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琴和帝舵哪個檔次高?

I陳冠希


而帝舵則不然,最開始僅僅是作為勞力士的副品牌而推出的,一直以來風頭也都在勞力士之下,近些年開始改變策略,推出了不少在市場上頗有口碑的佳作。帝舵TUDOR新版的Glamour Double Date是2018年底在香港單獨發表的,當時還採取了神秘發表的形式,與會的媒體事先都不知情,如此著意安排的行銷手法對TUDOR帝舵來說並不尋常,慎重其事的態度也顯現出品牌對這款的重視程度。

Glamour系列原本就有大日期款,名字也叫Double Date,這次改款除了調整了面盤上的若干細節,更重要的是將機芯從原本的ETA2892升級成帝舵自制的MT5641,這是在品牌的產品線中首度出現的新型號,大日期和小秒針都是過去沒有的功能顯示,光從這一點來看這款頗具份量。

新機芯屬於56系,是帝舵最標準的基礎機芯家族,依據他們的編號邏輯最後一位數代表機芯尺寸,而”1”是最大的33.8mm;倒數第二位數是附加功能,比如說0是最基本的大三針、1多了日期、2再加上動力儲存顯示、5是兩地時間,諸如此類。4是過去沒出現過的番號,而以這款的情形來看之後這個數字就代表小三針加大日期了。

表耳與中殼段落分明。錶款的厚度以正裝表來說不算薄,畢竟光是機芯就有7.41mm了,不過以日常配戴來說仍然屬於合理的尺寸,實用無虞。表耳跟中殼在側面切出明確的段落,這跟帝舵現在常用殼型的連續線條不同。

33.8mm即便以現代的標準而言都是相當大的機芯,然而新版的Glamour Double Date表徑跟舊版的同樣都是42mm,像這樣一隻簡簡單單的正裝表何以要用到這麼大的機芯,理由耐人尋味;小三針和大日期的面盤配置最忌讓這些功能顯示擠在面盤中央,而以這款表現來說小秒針的軸心和日期窗差不多都位在從面盤中央到邊緣的中點上,算是一個均衡的格局(有些人也許喜歡小秒針更邊一點),但要說這個格局是拜大尺寸的機芯所賜倒又未必,別的不提,舊版裝的2892直徑不過26mm上下,然而它的秒針和日期位置跟新版卻也差不多。

容納大日期的數字盤或許是一個可能的理由。照實際測量的結果,新版的日期窗確實是比舊版的大了一點,個位數字盤有十個數字,如果每個數字都加大一點的話整個盤面的尺寸是有可能膨脹不少,為了這個理由而採用大尺寸的機芯邏輯上是說得通的。無論如何機芯是這款的重要賣點毋庸置疑,也因此帝舵罕見地在這裡使用了透明底蓋,自從2015年推出自制機芯以來這是他們家除了North Flag之外第二款裝透明底蓋的,儘管帝舵的機芯稱不上是精雕細琢,不過沖著這個稀有性仍然很有吸引力。

外露的自制機芯。難得一見的透明底蓋。帝舵的自制機芯轉用了許多勞力士的know-how,比如說橫跨式擺輪表橋或是無卡度調速螺絲擺輪,矽遊絲則是連勞力士都沒有的(除了部分女表) 。動力儲存長達70小時。

如前所述,新舊兩版除了機芯之外外觀差異不大,具體上包括了時分針從鏤空的柳葉針改成了填有夜光的棒狀指針,小秒針也從鏤空的改成一般樣式,棒狀時標換成了楔形時標,日期窗則是取消了外框,並且從微微的扇形變成了純粹的矩形。裝飾的部分面盤中央的垂直條紋是舊版沒有的,另外舊版的小秒盤內原本有老帝舵的玫瑰logo,新版則取消掉做成普通的同心圓紋,大致上就這些了。

話說帝舵在2012年推出Black Bay時首度重啟了玫瑰logo,往後發行的產品有的用玫瑰、有的用盾牌;玫瑰或盾牌每個人各有偏好,但在單一表款中同時出現兩種logo就有混淆之嫌了,比如說自制機芯版的Black Bay面盤上使用了盾牌,但錶冠上刻的仍舊是玫瑰,又或者是舊版的Glamour Double Date在面盤上既有盾牌也有玫瑰,像這些表現看在純粹主義者眼中心裡難免會有疙瘩,相形之下這款統一隻用盾牌就沒有這種問題了。

核心的大日期顯示。大日期的兩位數字看得出些微的高低差,兩個數字盤應該是上下重疊的設計,不過落差並不會很明顯。新版的大日期尺寸上有較舊版的稍大,整體在表面上的存在感也更強了。

長久以來運動表都是帝舵的強項,相形之下正裝表的聲量始終比較弱,這款Glamour Double Date的推出似乎有意在平衡這種現象;持平來說這款的賣相應該會更適合中國市場,當初選擇在香港做全球首發應該也有考量到這點,其實過去帝舵的Prince同樣也是一代經典,好好經營的話正裝表未嘗不能闖出一片天地。


鄒三山的玩表秘術


帝舵和浪琴雖說同是豪華品牌,但帝舵要略高與浪琴一些。帝陀表是勞力士的子線品牌,工藝和品色等方面上都追隨著勞力士的步伐。此外帝舵還有一定的保值能力,也要勝於浪琴。而浪琴款式要比帝舵多很多,適合年輕人佩戴。兩個品牌各有特點。但是要說價值,帝舵和浪琴相差並不大。

機芯是手錶的心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手錶的優略。浪琴手錶通常會買來ETA機芯,自己進行改造、打磨,常見的機芯為L595、L704、L633等。而帝舵同樣使用常見的ETA2824、7753、2834機芯。帝駝號稱ETA機芯打磨最用心最好的,浪琴機芯是略遜於帝舵的。但浪琴勝在款式上,月相、逆跳、動能顯示等多功能應有盡有。給消費者的更大的選擇空間!

帝舵是勞力士的下位表,浪琴是斯沃琪集團旗下表.帝舵和浪琴都是世界名錶(二類一等)。帝舵的價位比浪琴高點,但浪琴錶的款式較多。普通帝舵機械錶最低價有8000左右的,浪琴軍旗系列機械錶6000多元就行了。個人看法,論名氣是帝舵,講實用是浪琴。


D3歐洲街腕錶部


一個是昔日王者,一個是地主家的傻兒子。

開個玩笑,單說檔次的話,我覺得帝舵更加高一點。浪琴主打的名匠系列工價在一萬出頭,八針名匠的價格也兩萬不到。反而看帝舵的碧灣,青銅什麼的不用說,單說普通的精鋼也在兩萬多,三萬左右,單論檔次,必須帝舵呀。

畢竟,誰賣的貴,同時銷量高,那麼誰的檔次就高。

但是,很多朋友買手錶,不光看價格,還喜歡研究歷史,品牌形象這些。一提到這個我真心為浪琴感到不值。被斯沃琪強制降檔,浪琴賣的便宜,主要責任在斯沃琪。心痛。

勞力士藍水鬼結束這次戰鬥


一文小表弟


帝舵表作為勞力士的“親民化”品牌,每一隻都有勞力士精準耐用的品質。而浪琴錶也是知名的瑞士高級製表品牌,手錶以優雅卓越而著稱。這兩個品牌恰好又在一個大等級分類中。

帝舵和浪琴雖說同是豪華品牌,但帝舵要略高與浪琴一些。帝陀表是勞力士的子線品牌,工藝和品色等方面上都追隨著勞力士的步伐。此外帝舵還有一定的保值能力,也要勝於浪琴。而浪琴款式要比帝舵多很多,適合年輕人佩戴。兩個品牌各有特點。但是要說價值,帝舵和浪琴相差並不大。

機芯是手錶的心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手錶的優略。浪琴手錶通常會買來ETA機芯,自己進行改造、打磨,常見的機芯為L595、L704、L633等。而帝舵同樣使用常見的ETA2824、7753、2834機芯。帝駝號稱ETA機芯打磨最用心最好的,浪琴機芯是略遜於帝舵的。但浪琴勝在款式上,月相、逆跳、動能顯示等多功能應有盡有。給消費者的更大的選擇空間!

看是什麼樣的人戴了,帝陀作為勞力士的子品牌有勞力士這塊金字招牌,當然很不錯,每個系列都與英國皇室相呼應,更何況設計風格相同但價格要便宜很多。浪琴的話作為二類一等手錶中的佼佼者,不論設計風格還是款式都非常典雅。看個人喜好了,可以說這兩款是適合不同場合的手錶,論名氣是帝舵,講實用是浪琴。帝駝結實耐用防水耐艱苦粗獷耐用選帝駝,要優雅高貴氣質選浪琴。商務人士的話帝陀比較高調,浪琴要內斂很多。


銘刻萬表交流


浪琴和帝舵手錶同時豪華品牌,但是帝舵要略比浪琴高一檔次。帝舵手錶是勞力士的子線品牌,工藝和品色等方面都追隨勞力士的步伐,帝舵手錶相對浪琴更具保值能力。浪琴手錶要比帝舵手錶款式多很多,也更適合年輕人佩戴。

可以說兩個品牌各有特點,在價值上帝舵和浪琴相差不大。從佩戴群體上來看,浪琴更適合年輕的白領群體,上手優雅大氣。帝舵手錶則更適合比較成熟的中年人士佩戴,腕錶的設計比較保守低調。帝舵相對浪琴更上檔次的就是採用了自產機芯,價格也很親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