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都逃不出前列腺疾病“魔咒”?生活習慣是關鍵

前列腺是男性性腺的一種,其分泌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組成部分。從解剖學來講,前列腺呈慄狀結構,正常大小約為4cm*3cm*2cm。前列腺疾病常分為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三種,其病因不同,集中發病年齡不同,治療方案也有所差異。


男人都逃不出前列腺疾病“魔咒”?生活習慣是關鍵


  統計數據顯示,前列腺炎相對年輕的人群發病率更高,在男性青壯年時期發病率約為15%左右。門診病歷中發現,患病的概率與患者的職業及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生活習慣不規律、工作壓力較大、久坐不動的男性更容易被“盯上”。

  通常,前列腺炎分為四大類型,其病因各不相同。第一類稱作“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其症狀為全身發高熱伴有局部疼痛,甚至引起尿頻、尿急以及尿痛。第二類稱為“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其病因同為細菌感染。常伴有會陰部以及排尿不適的症狀,但持續時間較長,治療時間也會較長。第三類稱為“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徵”,其病因尚不明確,症狀為局部不適。細菌感染、精神因素、免疫反應等都可能會導致此類綜合徵。第四類稱為“無症狀前列腺炎”,患者自身無任何症狀,在檢查過程中會發現局部細菌感染。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科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隨著男性年齡增長,前列腺也會逐漸增大,其增長方向因人而異,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尿道的擠壓,從而影響正常的排尿。其臨床表現為夜尿增多、尿頻、尿急等儲尿性症狀以及尿線變細、尿無力、尿不盡等梗阻性症狀。輕症者可以遵醫囑採取藥物治療,若出現急性尿儲留、血尿、尿路感染、腎功能出現問題等併發症,則需考慮微創手術治療。

  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逐漸西方化以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前列腺癌在我國的病發也越來越多。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前列腺癌的發生與前列腺炎有關,其早期症狀與前列腺增生相似。隨著醫療篩查技術的進步,可以使患者在早期得到及時的治療。專家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進行一次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指標的常規篩查,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