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四月的金光大道紀念牆上,寫滿了思念的語句。這一天,無論是香港明珠臺還是翡翠臺,轉到哪兒都是他的面孔,他的歌聲,他的影像,我們也會不由地想起他的一顰一笑,想起他留下的美好畫面。這一天,我們會把哥哥的演藝生涯再歷數一番,得過多少唱片大獎,開過多少場演唱會,演過多少電影,哪些角色堪稱經典。從2003年4月1號到今天,一晃17年過去了,時間過得越久,記憶越清晰。那些被時間摩挲成碎片的映像,交織摞疊在一起,變成了追光下的一個背景。

“哥”聲魅影:精美如斯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作家倪匡就曾親筆寫下“眉目如畫的美男子”,誇讚張國榮。1989年,香港商臺舉辦的“十大靚人”評選中,哥哥高居榜首;1996年,香港評選“四大絕色”,張國榮名列其中;2000年,張國榮再次被評為香港“四大絕色”之首;2003年,高票當選為“香港最美麗笑容”。2010年,哥哥還榮登了美國CNN“19位中國香港最美男藝人”的榜首。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很多人因為年齡關係,並沒有親自見過張國榮,我們來聽一聽那些跟張國榮近距離接觸過的明星,到底是怎麼說的。袁詠儀一直自詡自己記臺詞厲害,三四頁的紙一口氣說完不在話下,可是跟張國榮合作了一次,她就徹底淪陷了。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1995年,張國榮、辛曉琪合拍了《深情相擁》。只看了哥哥一眼,辛曉琪就撲通撲通地心跳加速了好一陣。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甚至連霸氣十足的“東方教主”,也曾臣服在哥哥的微笑之下。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可惜,這樣讓世界都能為之一亮的美貌,隨著17年前張國榮的縱身一躍永遠消失在了世間,如今我們只能在影像中再度回憶哥哥的美麗風華了。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影迷們說,張國榮的面容常常無情,卻又有孩子般的無辜,讓人不忍傷害,不由地在心中升起一絲疼愛。擁有如此得天獨厚的美貌,張國榮一點都沒有辜負,他用這張面孔演繹了一個又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張國榮把每個角色都當成了重生,盡情燃燒著自己對生命的熱情,真正做到了“不瘋魔不成活”。

“哥”聲魅影:精緻演技

關於張國榮的演技,導演陳可辛曾經評價說,他不是一個平凡的人,因為他有著對錶演特有的堅持和挑剔。這種對電影的挑剔與堅持,幾乎在哥哥的每一部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1992年,導演高志森找到張國榮拍攝《家有喜事》。在電影中,哥哥要扮演一個娘娘腔。照理說,這樣的角色,張國榮是完全可以拒絕的,可是他非但沒有排斥,還私下多做揣摩,自己加了不少戲,添了很多彩。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張國榮的每一個角色幾乎都是用自己全部的生命來演繹。1993年,張國榮拍攝了電影《霸王別姬》。奉獻了一次足以載入影史的表演,成就了史上最美的“程蝶衣”。如今回頭再看,在那段似假還真的演繹中,我們早已經無法分清,這僅僅是銀幕上的虛幻傳說,還是隻屬於張國榮的真實故事。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只是您有所不知,早在1990年,陳凱歌就曾經找過張國榮,不過當時哥哥覺得,自己是一個偶像,得保持一個陽光的形象,所以婉拒了。可陳凱歌覺得,這個角色非張國榮莫屬,於是他又親自跑到香港。他一遍遍的跟張國榮說,在京劇這種藝術中,程蝶衣和段小樓的感情是會發生的。這次,張國榮被吸引了,為了能更好的演藝,哥哥提前三個月到了北京,學習語言練習京劇。只可惜最後在電影中,陳凱歌還是找了替唱,這也成了哥哥心中的遺憾。不過這並沒打消張國榮的半點熱情,拍戲時,他完全進入了忘我的境界。為了詮釋出電影中師弟對師哥那種微妙的情愫,張國榮更是徹底把自己變成了程蝶衣,戲裡戲外始終含情脈脈,這種著魔的狀態,差點讓搭檔張豐毅急了眼,紅了臉。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因為在《霸王別姬》中表演出色,張國榮獲得了第46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不過可惜的是,張國榮最後因一票落選影帝。那這一票到底去了哪裡呢?據說,當時意大利評委克勞迪亞.卡迪娜爾在看完《霸王別姬》之後,竟然將張國榮當成了女的,所以把手中的那一票投成了最佳女主角。因為這個烏龍事件,張國榮與戛納影帝擦肩而過,這也成了哥哥心中永遠的痛。當時,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張國榮還許下了這樣一個願望,說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再跟陳凱歌合作。只可惜,這個願望再也無法完成了。2008年,陳凱歌拍攝電影《梅蘭芳》時,很多影迷的心裡升騰著這樣一個疑問,如果張國榮還在世的話,他是不是扮演梅蘭芳的不二人選呢?

說起來,哥哥能成為一個傳奇,確實離不開他的“不瘋魔不成活”。1997年,張國榮尺度大開,和梁朝偉拍攝了電影《春光乍洩》。兩個大男人在銀幕上激情四射,著實嚇傻了不少人。其實一開始,對於這種角色,張國榮是有點拒絕的。可是自從被王家衛說服之後,哥哥就天天給自己洗腦,研究角色的心理,最終,憑藉著電影《春光乍洩》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提名。只可惜,最終小金人卻被他的搭檔梁朝偉捧回了家,這對自己演戲很自信的張國榮,為此卻耿耿於懷了很長一段時間。

懷念“哥”聲魅影,再憶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

儘管這哥倆永遠無法同時成為最佳男主角,但在第20屆香港金像獎上,這對至交好友,在最佳男主角頒獎環節上難得同臺了。自然的牽手貼面,哥哥為梁朝偉送上由衷的喜悅,這也讓我們更能體會到,當張國榮縱情一躍離開人世後,梁朝偉的孤獨,及悵然若失。2016年,張國榮去世16週年的演唱會上,梁朝偉還再次撥通了哥哥的號碼,留下了一句“不如我們從頭來過”!只是這樣的重來,只能等到來生了。

張國榮不但是個好演員,心裡還深埋著一個導演夢。2002年,張國榮打算執導電影《偷心》,多次跑到內地,聯繫陳道明、寧靜、胡軍、黃曉明、姜文等明星,他甚至還親自跑到青島取景。由於對影片要求過高,劇本一改再改,演員也換了好幾茬。更悲催的是,投資人最後也跑了路。哥哥大受打擊,一度心力交瘁,甚至還因此患上了抑鬱症,而當導演拍電影,也成了他一生未完成的心願。

張國榮追求精緻,把藝術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他不得不承受痛苦,承受到最後,他選擇了終了一生。縱身一躍,他化成了一隻始終要飛的“無腳鳥”,翱翔在了天堂中。有人說,張國榮定義了一個巨星時代,“舉手投足都是一個明星”,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用“尚未高飛,也未遠走”用以自我撫慰,可誰都知道,當初張國榮決絕一躍,已經剪破歲月慵懶,散落了一地哀傷,這個比煙花還要絢爛的男子,把自己生命中最華彩的樂章,綻放在了舞臺上,定格在了膠片裡。張國榮定格在原地,不離、不移、不語,留給我們無盡的懷念。而我們,則時時回望浮燈彼岸,看著風繼續吹,懷念一代人的記憶,以及最初那些狂妄的,華美的,遙遠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