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嗎?

善於偽裝城府


先定個調,羅永浩並不算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雖然羅永浩以前常常拿著蘋果,拿著喬布斯來做對比,但是,他本身對產品的理解還並不是特別好。

我承認,羅永浩在演講的能力上非常的強,所以,看羅永浩的發佈會可以說是看點十足(主要是段子比較多)

但是,就產品本身來說的話,我覺得,羅永浩還有很多提高的空間。

什麼是好的產品?

捕捉用戶的痛點並解決的產品就是好的產品。

我們常常說喬布斯非常偉大,為什麼呢?因為,在iPhone之前,所有的手機都有一個鍵盤,但是iPhone通過多點觸控技術,將鍵盤虛擬化,解決了用戶在不需要鍵盤的時候或者需要不同類型鍵盤時候的痛點。

錘子呢?

不可否認,它有一些非常不錯的設定,例如側面的快捷導航欄,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的,還有滾動截圖也非常不錯。

不過,還有很多老羅認為的很好的功能,其實只是他自己的YY而已。

以至於錘子手機被大家的接受度並不高。

簡單的來說,一個好的產品,應該是讓機器做更多的事情,讓人做更少的事情,越是傻瓜,其實用戶的體驗會越好。

但是錘子其實在老羅的YY下,很多比較好的功能,但是使用上並不是非常的方便,對於用戶來說,學習使用的成本太高。

當然,錘子的營銷也做得並不太好,可能知道錘子的都是喜歡聽段子的年輕人,其他的消費者就被天然的排除在外了。而在喜歡聽段子裡面的,可能又有很多隻是單純的喜歡他那個段子,沒有想過去買錘子。

而對於用錘子的人來說,當他覺得錘子好的時候,他想其他人介紹錘子的時候,大部分人是會選擇體驗一下,還是哈哈一笑呢?

可能哈哈一笑的人又會多一些,為什麼呢?這都是營銷做的不到位的問題。

而當我們在推薦小米、華為、Vivo、Oppo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體驗一下,因為品牌的形象已經建立了。

所以,錘子還有很遠的路,老羅也還有很遠的路。


會技術的葛大爺


就個人來講,我覺得老羅是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但是卻不是一個合格的CEO。

老羅雖然學歷不高,但是從做錘子手機開始,他確實展示了產品經理獨特的一面。包括於,一開始的大家都抄襲蘋果的圓角圖標,覺得這個很好,可是錘子圖標卻按照該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的設計,可能大家都覺得很怪,因為覺得和別人不一樣,覺得很傻比。但是大家都一樣就一定正確麼?未必。就像牛頓提出蘋果為什麼會往下面掉是一樣的,這個問題本身很傻比,但是卻是正確的。而後面的一步、閃念膠囊和大爆炸,如果你用過,你確實會發現,真的很好用。至少在我平常使用的時候解決了我很多痛點問題。更重要的一點是,確實有很多人開始抄襲他的創意,試問下,如果一個功能不好,那麼為什麼他們回去借鑑抄襲呢?單從這個地方來說,他對產品的定位確實是一位好產品經理該有的。

當然,手機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創新確實是乏力了。試問下,蘋果這幾年有過很大的創新點麼?他的全面屏說實話,還不如國產的OV的全面屏來的驚豔。這是歷史的必然,無可厚非。

當然,老羅雖然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但是確實不是一位好的CEO。我可以說,錘子發展到今年這個地步,很大程度上是老羅的那張嘴和他的性格導致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招黑的性格,以前不做企業的時候,其實無所謂,罵來罵去都可以。但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哪裡有天天在網上跟網友打嘴仗的?本來就招黑,後面有些不該說的話還要說出來,導致很多希望錘子完蛋的人看笑話,從這點來說,加速了錘子走到今天這個危機處境的地步。如果他只是一個產品經理,確實會很好,可惜做了CEO。


晨雨細曲


如果錘子科技只推出過T1,M1,R1,R2這幾款手機,那麼我要說,羅永浩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


換句話說,截至2018年5月14日,羅永浩都是一個合格的產品經理。


直到5月15日TNT堅果工作站的問世。


在TNT之前的錘子手機,不管外形,配置,錘子系統,自帶的一些小軟件,都至少是合格品。使用iphone 或其他安卓手機的用戶能夠無縫轉移過來,幾乎沒有太大的學習成本。我自己買過一部M1L,雖然後來被羅永浩稱作恥辱機,但平心而論,在使用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硬傷,甚至我還很喜歡它的大爆炸和閃念膠囊功能,從某種程度上說,的確是幫助我提高了使用效率(如果不是用了半年系統就卡的不行的話)。從這些產品上看得出羅永浩對用戶的角色,場景,和需求把握能力是及格的,照這個路子走下去,錘子科技持續的出一些水準之上手機,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TNT起,錘子的戰略出了大問題,我不去詳細討論這個產品細節上哪些地方是做的不好的,兩個最重要的產品問題,錘子徹底迷失了。


1.通過TNT錘子到底要做什麼,想給用戶提供什麼樣的確定性?

2.用戶通過TNT能幹什麼,TNT能讓用戶依賴嗎?

第一個問題是錘子科技公司能力,第二個問題是錘子的用戶戰略。TNT現場無比尷尬的演示,莫名其妙的設計,以及無話可說的定價,說明在這兩個重要的問題上,錘子徹底迷失了,要麼是羅老師真瘋了,要麼就是這臺TNT要麼是面向融資設計,要麼是面向政府設計,總之不再是面向用戶設計了。


總之TNT一出,羅老師跟“產品經理”四個字,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彈球小姐Lydia


初識老羅,是因為看到這樣一張圖。

圖中的老羅端坐在堆滿了工具的小作坊裡精心的打磨自己的產品。這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工匠精神的詮釋了。

不得不說這張圖給我的影響太過於深刻,導致我直接去找了錘子系統的發佈會視頻看了一通。

那是2013年的事情,那場發佈會也是老羅第一場的“單口相聲專場”。

不得不說,錘子系統的UI設計還是非常有個性的。九宮格的設計思路以及用精心的重繪的圖標來代替圖標下的文字。

這樣個性鮮明的UI以及羅永浩本人的單口相聲。讓我對整場發佈會印象深刻,而且時不時的還會隨著羅胖抖出的包袱笑一下。

笑完之後我總結了下:錘子科技的起點太低了

錘子系統初始的創業團隊只有7個人。註冊資本310萬,創始人羅永浩之前是一個新東方的英語老師。他們拿了國外著名的第三方製作團隊CyanoenMod(簡稱:CM)的rom源碼,稍微做了改動而推出錘子系統。

這完全是一個很普通的第三方rom美化團隊的做的事情。而據我所知,當時在做第三方ROM的團隊有十幾家之多,並沒有一家是賺錢的。想要用戶為一個系統買單是不現實的,想要賺錢就必須推出自己的手機。

而當時的錘子科技想要做自己的手機,實在是有點蚍蜉撼樹的意思。雖然12年的時候在天使輪融到900萬左右的投資。但這對於手機這個動不動就需要投入數億甚至十數億的產業來說,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事實上,老羅開這場發佈會的目的。不僅僅是宣傳錘子系統和為即將發佈的錘子手機造勢。也是為了發佈會的那50多萬的門票收入,那是發給創業團隊的加班費的來源。可見其時錘子資金鍊的緊張。

2014年5月,錘子科技的第一部手機SmartisanT1發佈

平心而論,T1的顏值還是相當不錯的。還獲得了當年日本設計振興會主辦的Good Design Award設計獎中的“G-Mark國際工業設計獎”。

但不得不說除了外觀設計以外,T1是一款徹頭徹尾的失敗產品。由於對供應量把控太弱,5月20號發佈產品到7月份才開始發貨。當時的國產旗艦機型都在2000元附近競爭,老羅卻將硬件配上已經落後了幾個月的T1的價格定到了3000元起步。並且由於太過於追求設計感而忽略了裝配難度導致T1的良品率太低,收到產品的消費者也紛紛吐槽T1各種各樣的毛病。

事實上,直至去年的5月份,堅果pro開賣的時候。老羅的團隊才解決了品控和手機設計的平衡點。以及對於手機各個供應量的把控,並能在發佈產品以後半個月以內給消費者供上現貨。


坦白的講,羅永浩是一個不錯的產品經理。但僅限於軟件上

個人覺得一個網紅很適合做產品經理。如今在淘寶上網紅賣商品一個比一個牛。所以像羅永浩這樣一個“網紅”只要產品質量合格,就能有不錯的銷量。而錘子系統因其獨特的界面和鮮明的個性網羅了一幫“錘粉”。可以說老羅在Smartisan OS系統的打造上。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但是對於手機硬件來說,老羅對於供應量的熟悉程度,話語權,材料的熟悉程度等等方面,實在是不行。這也導致了2017年之前錘子的幾代手機銷量都平平。

但或許是中國手機屆需要老羅這麼個性鮮明的人,又或許是因為老羅的堅持,更要感謝這個適合創業的時代。

老羅的手機雖然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總能在公司瀕死的時刻受到一筆又一筆的融資。又給了重新敗部復活的機會。

另外2016年,老羅的錘子迎來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原華為榮耀產品線總經理:吳德周

正是吳德周的加盟,擔任了錘子科技生產線和硬件研發工作以後。錘子科技才真正在手機的硬件研發和設計上有了硬實力。才有了以後錘子在堅果pro上的成功。

就在今天錘子發佈了堅果3手機

我想大家在吐槽堅果3的設計的時候有沒有發現錘子的變化。堅果有了自己的獨特的外觀。1299的性價比不錯的定價。在手機發布當天,錘子官網上已經有兩種顏色的堅果可以購買了。其餘顏色均能預定,並在半個月內可以發貨。

這個在我們稀鬆平常的事情,對於錘子的意義卻非同尋常。

有了一個能力不錯的硬件產品經理的輔佐,相信在2018年羅永浩和錘子可以走的更遠了。

就像吳德周本人說的:“錘子的差異化一直做的很成功,智能手機以後的發展趨勢硬件上的差異會越來越小,軟件和品牌調性將是錘子與生俱來的優勢。”


有態度的土豆


自從騰訊馬化騰說自己是產品經理之後,這個稱呼現在就像是總經理,CEO一樣爛大街了,只要是個老闆就說自己是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關鍵是,羅永浩到現在並沒有做出什麼讓業界內認可的產品,他更多是一個相聲演員。

從錘子一代,到堅果,到今天發佈的電腦一體機。錘子已經成立好6年,並融資了十多億人民幣。但羅永浩領導下的錘子,並沒有交出讓用戶和投資人滿意的答卷,更多是一些奇淫技巧,玩弄一些花邊和營銷的套路。南叔曾經買過錘子二代,機器側面的縫還有漏光,後來發佈的堅果手機,也是屬於花哨不實用的類型。

第一代,二代的錘子,後期的堅果手機,包括整個錘子科技的供應鏈的完善和管理,一直不盡如人意。羅永浩不去關注並解決這些問題,總是關注類似“短信消息撤回”等這種邊角料的功能,請問現在有幾個人用短信,除了保險,銀行,做營銷的,還有幾個普通人發短信,這種功能優化到天上去,也不過如此。而華為和小米,正在手機市場突飛猛進,如日中天,羅永浩卻還沉浸在各種自嗨中。還沉浸在各種嘴炮和撕逼中,產品經理最大的本分就是要務實!僅此一項,他就不配叫產品經理。

你怎麼看羅永浩各種行為?歡迎到評論區聊聊

【看更多創業和投資內幕和爆料,歡迎關注南叔頭條賬號!】


南七道


事實上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

但對標喬布斯來說,他還差了很多個雷軍和黃章。

從錘子的產品來看,羅永浩還是一個相當有追求的人。無論是當年的錘子一代,還是如今飽受好評的錘子堅果pro2.以及錘子的操作系統Smartisan OS,對於交互的邏輯,用戶的需求,錘子把握的還是不錯的。

但如果我們要拿他和喬布斯來比較的話,那麼這其中還差了很多個雷軍和黃章,錘子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但離改變世界的蘋果還相差很遠。

沒有核心科技的產品經理,很無奈的只能在軟件方面下功夫。

錘子科技相較於國內的廠商來說,無論是體量還是入行的年齡都相差太遠。在圈內的話語權也太小。更不要提研發的投入。

沒有核心科技的錘子,只能挑選選,像極了當年我喜歡的htc。

但蘋果告訴我們,除了硬件實力之外,軟件才是最大的溢價部分。而錘子科技顯然做的還是相當不錯的。錘子的系統,在國產定製系統裡面算得上是前列。

但是還是要說明的是,以現在老羅的能力,以錘子科技的實力,首先要做到的是怎麼活下去,離改變世界這個夢想還太遠太遠了。

雖然我們說夢想是要有的,但生存更重要。


互聯網的放大鏡


首先給出答案:不是。

大家知道,錘子T1的推出,其配置、設計、性能與價格相比,羅永浩並沒有真正基於用戶需求,這不是一名合格的產品經理能做出來的。

產品是要面向大眾的,要面向消費者的。一切基於個人情趣愛好的產品,都是“自以為是”。羅永浩一開始,確實是如此。

以至於後來,羅永浩放棄了錘子T系列,甚至是放棄了“錘子”。他所堅持的,不過是隨風而動的”的商業動機。最後不得不妥協推出了“堅果”系列。

可是,再看看5月15日發佈的堅果R1,羅永浩又走向老路。首先是,堆砌堆砌配置,推出1TB的機身存儲,這說實話完全沒有必要。

這是沒有尊重用戶需求的。用戶需要嗎?不需要。而價格呢?最高售價8848元,高得讓人有點眩暈。產品經理怎麼可以做這麼無知的事情呢?!

然而,突然推出所謂的次世代的堅果 TNT工作站,實際上就是一體PC電腦。而售價呢?超過了10000元?到底有多少用戶需要?

而在發佈上,羅永浩多次口頭違反《廣告法》,這是不是一個嚴謹的產品經理乾的事情。恰恰相反,羅永浩是一位營銷大師,特別能渲染。

所以,羅永浩絕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可能連合格都沒辦法稱得上!


看見光


從小編看來,這個題目至少要從2個方面來看:1、優秀的產品經理;2、老羅。

之所以這麼說,關鍵在於老羅,如果除去優秀2字,老羅可以稱之為產品經理是沒錯的,但他畢竟還有另外一個更加實際的身份——一家公司的CEO。

第一,所謂的優秀的產品經理

什麼是優秀的產品經理?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優秀的產品經理,仁者見仁。不可否認,從大多數的人眼中看來,張小龍、馬化騰、我廠老大老周都能稱之為優秀的產品經理,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他們有打動用戶的產品,並且用戶需要還一直在使用。這幾位都是互聯網大佬,如果只是同比一個產品經理過於不實。

在一家企業中的優秀產品經理,小編認為至少要具備3個基礎且重要的素質:

1、具有大局觀和極高的綜合素質

只有格局和素質達到一定層次,才能把產品放到一個高度來經理,如果格局不夠難免會陷入團體內部相互爭鬥的泥潭;素質不高,產品依舊很難具有閃光點。

2、能夠兼顧企業和用戶

考慮用戶自然不必說,如果沒有用戶一切都面談。那麼要怎麼兼顧企業呢?說白了就是一句話:這個產品要能掙錢。如果不能掙錢,難道要研發、設計、市場、銷售都拿著口碑去喝西北風?止增笑耳。

3、能夠整合團隊

這個是非常實際的,再小的產品依然需要研發、設計、推廣等等。首先我們不能保證參與的所有人都是絕對大公無私,積極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奮鬥的,必須要能夠協調好各個小團體的利益與責能,只有一碗水端平,才能四平八穩的前進,否則不是今天東窗事發就是明天禍起蕭牆。

第三,老羅是嗎?

針對上述兩點,小編以為老羅不算。首先,錘子在拼命賺吆喝,有一定用戶基礎,也有鐵桿兒粉絲,但綜合投入產出比來說,還欠缺不少;其次,老羅使用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固然可以博得喝彩,但曲高和寡,分化用戶是自然而然的;第三、小編沒有和錘子科技的任何人員打過交道,但是每每見到公眾視野中的老羅,總感覺他已經累的很,這樣還能更好兼顧ceo和優秀的產品嗎?


間容


嚴格意義上講,畫大餅的不算產品經理,而是純粹的老闆,羅老師屬於這種。

所以羅永浩不能算是產品經理,更不能說是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一定要說的話,我覺得羅老師可以說是一個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的用戶體驗師,而他的一些獨特見解加上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以及擅長講相聲的特質,獲得了一部分用戶的認可。

但即使是這樣,羅永浩也在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用戶體驗認知,就好像老羅剛吐槽了iPhone的劉海屏幕,自己卻無奈的選擇了下巴。曾經豪情壯志手機價格低於2500我特麼是你孫子,最後手機還不是賤賣......說到底這還是一個用戶為王的時代。產品經理很多時候也需要向用戶妥協、向市場妥協、最難的可能還要向現實妥協。

在這個人人都說自己是產品經理的時代,產品經理這個稱謂已經爛大街了,好像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高大上的稱謂,就好像CEO這個稱謂剛來中國時,各大企業甚至各大部門的負責人全都由總經理,總裁改為CEO,顯得很洋氣,但其實不準確。

就好像當年聽江湖傳言說,蘇傑老師的《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本好書,覺得名字也很有吸引力,但是看了以後才發現,也許是我的理解有偏差,也許是蘇傑老師講的就是一個謬論,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蘇傑老師更多的不是講產品經理,而是很多阿里出來的員工都一樣的雞湯風格,這很顯然不是產品經理的職責。

我認為國內真正可以叫做產品經理的企業家或者企業高管,騰訊的馬化騰、張小龍,小米的雷軍,今日頭條的張一鳴,確實都是很好的產品經理,這些人不僅是懂得什麼叫用戶體驗,而且能夠真正參與到業務、產品的一線,對於產品本身提出有價值的方向或者指導,甚至有的還能在技術、產品一線工作,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產品經理。而羅老師更多的我把他定義為一個有自己獨特見解的用戶體驗官。

但是廣義上的說,也確實任何人都可以叫做產品經理,如果把每一件事,每一份工作都當成是一個產品的話,那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有很大現實意義的。《啟示錄》這本書更多的為大家講了一個產品經理應該是怎樣的,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企業創始人、企業老闆往往都可以叫做產品經理,並且往往肩負著很多責任。他們往往在某一方面很擅長,然後又能拉來一大幫和自己志同道合,但是又有各自擅長的領域的朋友,我覺得這才是廣義上的產品經理定位。

細細想來,貌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人人都是CEO也沒什麼問題。


EmacserVimer


羅永浩首先是個優秀的單口相聲名家,段子講的很好,大家有目共睹,他是被手機行業耽誤了的一名相聲行業裡的新秀。羅永浩沒有進入相聲行業,郭德綱很開,心畢竟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自己才能獨佔鰲頭,無人匹敵!

其次羅永浩是個合格的英語老師,他的英語之所以說是合格,也是佔了他口才的光。你想呀,同學們天天面對著古板的老先生,沒趣的緊,乏味的緊。突然畫風一轉,出來個油嘴滑舌的羅永浩,大家怎麼能不喜歡他。他就是一個歡樂的逗逼,

最後,至於羅永浩是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看他的手機銷量就知道了,每次發佈會前,大家能記住的都是羅氏段子,至於手機方面的信息好像印象不深。當然市場銷量也真的不是太理想。這可能是和技術也有很大的關係,不能全怪老羅,不過老羅確實已經很盡力了,就拼這個努力,他這個經理當的還算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