

為有效降解汙水中的有機物,生物接觸氧化池中需提供充足的溶解氧(DO),以保證有機物的正常氧化,而氣水比直接影響反應器中DO濃度。在容積負荷為0.50 kg∕(m3·d),進水流量為6.25 L∕h,溫度為20~26 ℃的條件下,設置氣水比分別為5:1、10:1、15:1、18:1,研究其對汙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②容積負荷

在汙水pH為7.0,氣水比15:1時,設置容積負荷分別為0.15、0.30、0.50、0.80和1.00 kg∕(m3·d),即對應的進水流量分別為1.875、3.750、6.250、10.000和12.500 L∕h,水力停留時間分別為24.0、12.0、7.2、4.5、3.6 h,研究容積負荷對汙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③pH

在容積負荷為0.50 kg∕(m3·d),氣水比15:1時,設置pH分別為6.0、6.8、7.0、7.5、8.0、8.5和9.0,研究其對汙水中BOD5、氨氮去除的影響。

(2)高效沉澱池工藝參數

採用六聯攪拌裝置,在1000mL燒杯中進行混凝試驗,考察單獨投加PAC、聯合投加PAC與PAM情況下,混凝劑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

①PAC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SS濃度為87 mg∕L),分別加入10、12、15、18和20 mg∕L的PAC,混合3 min,靜置沉降30 min後,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

②PAC+PAM

取接觸氧化池出水(SS濃度為87 mg∕L),加入15 mg∕L的PAC,快速攪拌3 min,混合均勻,然後加入PAM並慢速攪拌8 min,沉澱30 min,取上清液測定SS濃度。

(3)消毒池工藝參數

以高效沉澱池的出水為研究對象,在1 000 mL的燒杯中,分別投加5、10、15和20 mg∕L(以有效氯計)的ClO2,接觸時間為1 h,檢測進水(高效沉澱池出水)及消毒後出水的總大腸菌群數,分析消毒前後總大腸菌群數變化。

4、指標檢測方法

主要水質指標檢測方法見表2。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二、結果與討論

1、工藝參數確定

(1)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參數

①氣水比

生物接觸氧化在不同氣水比時BOD5、氨氮的去除率見圖2。由圖2可知,隨著氣水比的增加,BOD5去除率變化幅度不大;而氨氮去除率隨氣水比增加明顯增大。當氣水比為5:1、10:1時,由於曝氣量不足,使硝化菌生長繁殖可利用氧量不足,成為硝化反應的限制因素,造成氨氮去除率不高;當氣水比為15:1、18:1時,由於可利用氧量充足,滿足硝化菌的需要,氨氮去除率明顯提高。從經濟方面考慮,確定最佳氣水比為15:1。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②容積負荷

在不同容積負荷下生物接觸氧化對BOD5、氨氮去除率見圖3。由圖3可知,容積負荷由0.15 kg∕(m3·d)增至0.8 kg∕(m3·d)時,BOD5去除率保持在94.8%左右;容積負荷超過0.8 kg∕(m3·d)時,BOD5去除率快速降低。容積負荷對氨氮的影響與BOD5差異較大,容積負荷為0.15 kg∕(m3·d)時,氨氮去除率高達99.9%,但隨著容積負荷的增加,氨氮去除率快速下降。這是因為容積負荷增加造成水力停留時間減小,使微生物與汙水中汙染物接觸時間減少,而硝化細菌世代更新時間較長,留給硝化細菌降解氨氮的時間不充足,致使氨氮的去除率降低,當容積負荷過高時,使同步硝化受到抑制。在較低容積負荷時〔<0.5 kg∕(m3·d)〕,BOD5、氨氮均有較好的處理效果,在工程應用中由於容積負荷為0.50 kg∕(m3·d)較0.30 kg∕(m3·d)節約了1∕3的池體容積,綜合考慮出水水質與工程投資成本,容積負荷以0.50 kg∕(m3·d)為宜。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③pH

進水pH對氨氮、BOD5去除率的影響見圖4。由圖4可知,進水pH變化對BOD5去除率影響較小,但對氨氮去除率影響較大。當進水pH從6.0增至7.0時,氨氮去除率明顯升高;pH為7.0~8.0時,氨氮去除率趨於穩定;pH>8.0時,氨氮去除率略有降低。進水pH對氨氮去除率的影響與硝化菌活性相關,pH>8.0或pH<7.0時,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受到抑制並趨於停止;pH>8.0時,NH+4H4+的電離平衡使NH3濃度迅速增加,由於硝化菌對NH3較為敏感,會影響硝化速度;pH<7.0時,真菌開始與細菌競爭,硝化速度減慢。可見,pH為7.5~8.0時,氨氮的硝化效果較好。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2)高效沉澱池工藝參數

① PAC投加量

不同PAC投加量時汙水中SS去除率變化如圖5所示。由圖5可知,SS去除率隨PAC投加量加大而提高;PAC投加量超過15.0 mg∕L時,增加PAC投加量,SS去除率呈下降趨勢。確定PAC最佳投加量為15.0 mg∕L。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② 聯合處理時PAM的投加量

PAC+PAM聯合處理時,PAC投加量穩定在15.0 mg∕L,不同PAM投加量下汙水中SS去除率變化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隨著PAM投加量的增加,SS去除率明顯增加;PAM投加量超過1.0 mg∕L時,SS去除率穩定在95%左右。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採用PAC+PAM聯合處理方式,PAC投加量為15.0 mg∕L,PAM投加量為1.0mg∕L時,SS去除率較穩定。

(3)消毒池工藝參數

不同ClO2投加量時總大腸菌群數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ClO2投加量高於12mg∕L時,消毒後出水總大腸菌群數可被控制在1個∕L以下,總餘氯濃度保持在1.5mg∕L。確定ClO2最佳投加量為12mg∕L。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4) 最佳工藝條件

通過小試試驗確定的最佳設計參數:容積負荷為0.50 kg∕(m3·d),pH為7.5~8.0,氣水比為15:1,投加PAC+PAM(PAC、PAM投加量分別為15.0、1.0 mg∕L),同時採用12 mg∕L的ClO2對出水進行消毒。

2、工程應用及效果

在天津市某專科醫院的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中,採用預處理+生物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進行設計,生活汙水設計水量為2 000 m3∕d。於2014年8月完成工藝升級,9月進行運行調試,10月穩定運行,此時該工程最佳運行工況:容積負荷為 0.50 kg∕(m3·d),pH為7.8左右,氣水比為17.5∶1.0,聯合投加PAC+PAM(PAC、PAM投加量分別為21.0、0.8 mg∕L),ClO2投加量為12 mg∕L。於2014年11月對進水、出水水質進行監測,結果見表4[18]。由表4可知,出水主要指標均達到GB∕T 18920—2002回用水衝廁水質要求。

醫院生活汙水回用處理工藝的參數確定及工程應用效果!

三、討論

(1)針對醫院生活汙水特點,採用“預處理+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進行處理,小試試驗確定其最佳工藝條件:容積負荷為0.50 kg∕(m3·d),pH控制在7.5~8.0,氣水比為15∶1,聯合投加PAC+PAM(PAC、PAM投加量分別為15.0、1.0 mg∕L),ClO2投加量為12 mg∕L。

(2)採用“預處理+接觸氧化+高效沉澱+過濾消毒”工藝,對天津市某專科醫院生活汙水進行升級改造,工程規模為2 000 m3∕d,穩定運行時工程最佳運行工況:容積負荷為0.50 kg∕(m3·d),pH控制在7.8左右,氣水比為17.5∶1.0,投加PAC+PAM(PAC、PAM投加量分別為21.0、0.8 mg∕L),採用ClO2發生器產生的ClO2進行消毒(投加量為12 mg∕L,接觸時間為1 h)。處理後出水達到GB∕T 18920—2002回用水衝廁水質要求。

公司集環境諮詢、環保新技術研發、環保設備生產、環保工程設計和環保工程施工為一站式總承包服務,公司擁有施工勞務資質、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建築機電安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三級資質,並已獲得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