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淺談小學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小學生來說,更有其特殊的意義。小學生年齡小,道理懂得少,各種心理過程常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因此,只有當學生對學習感興趣的時候,他才能積極主動而又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才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只有當學生有興趣學習的時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去積極思考。這樣對知識掌握得就快,記得就牢,學習效果就會更好。如果學生對語文課不感興趣,“一上課就嘆氣”,“一做作文就頭疼”,這怎麼能學好語文呢?興趣不是先天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活和教育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培養。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巧設問題 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中,如果沒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教師的主觀願望和熱情是不夠

的。要讓學生說出真切的感受,需要不斷地設疑引導。在上課開始,就要想辦法把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運用巧妙的設疑辦法,激起他們的學習慾望和興趣。所以,教師要在許多能夠設疑的題目上精心設計,把學生的思維一下子帶進課堂。如教《“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我在學生讀完課題之後設疑:從課題中,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個個躍躍欲試:這是誰說的話?為什麼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 這樣設疑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如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怎樣讓現在生活富裕的孩子體會到小女孩當時生活的悲慘呢?我抓住“她敢從成把的火柴堆裡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一句啟發引導,結合學生實際提問:“你擦過火柴嗎?你想打開空調取暖時都會經過一番思考嗎?”學生說不會時,再引導學生談:“小女孩敢像我們一樣隨便擦燃火柴嗎?”“既然不敢,可為什麼文中又說‘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呢?”這樣層層設疑,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因此,教學語言的啟發性不是簡單的發問,而應是一串精心設計、循序漸進的問題情境的創設,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懸念,將學生引入“困而學之,欲罷不能”的境地,從而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

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經常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背誦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故事會、辦牆報、手抄報、書法比賽、作文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故事激趣。小學生愛聽故事,更喜歡講故事給別人聽。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文章,本身就是一個很有趣味性的故事。如果能恰當發揮運用,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產生積極的思維。例如:我在《狼牙山五壯士》一文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預習,熟悉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這樣,同學們通過課前準備,對五壯士的英雄事蹟有了深刻的認識,經過構思、加工整理、提煉、便能在課堂上講述的有聲有色,富於感情。同學們用自己的理解來講,其故事內容更能打動同學們的心,這就極大的提高學習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同學們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增強了,課堂教學效果也就隨之提高了。

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特點,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吸引學生,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生動、具體的東西要比抽象的知識更感興趣。語文學科較之數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課文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形象。因此,充分利用語文課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就可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極有利的條件。例如,有不少古詩內容豐富,語言精練,詩中有畫,情景交融,有聲有色,十分動人。小學生記憶力強,十分愛學愛背優美的詩歌。我教古詩《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時,我先收集了一些有關春天的圖片、準備有關春天景色的課件讓學生欣賞。這樣學生對詩句內容就產生了興趣,等我講完,他們已經會背了。而且,他們在家背,

在學校背……把學詩、背詩當作精神上的享受。學生稱它“是一種休息”、“娛樂”。再如,讓學生反覆朗讀優美的課文, 以讀激情,多讀生趣。課文中那形象、生動的語言使他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能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析句、理解課文內容。只要對讀書產生了興趣,學生就會忘掉疲勞,從而把讀書看作是最快樂的事情,這樣無形中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很高,這與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本身固有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四、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除了教學方法改革外,還應從多方面去關愛、尊重、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凡事儘量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去想他們所想。這樣一來,學生會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他們會在這種相互尊重的氣氛中去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調動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因此,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教師來講,一般都重視優等生,很難發現差生的閃光點。這樣一來,很容易讓差生失去自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所以教師一定不要忽略差生,及時地表揚、鼓勵他們。哪怕是一句讚揚的話,一次信任的目光,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在注意他,沒有忽略他的存在,沒有厭棄他。這樣,師生之間的關係就很融洽了,這對教學是有好處的。同時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教師理解學生,學生也會理解教師,在這種相互理解中去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知識的先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動機和慾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一定條件的影響下發展變化的。愉快祥和的教學氛圍,起伏有致的教學節奏,幽默的演講口才,這些都是教學的必需。只要在教學中,從小學生語文教學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的捷徑和不斷創新自我的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就能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