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钟连打40个电话,“作精老婆”和“鸵鸟老公”,日子怎么过?

【1】

M和他的老婆Y,是一对怨偶,最近闹得要离婚了。

M对Y的评价是:不依不饶。比如,为了一点小事,Y可以10分钟给M连打40多个电话,目的就是为了“说清楚”,全然不顾M方不方便。

而Y则指责M“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似乎抗拒她任何“过激”的情感表达,也令M不知道Y心里到底想什么。

这两个人最常见的场景,总是由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开始吵架,升级成女人崩溃地向男人大吼大叫,而男人则躲起来,以沉默和冷暴力应对。日子过得你追我逃,日子过得就像拉锯战,令双方都痛苦不堪。

Y说:“有时候我真的不是想要吵架,我只是想让他过来,抱抱我哄哄我,我不会真的跟他生气的。可我越要求,他越冷漠,似乎我就不该提要求,我就不配他屈尊来呵护。”

而M说:“有时候真的觉得她不可理喻,疯婆子一样,太作了。”

其实,这只不过又是一对“焦虑型老婆”遇到“回避型老公”的故事。而这样的配对,在很多婚姻和恋爱中,比比皆是。

10分钟连打40个电话,“作精老婆”和“鸵鸟老公”,日子怎么过?

【2】

焦虑型依恋人格,和回避型依恋人格,是表现相反的两个极端。在亲密关系中,两者的表现是截然相反的:

焦虑型依恋人格缺乏安全感、粘人、占有欲强、害怕分离;他们对喜欢的人过度关注,对伴侣的行为格外敏感。他们的心中充满矛盾,害怕伴侣不爱自己,更害怕伴侣抛弃自己,所以他们迫切地需要对方向自己保证,甚至控制不了情绪而崩溃。

焦虑型依恋人格是低自尊的,往往更具有“奉献”精神,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发掘自我来填补安全感,于是通过为他人、为家庭牺牲与付出来换取价值感。

可悲的是,这种奉献并不能让她们感到安全,反而更让她们更强烈的需要得到回报和认可,而当这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进一步伤害她们的安全感和自尊。正如,我们经常说一些女人是“怨妇”——她们一面扛起了家中大部分的家务和责任,另一方面又不停埋怨、甚至骂骂咧咧。

回避型依恋人格则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他们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尤其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他们就越想要逃离。

回避型依恋人格是高防御高自尊的,这种姿态只是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他们很难向伴侣透露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自己的看法过于积极,对伴侣则保持着一种消极的、愤世嫉俗的态度。“懒得跟你说,说了也白说。”每当遇到争论、冲突和其他压力情况的时候,他们的典型反应,是变得疏远和冷漠。

【3】

电影中的春娇和志明,是一对典型的焦虑型与回避型伴侣。

张志明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都要小于伴侣余春娇。在恋爱的过程中,他一直是“被动”的那一个:不拒绝不主动、唯唯诺诺、不断退缩,甚至一度被冠上“渣男”的称号。

而提前进入中年的余春娇显然更具有进攻性,对于爱,她的表达更加直白大胆。在她的意识中,恋爱总是在走下坡路的,所以她一直为此而担心,总是一次次想证明对方的爱,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10分钟连打40个电话,“作精老婆”和“鸵鸟老公”,日子怎么过?

真实生活的亲密关系,焦虑型依恋人格和回避型依恋人格确实往往喜欢凑到一起,形成了相爱相杀的关系。

这,是令当事人都觉得异常困惑的地方。

“为什么我总是犯贱,喜欢一个嘴硬心冷的高冷男?”“为什么我总是眼瞎,找到的女人总是作天作地?”……

能够让两个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必然是彼此的吸引力,而这吸引力背后是自我情绪的释放。也许,正是在两者的相遇之初,他们彼此从对方身上,看见了自己内心所缺失的那一部分。焦虑型人格中缺乏的是“理智”,而回避型人格缺乏的是“充沛的感情”,他们互相触发,走到了一起。

但一旦感情确立,进入了长期模式,两种依恋人格的行为模式又回复到以前的样子,一方开始不断进攻和侵占,另一方则开始了筑城修墙。不良的互动模式,不断对亲密关系伤害和腐蚀。一个不断地追、一个不断地躲,让感情裂痕出现、扩大、最后走向破碎。

【4】

那么说,如果一对夫妻一个是焦虑型依恋人格、一个是回避型依恋人格,就真的没有办法处下去,只能离婚吗?

我经常面对一对夫妻的相互指责,女人说男人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男人说女人蛮横无理占有欲强。有时候,明明能感觉到他们之间还有爱,为什么一定要这么不遗余力地妖魔化对方呢?是否也想过去,听听对方内心的声音,看见对方心里住着的那个小孩,那个和自己一样,渴望着爱的小孩?

10分钟连打40个电话,“作精老婆”和“鸵鸟老公”,日子怎么过?

凡是婚姻中的和谐相处,都是真正做到了识己、识人,

识己是一种自律,觉察自己的情绪,搞清楚自己情绪来源,女人鼓励自己“别担心”、男人告诉自己“不要逃”。识人是一种友善,用积极的心态去关注对方,看到彼此的不同,并给予对方自我调整的空间与时间。

女人问:“老公,你爱我吗?”男人要么随口答“爱爱爱”,要么啧一声,结婚了干嘛还问这种多余问题。其实,这个时候不妨意识到,妻子不过是在以这种方式来确认自己的爱,而用行为证明的爱,才是最好的回答。

男人说:“老婆我累了,我想一个人静静。”女人要么追问“能有啥事这么累”,要么警觉“静静是谁”。不妨就给对方一点自由和信任——帮他沏杯茶,嘱咐他早点睡,然后温柔地离开。

要知道,那些妖魔化对方的言辞,蛮横无理也好、疯婆子也好、冷酷自私也好,其实,都只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在恐惧着失去、在渴求着爱啊。

有一些女人说:“家里这个男人,真的要让我的心操碎了。”

那,为什么不停止操心呢?他是一只向往自由的野兽,你越追、他越逃。最好的相处,难道不是追的人不再追,逃的人不再逃吗?所以,为什么不先停下来呢?

你要知道——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内心深处,不是没有爱,而是把爱藏了起来。所以你不要害怕,爱还在那里,你要做的只是减轻他的恐惧。追赶只会加深他的恐惧,把选择权交回于他,他的恐惧才会减少。

把追逐对方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如何,为自己而活又如何?你会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相伴、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当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停下了追他的脚步,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回头呢?

美剧《欲望都市》中,Carrie这个神经质、不安全感严重的女人,遇上了连婚礼上都有可能逃跑的、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人格——大先生。几经波折结婚之后,两人经常性陷入这种你追我逃、令人疲惫的境地。

然而,当一次Carrie因为工作而暂时搬回自己公寓小住一个周末后,他们不约而同发现——这样挺好,适当的空间,让彼此找到了自己。而Carrie的远行和甚至出格的行为,更让大先生感到,对方是自己不能失去的人。

10分钟连打40个电话,“作精老婆”和“鸵鸟老公”,日子怎么过?

所以,停止争吵,停止追逐和逃跑,请先好好面对自己、活出自己吧,超越了内心的恐惧,看到了对方的存在,你们的婚姻,才有了价值和意义。

【欢迎留言,另外晴朗老师专栏《婚姻必修课:这样离婚,不伤孩子》持续更新中,让您拥有更通透的婚姻,把握婚姻危机下的亲子教育,请关注专栏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