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入门一个领域(为什么你总是从入门到放弃)

刚入行产品经理的时候,经常有这样的困惑:涉及的领域太多该如何入手?如何快速入门一个领域?


入行两三年时,也会困惑:好像什么都懂一些,但是都钻研不深,如何快速形成知识体系呢?


产品经理本身涉及的领域多而杂,再加上开启新业务、换工作进入新行业等,经常遇到这样的挑战。
我就经常被这样的问题折磨,逐渐整理出一些心得。


01 快速不是节约时间,是节约心智能量


经过多次实践和观察,我发现人和人之间学习速度的差别,通常不在时间管理上,而在于心智能量的运用上。


就是说不在于你能多么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或者意志力多么惊人,别人都在玩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学习。这些差别不大。
什么叫节约心智能量呢?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如你在看书时发现一个难懂的概念,你会怎么做?你是就这么过去了,还是主动去查询它的意思?


主动去查百度?(这很学霸啊!)但是你多试几次之后,这本书就会在角落里吃灰尘了。因为你查百度、甚至找专业的人问,通常也只会对这个概念云里雾里(除非你真能找到特别专业又能解释地非常通俗的人),甚至又引出一堆概念,开始循环上面的步骤。是不是光听着就令人头秃呢?
那就这么过去吗?(听上去有点不负责任呢)确实是。不过,并不是说之后不管了,而是你有意识地去找相关主题的书,进行主题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概念会被交叉解释。


例如 2016 年,由于工作关系,我需要快速了解金融,进行了主题阅读,当时在一篇总结文章里写到:


《还原真实的美联储》里第一次提到“流动性陷阱”,但对于其成因没有进一步解释,而在《七天读懂宏观经济》里作者就解释了。《七天读懂宏观经济》里提到的“预期”概念,在《联储岁月》里有详细而生动的例证。这种互相呼应互相解释的阅读体验很是奇妙。


不求甚解,不懂跳过。这不会让你感到认知负担,反而让你有动力继续探究,从整体上看反而节约时间,而这是源于你节约了心智能量。
当然,“心智能量”是我虚构的概念。在我看来,它主要和两个方面有关:习惯养成和学习路径。


02 习惯养成:为什么看过很多书单,依然学不好 xxx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看过很多书单,依然学不好xxx。这个“xxx”可以是经济学、心理学等等任何学科或领域知识。
还是上面那个学金融的例子。一开始我在知乎搜索“如何入门金融学”、“如何入门经济学”等等,发现里面的大牛上来就推荐类似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这种古老又大部头的书。当时小白如我,瑟瑟发抖。
许多次希望了解金融而不能之后,会觉得这是一个艰深的领域,并对学习它心生恐惧。


后来我尝试着从更简单、通俗同时具备专业性的书入手(例如上面提到的几本),终于有了兴趣,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理解框架,知道该去了解哪些分支领域并逐步进阶。


从简单入手,别从经典入手。


当然,这主要说的是在学习的早期。这个时候培养兴趣是第一要务。不要想着在一开始就挑战高难度。有挑战精神是好事,但在这个阶段真不适合。
当你养成兴趣之后,就需要循序地坚持,这时候可以增加难度。这个坚持,也不是说去反人性地逼迫自己,那也是很耗费心智能量的。怎么坚持呢?有一些具体的方法,会在我的课程上讲哦。


03 学习路径:你为什么从入门到放弃


知识和技能的路径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只习惯知识学习的路径。


什么是知识学习的路径呢?大家回想一下中学时代受过的教育。各个学科的知识,老师都会从基本的概念开始介绍,再讲复杂的知识。老师带领大家先学什么,再学什么。老师也通常告诉你:从基础开始。这在我看来是自下而上的学习路径。


而技能类的学习,并不遵循这样的路径。
例如,PPT的学习(哎,神坑无数,不知道多少次从入门到放弃),如果从基础的知识开始,也正像很多课程教的那样,先学习怎么处理图片、怎么配色、怎么做动效,你会发现,当你开始要给老板汇报的时候,还是无从下手(且不说这个学习过程还挺无聊的):图片如果放大不高清,不放大呢效果又不突出,怎么处理?这些字一个也删不掉,怎么做出那种极简的风格?
PPT的学习,需要的是自上而下的学习。什么是自上而下的学习呢?就是去找出幻灯呈现的模式和规则。关于模式和规则,我在上一次试图开课的时候有涉及到一点,而在我的课程中还会非常详细地介绍。
再说回知识的学习路径。
虽然我们都习惯知识的学习路径,但在工作后,这一路径也需要自己去发掘。没有人再告诉你这个领域基础的概念是什么、核心的概念是什么,应该从哪里开始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处理一个问题,获得了一些信息,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过些时候又获得新的信息,推翻了之前的方案。来来回回好几次才最终对问题有了完整理解,并提出一个合适的方案。


或者了解一个问题,以为自己懂了,过后又发现不懂,需要反复向同事甚至老板确认。
这都是没有概念意识,或者概念学习的方法不够好导致的。而这非常影响职场效率。我的课程中会重点介绍这部分内容。
采用错误的路径,浪费心智能量,你很快丧失兴趣,或颇受打击。而并不是由于你资质不行、不够有毅力或没有挤出更多的时间。


节约心智能量,习惯和路径是很重要的两点。其他还有一些,例如你是每次零散地学习一些概念,还是集中刻意练习?你刻意练习的是模式,还是技艺?你是否会关注概念的结构和概念的联系?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