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最委屈的時候,你最想跟誰說?

十少娛樂


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 若能當什麼都不奢望的時候,一切才可能如期而至。


越長大越孤單,直到現在身邊的人也沒有值得讓你去情愫,在這個社會中我的嘴被封上了膠帶,所有的話無法說出,最終只能在深夜裡把它們寫在紙上告訴自己。


願漂泊的人都有酒喝 願孤獨的人都會唱歌。願相愛的人都有未來,願等待的人都有回答。願孤單的人不必永遠逞強,願逞強的人身邊永遠都有個肩膀。願肩膀可以接住你的歡喜憂傷,願有情人永生執手相望。願你如陽光,明媚不憂傷;願你如月光,明亮不清冷。願你最愛的人,也最愛你。


走到現在無人可靠,悲傷的時候只能依在窗口默默的點上一隻煙,然後靜靜的看著遠方。委屈的時候,把家裡的燈光關閉打開自己喜歡的歌曲靜靜的去聆聽,然後告訴自己未來還要繼續,以後的路還得靠自己。
請加油 請努力


阿飛看好劇


在我最委屈的時候,我最想找愛人說。

有點委屈,其實心底總想說給媽媽聽,可是媽媽知道了,老是擔心我,事情過去我都忘記了,媽媽還打電話來安慰我,我覺得這樣給媽媽增加了負擔。



有時想說給最好的朋友聽,可是朋友無意中當笑話說給別人聽,更有甚者,關係稍不好時,成了他取笑自己的話柄。

愛人不屑於聽我訴說,他把什麼事看得通透,就像我一次考試差一分沒過,我都氣得三天吃不下飯。給愛人說了,他滿不在乎地說“正常,哪有什麼。”說過他也就再不提這件事了,想沒發生過一樣。當時很不高興,感覺他不理解我。事過境遷,感覺他說得對,也做得對。


柳絮兒生活談


如題,當我感覺最委屈時,我將最想給誰說呢?小時候也許會向朋友說吧,稍大一點,一直至今,我會選擇給自己說,這也許是自己從小 的生活經歷所至吧,養成了自己倔犟的性格,

由於家庭的原因,我入學的第一天,就被人鼻青臉腫地從學校揍了出來,我無法再踏入學校的大門,父母又身陷設在精神病院的"三脫離,五不準"學習班,而無法顧及,我只能流落於街頭,為了生存,嚐盡了別人的欺侮與白眼,還不諳世事的我,只能將滿肚的委屈,向一起流浪的小狗訴說……,

長大以後,更是不願向家人或別人傾訴自已的委屈,在我的記憶中,也只是一兩次酒後向知心朋友傾訴一二,慢慢的,我便養成了遇事只向自已傾訴的習慣,前幾日,我去看望大姑,年事已高的她曾感概地說我:你一生從不向別人開口求助!這大概也是因自已過去的經歷造成的吧,其實我心裡明白,別人也只能給你安慰,同情,事情最終還是要自己去面對,解決,

記得一位偉人曾說過:環境決定人的性格,性格決定人的命運!回望自已的一生,也是那特定的年代,處境,決定了我的性格與命運,這也是我第一次向別人吐露自已心中的話,只願以後的人們,都能快樂地生活在陽光下,不要再經歷我們那個時候,所經歷的苦痛!

我是南橋布衣,我在這裡等你,如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點贊,謝謝!





南橋布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受委屈有時會想誰不委屈呀,說不定還有比我更委屈的人呢,人家都沒吭聲,每個人都有生活,工作,並不都可以時時刻刻去聽你的委屈,安慰你,有強大的心理聽你把事情說完,給朋友講,也許他今天上班也被boss罵的狗血淋頭,也許她也正在為車貸、房貸憂心忡忡,忙著+班,也許她在照顧父母,已經這麼累了,還要接受你的不愉快,憑什麼呀,雖然說朋友是用來傾訴的,可是哪能時時刻刻的聽呢,每個人都有一根弦兒,都緊繃著,也不知什麼時候可以松一小下。去給老爸老媽傾訴,帶來更多的是他們的心疼與擔心著急,你遠在他鄉工作,說了也多他們的著急,睡不著覺,所以就索性不說了。

現在我在面對委屈,與壓力都會多看看書,看書呢開闊您的視野,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刷刷抖音找搞笑的視頻看看,或者自己寫寫日誌發洩下,打一兩局王者榮耀🙃。

成熟是你出門總會自己帶傘,很少再把自己淋溼,是你自己控制自己的眼淚,很少再把自己感動哭,成熟就是你學會善待自己,照顧好自己,你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將生活僥倖地寄託於外在的一切,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做個陽光的人。





淡藍色的承諾很傷


從小到大,有委屈的時候都是找媽媽傾訴,媽媽總是先安慰我,然後再說我是對是錯。

都說,七十有個家,八十有個媽,有媽就有家。不管多少歲,有媽是幸福的,有媽在,你可以任性,可以撒嬌,可以隨便發脾氣,可以不顧形象,涕淚交流,訴說委屈,媽媽就像是海洋,可以無限度包容你,除了媽媽,誰能對你這樣呢?

只是我們不知道,媽媽也是平凡人,也有她的委屈,也有她的無助,只是她從不讓你知道,嚥下委屈,吞下苦難,媽媽似乎永遠都是無所不能,即便她已垂垂暮年,腳步蹣跚。媽媽,永遠都是家裡那盞昏黃溫暖的燈光,在等你回來。



Myh沫兒


愛我懂我能讓我不設防的人


用戶斐然


不想說,憋心裡,自己療傷


清歡渡2009


跟老頭子港,有時自己和自己港。


老劉75363107


沒有人聽我說,所以我只能把所有的委屈和傷痕化在沉默裡,流在了無助的淚滴裡。



80春暖花開


邁過30歲的門檻,再委屈也只能對自己說。

 

我從小就不太會傾訴,遇到委屈只會用哭或者生氣來引起父母的關注,但是他們好像也並不怎麼會開導我。

 

大學直到畢業工作,會和朋友聊,因為大家面臨的問題也都差不多,失戀啊,相親啊,工作啊,收入啊。女孩子之間總是會互相比較,即便是閨蜜也避免不了。傾訴或者傾聽,總會反射到自己身上,“好羨慕她啊”,“幸好我比她好一點。”

 

人總是通過對比來獲得幸福感。

 

直到結婚,結婚彷彿是一個分水嶺,大家變得越來越現實。以老公孩子收入來定義成功。婆媳關係,夫妻關係也成了吐槽的重點,能一下拉近大家的距離。

 

成年人之間的交流變成比慘大會,我們開始習慣在自黑中得到別人的肯定。但是自己真實的心境,卻無人可聊。

 

過了30歲,我的內心因環境和自己的喜好,築起了不願更改的藩籬,即便是一起長大的夥伴,大家的興趣喜好也截然不同,聊天有了雞同鴨講的感覺。

 

越長大越孤獨,孤獨成為生活的常態。所以我學會了和自己對話,自我安慰。

 

遇到委屈,告訴自己“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這才是生活的常態啊“、”每個人都會面臨這些問題的“、”他算老幾“……不管是雞湯還是髒話,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都可以拿來試試。

 

除此之外,就是多看書,在別人的世界裡提取能量,讓自己變得沉著從容,接受生活的百般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